高支模模板技术交底
需达到。有承重要求的墙体,强度需达到方可承重。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板
>2≤8 梁
>8
≥75 ≥100
悬臂构件
-
≥100
高温施工时应根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及时拆除穿墙螺栓,清除灰浆,松动模板,以防止过晚拆不出来,
.主要测量机具:墨斗、激光垂准仪、水平尺、线坠、卷尺、直尺、工程检测尺小线。
4、现场准备:
.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并办好预检。
.首先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
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4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
定模板设计方案。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型、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
拉线、尺量
10
插筋
11 层高垂直度
中心线位移 外露长度 不大于5米
大于5米
5 +10,0
6
8
尺量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 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 查
2、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使用前用机油将模板两面清理干净并保证脱模剂涂刷均匀。 .立墙模板缝均贴海棉条以保证混凝土成品质量。 .拆模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拆除。 .模板拆除,先保留跨中支撑以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洞口拆除支撑前次龙骨需加临时支撑。 .模板面板、龙骨及支撑体系必须具有强度、刚度、稳定性。其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及有关规定。 .质量控制方法:为防止漏浆现象,安装上层外墙模板前,在下层混凝土墙上端沿墙长度方向贴海棉条和泡
触板面的一侧刨平,刨两次。梁底模为先加工成型模板(块)拼成,梁侧模则按交叉梁位置留设岔口。具体支
设方案如下图:
2、板模板:
.板模板工艺流程:支设顶板支撑 固 办预检
调整顶板标高
支设顶板底并按要求起拱 绑扎板筋
校正加
.板模板安装工艺:
板下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木模板做面板,木方、钢管做背肋,钢管配合可调支撑做支撑及加固,立杆 间距设定为900*900mm,横距为600mm。主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 ,次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 间距200mm。为保证支撑的牢固性,立杆下设纵横扫地杆。模板接缝处用木方连接,铺设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 心铺设,在中间收口。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支架高度小于8m的设置上下共两道,沿 扫地杆、梁底连续设置。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 模板拆除工艺及要求:
拆除工艺:
①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阳角,再拆平模板,最后拆除阴角。
阴角模的拆除:角模两侧的混凝土墙面对其吸附力较大,或因角模移位被混凝土包裹,因此拆除时需先将模板
外表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用撬棍从下部翘动,将角模脱出,不得用大锤砸角模,以免造成墙体破坏,影响后序
损坏模板。
模板调至存放地点或另一点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
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到位,要进行保护,要进行保护,以防损坏结构成品。
四、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轴线位移
柱、墙、梁
底模上表面标高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截面模内
基础
尺寸
墙、柱、梁
KL7-2:300╳1750 跨度 5300 mm;L/22-23 轴间 KL4-4a:300╳1750 跨度一道 7800 mm、一道 5300 mm;18/Q-P
轴 KL7-5:300╳1750 跨度 5300 mm;18 轴右侧 J\H\K 轴上各有一道 500╳1750 跨度 6000 mm;C-D 轴间 25、26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中铁丹山住宅项目一期工程
施工单位
鲁 JJ—005 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
地下室主体
工序名称
高大模板支设
交底提要:
1 平整度
2 垂直度
3 成品保护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内容 、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
施工。
单块组拼的墙模,在拆除穿墙螺栓、内外钢楞连接件后,从上而下逐步水平拆除。
板模板的拆除:先保留跨中支撑,以承受上部施工荷载,然后拆除拉杆。拆去支撑以前,在次龙骨增加临时支
