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评价基本原理课件

安全评价基本原理课件


死亡人数:轻伤人数:无伤人数
1
1 : 29 : 300
29
绝大部分事故属于非伤
300
亡事故
二、事故致因理论
4、事故致因理论
定义:事故致因理论即事故模式,是人们对事故机理 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 和后果的理论。
作用:有助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消除和控制事故发 生,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事故预防及事故责任 的认定。
若A、B表示两个不同对象,A有属性P1、P2,…Pm、Pn,B有属性P1、 P2,…Pm,则推理可知对象B也有属性Pn(n>m)。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2 类推原理
常用的类推方法: 1、平衡推算法:根据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推算所缺的有关指标。 利用5000起事故统计结论,即事故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1:4推算总 损失,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事故总经济损失 约343.5亿元,占当年GDP(2015年GDP为67.67万亿元)的0.05%。 2、代替推算法:利用具有密切联系(或相似)的有关资料、数据来 代替所缺资料、数据的方法。 如:对新建装置的安全预评价,可使用与其类似的已有装置资料、数 据对其进行评价。

相 关 性 原 理
类 推 原 理
惯 性 原 理
变 到 质 变 原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1 相关性原理
相关性是指一个系统,其属性、

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


果的相关性。是系统因果评价方

法的理论基础。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1 相关性原理
1)系统
安全评价把所有对象都视为系统。系统与(组成系
现场失误 事故 伤害或损坏
目标 组织 机能
领导者在下 述方面决策 失误或没做 决策:
1.方针政策 2.目标 3.规范 4.责任 5.职责 6.注意范围 7.权限授予
安全技人员在下述 方面管理失误或疏 忽
1.行为 2.责任 3.权限范围 4.规则 5.指导 6.主动性 7.积极性 8.业务活动
2、惯性的趋势。系统稳定时,其内在联系和基本特征才能延续下去, 惯性发展结果基本符合实际,但绝对稳定的系统不存在,故需对一个系统的 评价进行修正,保证系统主要方面不变,对其他方面出现的偏离进行修正。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4 量变到质变原理
任何一个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样, 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电工:带电作业
值班领导:超限 不撤人,擅离岗 位;当班人数 574人,人数过 多
不安全行为
瓦斯爆炸
安全文化缺欠
管理体系缺欠
安全知识不足 安全意识不高 安全习惯不佳
事故 损失
整合后无统一的安全
不安全物态
管理制度,上述制度
一般都会有,但制度 执行程序可能欠缺
习惯原因:监控系统4个月 不正常、劳动组织混乱、非

统的)子系统、子系统与单元存在着密切关系,各

子系统之间、各单元之间、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密

切相关关系。只有找出这种相关关系,建立相关模

型,才能正确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1 相关性原理
系统的结构表达式:
E max f (X , R,C)
E——最优结合效果; X——系统组成的要素集,组成系统的所有元素; R——系统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集,各要素之间所有相关关系; C——系统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各阶层上可能的分布形式; f(X,R,C)——X, R, C的结合效果函数。
管理体系缺欠
安全知识不足 安全意识不高 安全习惯不佳
事故 伤害
推车工作方式,工作 如何收尾
不安全物态
1人死亡
习惯原因:工作方式随意(小 王);想拆就拆、工作有头无 尾(班长)、完不成就加班 (施工员)
防护栏缺失
2.14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任何小事件都要 调查、解决
知识原因:超限 不撤人、带电作 业、离岗、人数 多的危害知识 意识原因:不重 视超限不撤人、 带电作业、离岗、 人数多的问题
设计失误、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环境不良、管理不当
Q Cd A
2( p p0 ) 2gh

