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Interrogation花涛主编(54学时)(本科侦查学专业)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二〇〇六年六月《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侦查讯问学》是侦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教学计划及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公安工作和公安教学工作的实际,制订本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侦查讯问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侦查讯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侦查讯问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技能;具备讯问的能力和制作相关文书、讯问笔录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本科侦查学专业。
三、课程类别:本科专业课程。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侦查讯问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关系,并结合讲授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审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面,精选讲授内容,对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侦查讯问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规范要讲深讲透,对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则应采取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有目的地指定精选的参考材料,使学生全面地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多种形式教学的原则。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选用讲授、实验、讨论、模拟演练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案例教学、模拟审讯等实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缩短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
(五)注重理论前瞻性的原则。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应超越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已经成熟或基本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六)科学性、合法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是一门学科的生命,教学中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正确。
由于《侦查讯问学》具有明显的法律性,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教学中要既教书、又育人,注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崇高思想品德。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教学时间分配表(54学时)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侦查讯问的基本概念,明确犯侦查讯问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侦查讯问的概念。
教学难点:侦查讯问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侦查讯问的概念和特点一、为什么要开设《侦查讯问学》二、侦查讯问的概念侦查讯问,是指公安等侦查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和有关情况,收集案件证据,依照法律程序,以言词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的一种诉讼活动。
侦查讯问是重要的侦查手段,也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一)侦查讯问的主体。
我国侦查讯问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军队保卫部门、监狱侦查部门和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构。
(二)侦查讯问的对象。
侦查讯问的对象是指犯罪嫌疑人。
(三)侦查讯问的目的。
侦查讯问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词。
(四)侦查讯问的要求。
侦查讯问必须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使侦查办案实现不纵不枉。
三、侦查讯问的特点(一)直接性。
(二)冲突性。
(三)强制性。
(四)时限性。
第二节侦查讯问学的研究对象一、侦查讯问学的概念侦查讯问学是研究我国侦查讯问活动基本规律和对策的科学,是公安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侦查讯问活动的规律和对策既包括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也包括我国侦查机关几十年来总结的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步骤方法、基本讯问对策和辅助讯问的措施、手段、技术等。
侦查讯问学是对我国长期侦查讯问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是公安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侦查机关同犯罪作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侦查讯问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刑法学等法学理论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正确实施和运用,有效地提高侦查讯问工作的执法水平。
(二)研究建立和完善侦查讯问制度。
对妥善处理立案、侦查、讯问、结案、移送起诉、退查等工作程序和职责划分所需建立和完善的各种制度进行科学论证。
诸如保证案件质量的执法责任制、奖优罚劣的评议核制、冤错案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的正确建立和完善。
(三)研究我国侦查讯问的性质、任务、原则和侦查讯问人员的素质要求。
以便明确侦查讯问工作的性质,科学地界定其任务,严格遵循侦查工作应遵守的原则,并选拔具备应有素质的人员从事侦查讯问工作,使侦查讯问获得最佳的效果。
(四)研究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以及电子计算机、测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侦查讯问活动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侦查讯问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
(五)研究犯罪嫌疑人、侦查讯问人员的心理特点、心理变化及其相作用的规律,为在侦查讯问活动中制定正确、有效的心理对策提供依据。
(六)研究侦查讯问的策略、方法、措施、手段、技术等的基本原理及不同情况下所采取的最佳对策。
(七)研究侦查讯问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比中外侦查讯问制度,正确揭示我国社会主义侦查讯问制度的特点,阐明我国侦查讯问工作在打击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职能作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侦查讯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节侦查讯问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一、侦查讯问学的理论基础(一)哲学理论基础。