撑,以确保主龙骨拆完时,不至全面脱落,以出入口或以拆完的楼板为出发点拆支撑和主龙骨,由远向近,用
钩子将次龙骨和模板勾下,一气呵成,将整个跨的楼板模板拆完,不得遗留。
7、浇注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 继续施工。
8、在外墙模板支设或在靠近帷幕桩施工时应时刻注意桩间土是否有松动或要掉落的桩间土,在施工前应派 专人对施工作业面的桩间土进行检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桩间土掉落造成砸伤或掩埋施工。 六、成品保护措施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二、高支模部位:
在 1 轴左侧,J-M 轴/7#跨间有一消防水池,高度为 m。4、5、6#跨在地下外墙部分基础埋深米,首层底板标
高米,板厚米,高度米。
4#、5#、6#、7#、8#、9#六栋楼,各楼座位置处自地下二层顶板开始至首层标高,层高 ,根据《危险性较
条垂直线上,每一层放线,在地面上支模时,立杆下必须铺垫板。
梁与顶板一起浇筑,梁下墙体在浇筑时留出梁的高度,墙体拆模后先把梁钢筋绑扎完成,而后支设梁侧模,顶
板模。门窗洞口处梁板浇筑完后再拆除钢木门框。
安装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刷脱模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材料准备:
主要材料:木模板(1220×2440×15mm)脚手板、脚手管、腕扣件、穿墙螺栓、止水螺栓 50mm*100mm 木方,钉
子,止水钢板(3mm)。
3、机械准备:
.主要加工机具:圆锯、压刨、钉锤、电钻、平刨、单头扳手、钢丝钳、 手提电锯。
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该部位模板属于高支模。
地下二层梁板,在以下部位有 1750mm 高的深梁:12 轴左侧 C 轴下方有一道 KL1-6b:300╳1750 跨度 4000mm;
J-H/8-9 轴间 L4(1):400╳1750 跨度 8000 mm;J-H/10-11 轴间 L4(1):500╳1750 跨度 8000 mm;Q-P/2-3 轴间
拆除要求:
由于本工程结构跨度大于8米,要求混凝土达到100%方可拆除模板,试验报告和各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拆模。
模板拆除时须由工长提前填写拆模申请,注明混凝土浇筑时间、浇筑部位,同条件试块强度,由技术部门签署
意见,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要求顶板的拆模强度需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的强度,详见下表,墙体的拆模强度
作为次龙骨,其中主龙骨间距为 1100mm,次龙骨间距 200mm。当梁高大于 600 时在梁底中部另加一排支撑,支
撑间距为 600mm。梁模模板加固肋条采用 50×100 木方做背杠,当梁高露出板底大于 600mm 以上时,在梁中加设
一道Φ14 对拉穿墙螺栓,梁高超过 1000mm 时设二道螺栓拉杆。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
手架上或抛掷。
5、装拆模时,应逐块拆装,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必须采用稳固的登高工具,高度超过时,必须搭设脚手 架,拆模时,除工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并应派专人负责指导模板拆装,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服从负责 人员指挥施工,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6、所用电动工具不得带伤、带病使用,如发现异样应及时找专门人员进行修理,并应定期对所用工具进行 检查。
1、现场使用模板的装卸存放应注意保护,分规格码放整齐,防止损坏和变形。 2、模板安装过程轻拿轻放,不强拉硬顶,支撑安装后不可人为随意拆除造成松动。 3、安装好的模板要防止钢筋、脚手架等碰坏模板表面,钢筋安装时要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4、模板表面应刷脱模剂,防止油污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污染和模板与混凝土之间发生粘连,模板拆除时禁止 硬撬,防止损坏模板。 七、安全文明施工 1、模板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应派专人及时清理,并设置专门地点分类码放整齐。 2、木工棚产生的木屑、爆花应如袋或集中清运,严禁随地堆放。 3、木模板、腕扣架、木方应分类码放整齐。 4、螺栓、对拉螺栓头在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收集整理。 5、模板支设完成后,应及时将操作面余料收集整理,放回堆放区并码放整齐。 八、注意事项 1、 对跨度大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 跨度的 1/1000~3/1000。 2、 模板面要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水性隔离剂。 3、 所有支撑不得与外脚手架连接,要有独立支撑。 4、 门窗洞口竖向要垂直,洞口高度及标高、宽度均为建筑高度和尺寸。
三、模板施工工艺:
1、梁模板:
.梁模板工艺流程:梁模板调整标高 支设梁板支撑 支设梁
底并按要求起拱 绑扎梁筋
支设梁侧模
校正加固
办预检
.梁模板安装工艺: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脚手架及顶托做支撑,支撑立杆沿梁方向 600mm 间距布置,垂直方向 1100mm 间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