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冠脉内支架常用评价指标及概述
冠脉内支架常用评价指标及概述
Page 3
造影再狭窄
A=Reference Vessel Diameter (RVD) 参考血管直径
B =Minimum Lumen Diameter (MLD) 最小管腔直径
1-B/A=Diameter Stenosis (DS) 直径狭窄
B/A< =50%
造影再狭窄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临床检测
RAVEL: 6月时的晚期丢失
RAVEL
mm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0.20
0.80
100%
-0.01 In-Stent
Control (n=118) CYPHER® Stent (n=120)
临床试验果术语
MACE 是反映安全性和疗效的最佳指标
• 死亡和心肌梗死检测安全性; TLR 检测疗效
冠脉内支架常用评价指标及概述
支架或球囊的常用的评价术语
• 可视性(Visibility) • 柔顺性或灵活性(Flexibility) • 跟踪性(trackbility) • 推送性(pushbility) • 顺应性(compliance)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临床术语
• 冠脉造影结果: 通过冠脉造影随访获得的证据
Page 14
美国学术研究协会(ARC,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为规范冠脉支架血栓的定义标准
• 明确的支架血栓: 造影或病理证实的支架内血栓闭塞 • 极有可能的支架血栓:
1. 支架植入术后30天内发生的无法解释的死亡 2. 支架植入术后任何时间发生的支架植入血管供血区域 的心肌梗死 • 可能的支架血栓:支架植入术30天后发生的难以解释的死 亡.
• TLR: 靶病变再次血管重建术 –靶病变的再次介入治疗 –包括支架近远端5mm内的节段
• TVR: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 –血管再次介入治疗 –包括同一血管内其他接受治疗的病变
• MACE: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包括死亡、Q波或非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旁路术、
靶病变再次血管重建术
– MACE 是对安全性和疗效的一种联合检测 • 血栓形成
管腔= 3.14 mm2
0.4 mm 0.4 mm 管腔 = 1.13 mm2
晚期丢失 = 0.8 mm 横截面面积丢失 = 60%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晚期丢失和血管大小
你会选择哪一个血管?
术后
DES A
DES B
BMS
较低的晚期丢失 = 更大 的血管管腔 至于晚期丢失, 越低越好
药物洗脱支架的需要
晚期丢失是反映支架疗效的最佳指标
• 是内膜过度增殖的最精确、无偏差测量 • 当代裸金属支架的晚期丢失范围预计在 0.80 – 1.00 mm
TLR 是反映介入治疗预后的最佳指标
• 无论如何,需要再次血管重建术对患者来说是影响最大的
© Cordis Corporation 2003 – FOR INTERNAL EDUCATION ONLY
相同的晚期丢失将对小血管病变产生更大影响
3 mm 直径血管
术后管腔直径
随访时管腔直径
2 mm 直径血管
术后管腔直径
随访时管腔直径
管腔 = 7.07 mm2
0.4 mm
0.4 mm
管腔 = 3.80 mm2
晚期丢失 = 0.8 mm 横截面面积丢失 = 46%
R. Kuntz, All About Late Loss, at TCT 2002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晚期丢失
晚期丢失越少,管腔直径越大
Frequency density
0.18 mm 0.39 mm
0.8 mm late loss (Typical Bare Metal Stent)
TAXUS** IV (Gaussian curve) New* SIRIUS (Gaussian curve)
-2.0 -1.5 -1.0 -0.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Late loss (mm)
应用 CYPHER™ 支架, 极少患者有类似BMS的结果
*来自E-SIRIUS & C-SIRIUS 试验8月时冠脉造影和9月时临床随访的汇总资料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小血管中的晚期丢失
ARC 支架血栓的时相分期
• 急性支架血栓: 介入术中或24小时内。 • 亚急性支架血栓:介入术后24小时至30天内。 • 晚期支架血栓:介入术后30天至1年。 • 极晚期支架血栓介入术后1年以上。
Page 6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晚期丢失
定义晚期丢失 (LL)
• 晚期丢失是术后管腔直径随时间减少的数量. • LL = MLD 介入治疗术后 – MLD 随访时 • LL = 即刻获得 – 净获得
术前
术后
LL 随访时
即刻获得
净获得
MLDpost
MLDf/u
裸金属支架(BMS)6月时晚期丢失: 0.8-1.0
•支架和传输系统技术已随时间推移显著改善 •支架消除了弹性回缩 & 血管负性重构 • 裸金属支架(BMS)的再狭窄发生率为~ 25%
支架的优越性
在PTCA 术后再狭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已被BMS消除
临床资料
FIM
São Paulo: 48个月的随访
术前
术后
4 月时
12 月时
24 月时
48 月时
临床资料
–支架内和节段内再狭窄 –晚期丢失
• 临床结果: 通过患者随访获得的证据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 –靶病变再次血管重建术(TLR) –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 TVR) –支架内血栓形成
© Cordis Corporation 2003 – FOR INTERNAL EDUCATION ONLY
–由血凝块或细胞凝集造成阻塞
© Cordis Corporation 2003 – FOR INTERNAL EDUCATION ONLY
Page 5
临床试验结果术语
冠脉造影检测
支架内和节段内再狭窄
–根据患者的造影结果行QCA检测 – > 50% 狭窄为阳性 –阳性或阴性结果 – 二元论解释 –内在的不一致性
• 选择用于分析的图象,同一个观察平面 • 狭窄%的测定,人为误差
晚期丢失 (LL)
• 由于内膜增殖导致管腔丢失的测量(组织过度增生导致再狭窄) –定义为术后MLD-随访时MLD (均数) –为组织增生随时间变化的一个连续性变量 –为独立于血管大小的一个客观的、精确的测量
© Cordis Corporation 2003 – FOR INTERNAL EDUCATION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