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74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74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精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常温下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D.Mg可用于制造燃烧弹和照明弹等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个B.将N A个NH3分子溶于1L水中所得氨水的浓度为1mol·L-1C.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与22.4L苯所含分子数均为N AD.向含有0.2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0.8N A3.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中按 W X Y Z 的顺序)A.S SO2 SO3 H2SO4B.Na Na2O2 NaOH NaClC.Fe FeCl3 Fe(OH)2 FeCl2D.Al AlCl3 NaAlO2 Al2(SO4)3CO 、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23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足量的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④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2B .1230.1mol L Na CO -⋅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 减小C .常温常压下,222.4LCl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36.0210⨯个D .室温下,稀释130.1mol L CH COOH -⋅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6.硫酸锌是制造锌钡白和锌盐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印染媒染剂,医药上用于催吐剂。

已知25℃时,K sp [Zn(OH)2]= 1.0 ×10-1 7 ,K sp [Ag 2SO 4]=1.2×10-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加入少量ZnSO 4固体时,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 w 减小B .在 ZnSO 4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关系为: c(Zn 2 + )+c(H + )=c(OH -)+c(SO 42-)C .在 0.5L 0.10mol•L -1的 ZnSO 4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2 mol ⋅L −1的AgNO 3溶液,即可生成Ag 2SO 4沉淀D .常温下,要除去0.20mol•L -1,ZnSO 4 溶液中的Zn 2+,至少要调节pH ≥87.将2.32gNa 2CO 3、NaOH 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OA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CO 32-+H +=HCO 3-B .A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NaHCO 3C .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0.60gD .当加入35mL 盐酸时,产生CO 2的体积为224mL二、填空题8.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生产牙膏、医药和化妆品等,化学式为4MgCO 3·Mg(OH)2·5H 2O ,某碱式碳酸镁样品中含有SiO 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方案I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 2的质量计算纯度。

(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_____,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当样品充分反应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1g。

(4)下列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方案II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3+SiO2MgSiO3+CO2↑,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9.铝鞣剂在皮革工业有广泛应用。

某学习小组以铝灰为原料制备铝鞣剂[ Al(OH)2Cl],设计如下化工流程(提示:铝灰的主要成分是Al、Al2O3、AlN、FeO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酸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气体C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水解”温度保持在90℃左右,写出水解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溶”温度控制在30℃~35℃,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E宜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C.酸性高锰酸钾溶A.漂白液B.稀硝酸D.溴水液(4)“除杂”过程中产生滤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粗产品略显浅黄色,可能含有的杂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若用“蒸发”代替“喷雾干燥”,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原理综合题10.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一定条件FeO(s)+CO(g);△H>0。

(1)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 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2)写出该反应平衡常表达式:K=__________;下列措施中能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增大的是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充入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3)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再通入少量的CO2,则CO2的转化率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4)铁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①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

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强碱性溶液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另一种常见化合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放电时每转移6mol电子,负极有2mol K2FeO4被还原B.充电时阴极反应为:Zn(OH)2 +2e-=Zn+ 2OH-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 3e-+ 4H2O= Fe(OH)3+ 5OH-D.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5)已知:2CO(g)+O2(g)=2CO2(g);△H= -566kJ/mol2H2(g)+O2(g)=2H2O(g);△H= -483.6kJ/mol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1.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

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填写下列空白:(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 Br2/CCl4溶液b.石蕊溶液c.酸性KMnO4溶液(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

(4)已知:+RCl+HCl(-R为烃基)+H2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

丁与FeCl3溶液作用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丁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分析:A.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C、根据漂白液和漂白粉的制取来分析;D.制造燃烧弹和信号弹需燃烧时有耀眼白光;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A错误;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故B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漂白液,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能制得漂白粉,均为含氯的消毒剂,故C正确;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以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D正确;故选A。

2.A【解析】【详解】A.Na2O2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 A个,故A正确;B. N A个NH3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1L水中所得氨水的体积不是1L,浓度不是1mol·L-1,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其物质的量为1mol,苯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0.2mol铝离子消耗0.6mol氢氧根;然后与铵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0.2mol铵根离子消耗0.2mol氢氧根;最后氢氧根与0.2mol氢氧化铝反应转化为偏铝酸钠溶液,此过程消耗氢氧根0.2mol,故整个过程共消耗的OH-1mol,即为N A个,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发生的反应和先后顺序,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与铵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同时注意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最后氢氧化铝要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

3.D【分析】A .硫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B .Na 燃烧生成Na 2O 2;C .铁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D .Al 与HCl 反应生成X ,Al 与NaOH 反应生成Y ,Al 与硫酸反应生成Z ,Z 与氯化钡反应生成X ,X 与NaOH 反应生成Y ,Y 与硫酸反应生成Z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