ps e A pa
液体泄漏模型 蒸汽云爆炸超压模型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2 类推原理
类推原理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常用来作为推出一种 新知识的方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 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推理 过程。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2 类推原理
5、比例推算法: 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用某一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实 际比例,推算另一类似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有关指标的方法。如:国 内各行业安全指标通常根据几千年的年度事故平均数值来确定的。 6、概率推算法: 根据有限的实际统计资料,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求出随机事件 出现各种状态概率的方法。如: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核电站风险报告》采 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概率推算法。
重点
要求及重难点
知识要求
掌握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等基本原理; 熟悉常用事故致因理论。
能力要求
具备简单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的能力。
重点
✓ 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的内涵。
难点
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内涵。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虽然安全评价的应用领 域宽广,评价方法众多, 评价对象属性及特点千变 万化,但思维方式却一致, 都依据相关性原理、类推 原理、惯性原理和量变到 质变原理等基本理论。
知识原因:帽带的作用、 跑动、倒退走路的危害 (小王)、任务超过能力 就会出事故(施工员)
重安全是否第一?
(施工员、班长、
小王)
意识原因:不重 视这些危险
小王:倒退走路、 班长:拆防护栏、不
跑动工作、错误 盖盖板、错Fra bibliotek劝告处理石头、帽带 施工员:交代过多任
没系
务、不进行安全交底
不安全行为
高处坠落
安全文化缺欠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3 惯性原理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 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利用惯性可以研究事物或评价系统的未来 发展趋势。例如:从一个系统过去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统计资料,可以找 出安全生产及事物发展变化趋势,推测其未来安全状态。应注意两点:
1、惯性的大小。生产单位如果疏于管理,违章作业,任其发展会愈演 愈烈,惯性越来越大,必须采取措施,中止或破坏这种格局防止事故发生。
二、事故致因理论
发展
事故因果论 管理失误论 能量转移论 轨迹交叉论 人因素的系统理论 综合原因论
→ 1919年格林伍德、1926年纽博尔德“事 故频发倾向理论”:工人性格特点为事故频繁 发生的唯一因素; →1936年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理论:伤亡事 故顺序五因素,1953年巴内尔“事故链”; →1961年吉布森“能量转移理论”,1966年 哈登提出了能量逆流人体造成伤害的方法; →1974年劳伦斯“扰动”促成事故的理论; →1998年“事故致因理论”被归纳为几个事 故原因学说。 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 全状态;间接原因: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
缺点:
➢ 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 都归因于人的缺点。
M遗传及社 会环境
P人的缺点
H不安全行为 或状态
D事故
A伤害
国内安全专家修正后的事故致因五因素为: ①社会环境和管理的欠缺(A1) ②人为过失(A2) ③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A3) ④意外事件(A4) ⑤伤亡(A5)
案例分析:
法使用外包工队、多工种交
叉现象严重
瓦斯超限、无专 用回风道
214人死亡 , 经济损失 5000万
二、事故致因理论
➢ 亚当斯(Edward Adams)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该理论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为现场 失误,其目的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
亚当斯连锁论
管理体制
管理失误
二、事故致因理论
发展
事故因果论 管理失误论 能量转移论 轨迹交叉论 人因素的系统理论 综合原因论
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时间在一定时 序下相继产生的结果。 多米诺骨牌原理:
遗传及社会环境 人的缺点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 伤亡
二、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模式:
➢ 海因里希 (W.H.Heinrich) 事故因果连锁论 1931年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
在评价过程中,借鉴历史、同类系统的数据、典型案例等材料,找出事 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建立起接近真实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1 相关性原理
2013年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 亿元。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现场处 置人员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
在安全评价时,考虑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采用的 评价方法进行等级划分等,都要用到量变到质变原理。
二、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与灾害
自然灾害
灾 害
技术灾害
人为灾害
自然事故 技术事故 人为事故
非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
➢灾害不一定都是事故 ➢事故是不希望发生的意外事件 ➢99%以上的事故都是责任事故
第2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第1章 概论 第2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第3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和重大危险源辨识 第4章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第5章 事故树评价法 第6章 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7章 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第8章 安全评价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