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第二章PPT课件

2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第二章PPT课件


36
37
4) 绝对值检波
38
5) 峰值保持电路
39
6)电压比较电路
迟滞比较见自编教材的P20页
40
2. 电容传感器
原理:由两块平行的金属板构成。通过改变 板间距离、相对面积或介质特性引起电容量 变化。其优点: 1.所需的作用能量小 2.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3.本身发热影响小 4.动态响应快 5.缺点是非线性和泄露。
13
输出特性 主要为阻抗匹配问题,阻抗/转动惯量,实质是 增大前级对后级的影响,使后级获得更大的能 量。
14
2.4 传感器的基本转换电路 1.电阻型
1)分压电路 用得极为广泛。
15
分压电路控制的自动灯光启闭系统
16
2) 桥式电路 阻抗Z1,Z2,当测量发 生变化时,Z1变化,此 时用控制器控制Z2变化, 使输出为零,可以实现 电脑自动测量。
U 0 U 1 U 1 U i1
Rf
R1
U1 U2
(2)
R1 R2, R3 Rf

Uo
Rf R1
(Ui2
Ui1)
0
U1 U2
当只有共模信号,共模
抑制比无穷大
21
22
23
24
25
❖电 荷 放 大 器
26
半波调幅
27
全波调幅
28
❖ 包络检波
29
30
31
32
33
34
35
7
8
9
10
11
2.3 广义输入特性
传感器的输入特性用来衡量传感器对被测对象的影 响(称为负荷效应)程度。
1) 广义输入阻抗
被测作用变量
q1
类比
U
Z= 被测流通变量 = q2
I
说明:q1 ----示强变量 如力、温度等 q2 ----示容变量 如力、温度等 q1与q2的乘积与能量有关
12
即:
▪ 测量条件
测量的目的;测定量的选定;测量的范围;输入信号的带宽;要求的精 度;测量所需时间等
▪ 传感器的性能
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模拟还是数字信号;输出量及电平;被测对 象特征的影响;校准周期;过载输入保护等
▪ 传感器的使用条件
放置的场所;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测量的时间(寿命周期); 传输距离;与设备连接方式;供电电源;价格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
机电一体化一体化系统检测系统实质:
非电量
电量
显示
2.1 传感器的定义
定义: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将被测量(如 位移、力、加速度等)转换为与之能确定对 应关系的,易于精确处理和测量的某种物理 量(如电量)的测量部件或装置。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Pq1q2
q12 Z
q22Z
所以,当被测量为作用变量(力、温度等) 时,传感器的广义输入阻抗Z越大,对被测 对象的干扰就越小,带来的误差也越小;反 之,当被测量为流通变量(速度、流量)时, 传感器的广义输入阻抗Z越小,负荷效应也 越小。(能量小),反映后级(传感器)对 前级(被测对象)的影响,实质是要求后级 减少对前级的影响。
❖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 (如位移、应变、光强等)转换成电参数 (如电阻、电感、电容等)
❖ 基本转换电路:将电路参数量转换成便与 测量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4
❖ 传感器的功能及分类
5
▪ 按工作原理不同分
分类
按 输 出 信 号 性 质 分
6
❖ 传感器的选用 传感器千差万别,测量同一种测定量,可以采用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定尺绕组
1
A
B

2

绕 组
3

置 4
A
B
A
B
A
B
5
1 eA
5


感应 况



化0 情2
4
3
仅 对A绕 组 激 磁
A
B
eB 1 0
4 35
2
仅 对B绕 组 激 磁
滑尺绕组位置与定尺感应电势幅值的变化关系
52
滑尺在定尺上每滑动一个节距,定尺绕组感应 电势就变化了一个周期,
ec=KuAcosθ ,es=KuAsinθ
17
3) 信号放大电路
18
19
(3) 高输入阻抗放大器 虚短,虚断,”虚地”
为保证共模抑制比,要配出(U2-U1)的因子项
R 1/R f1R f2/R 4 U o(1R R f4 2)U (2 U 1)
20
(4) 高共模抑制比放大器
U2
R2
R3
R3
U
i
2
(1)
Uo(1R R1 f )R2R 3R3Ui2R R1 f Ui1
式中: K——滑尺和定尺的电磁耦合系数; θ——滑尺和定尺相对位移的折算角。 若绕组的节距为W,相对位移为l,
l 360
W
53
❖ 同样,当仅对正弦绕组B施加交流激磁电压UB时, ❖ e s=Ku B sinθ ❖ 当滑尺上两个绕组加以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的正弦和余弦激励电压:
U c U si n t,U s U co ts
S
C C
S
S
C
C S—正 弦 绕 组
C—余 弦 绕 组 S
(a)
(b)
图4-19 (a) 定子; (b)
50
先回顾一下数学公式
❖ sin(α+β) = sinαcosβ+ cosαsinβ ❖ cos(α+β)= cosαcosβ- sinαsinβ
(1) 鉴相式。 所谓鉴相式,就是根据感应电势的相位 来鉴别位移量。当滑尺上输入为幅值uc=UA, us=UA的 交流电压时,则定尺上的绕组由于电磁感应作用将产生 与激磁电压同频率,不同相位的交变感应电势。下图 说明了感应电势幅值与定尺和滑尺相对位置的关系。
❖ e =e c+es=KUcosθ+KUsinθ
2
2.2 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 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两个功能:
被测量
被测量
敏感作用(被测对象 变换作用(被测非电量
信号拾取) 电量输出)
转换元件
电量 基本转换电路
3
❖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以确定关 系输出某一物理量,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 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光敏、热敏、气 敏、湿敏、温敏、磁敏等
41
(1)调频电路:抗干扰能力强,用得广泛。 要求查资料掌握相位平衡条件原理,起振条件:β取
50~90,C2/C1=0.01~0.5
42
实用图:
43
44
Hale Waihona Puke 453. 电感型,旋转变压器
46
47
48
感应同步器
定尺 1/ 4W
滑尺
cos
sin
图4-18 感应同步器原理图
49
圆盘式感应同步器如图4-19所示,其转子相当 于直线感应同步器的滑尺,定子相当于定尺,而且 定子绕组中的两个绕组也错开1/4节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