侦查讯问学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讯问的全过程,无论是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深挖犯罪,还是查明无辜,都是认识逐渐全面、逐渐深化的过程。
必须遵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规律,坚持物质第一,实践第一,客观世界是可知的等观点,坚持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去认识和开展侦查讯问活动。
(二)法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是侦查讯问学的法学理论基础。
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等刑事法学理论是侦查讯问学的法学理论依据。
(三)侦查学理论基础。
侦查讯问学应当以刑事侦查学关于刑事犯罪规律、特点,以及刑事侦查工作方针、原则和策略、方法等理论为基础,从侦查讯问的角度,对如何揭露和证实犯罪、制止和预防犯罪等层面作深化研究。
(四)心理学理论基础。
正确掌握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是正确制订侦查讯问对策的前提。
因此,心理科学理论是侦查讯问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这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的理论。
(五)运筹学理论基础。
侦查讯问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对策活动,因此运筹学的对策理论应当成为侦查讯问学的对策理论基础。
(六)犯罪学理论基础。
侦查讯问学是研究同犯罪作斗争的专门学科之一,必须以犯罪学理论作指导,掌握犯罪的规律特点,使侦查讯问工作为打击、惩罚犯罪,转化犯罪分子乃至减少和遏制犯罪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侦查讯问学的研究方法(一)个案剖析法。
选择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案件进行剖析,对侦查讯问的全过程或对其中某一讯问阶段、某一讯问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从其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或其他方面,找出其原因、演变条件和规律。
(二)类案归纳法。
对特定类型的案件,或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件,进行综合归纳,对案件特点、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讯问和查证对策等方面,找出其相同或相异点,以及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探索出各类案件最佳的讯问对策。
(三)专题研究法。
对某种策略、某一方法、某些措施,或某一动向、某种反审讯手法、某一类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等特定的专题,进行有标明确、深人细致的探索研究。
(四)专家经验整理法。
我国各地有一批长期从事侦查讯问工作,积累有丰富斗争经验,办过不少成功案件的侦查讯问专家。
他们的知识功底深厚,办案风格各异,往往各有不同的办案专长,所办的精彩案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堪称侦查讯问专家。
应当像整理汲潮的事迹材料那样,认真收集,及时抢救整理,避免这些宝贵财富的流失。
(五)综合统计法。
即将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某些项目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作对比研究和定性、定量分析。
探索其异同、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并使侦查讯问学的研究有科学的数据为依据。
(六)比较研究法。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侦查讯问策略、方法、措施等会存在差异,且会各有所长。
集中这些不同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发扬和推广各地所长,能有效地提高侦查讯问工作水平。
将我国和外国的侦查讯问制度、策略、方法、措施等进行比较,发现其异同和利弊,从中国国情出发,兴利除弊,取外国之长,避外国之短,建立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侦查讯问学。
思考题:1.如何理解侦查讯问、侦查讯问学的概念?2、简述侦查讯问的特点?3.侦查讯问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如何理解侦查讯问学的理论基础?5.侦查讯问学有哪些研究方法?第二章侦查讯问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现状,明确国外侦查讯问制度的基本状况,更好地完善我国侦查讯问制度。
教学重点: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教学难点:国外侦查讯问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现状一、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的主要内容二、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的缺陷第二节国外侦查讯问制度的比较一、讯问主体二、讯问对象三、讯问程序四、讯问方法五、讯问时间六、讯问地点七、讯问过程、结果的固定第三节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完善一、加强对讯问主体权力运行的监督控制二、完善讯问对象权利保障机制三、明确和规范讯问的基本程序四、建立侦查讯问的规则体系五、完善若干配套制度思考题:1.简述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主要内容?2.当前我国侦查讯问制度存在哪些缺陷?3.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侦查讯问制度?4.从国外侦查讯问制度比较中可以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第三章侦查讯问的任务、原则和法律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学生应了解我国侦查讯问的性质;明确侦查讯问的任务、原则;牢记侦查讯问的法律要求;打好侦查讯问思想基础,树立牢固的依法办案法律观念。
教学重点:侦查讯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侦查讯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侦查讯问的任务一、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完整的供述(一)侦查讯问对象的知情性(二)获取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真实完整供述(三)揭露、批驳犯罪嫌疑人的伪供,促使其如实供述二、甄别嫌疑、排除无辜(一)摒弃“先入为主”的“有罪推定”思想,确立“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思想(二)树立排除无辜与认定犯罪同等重要的思想(三)耐心、全面听取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尊重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行使自我辩护的权利(四)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五)坚持真理,有错必纠三、追查同案犯和余罪发现新的犯罪线索,扩大战果(一)强化深挖犯罪意识,自觉克服深挖犯罪的心理障碍(二)善于捕捉和发掘深挖犯罪的线索(三)合成作战,发挥整体功能(四)领导重视,提供保障四、对犯罪人进行认罪服法的教育(一)引导犯罪人找出其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二)教育犯罪人以实际行动悔罪自新(三)教育犯罪人与犯罪的过去决裂,重新做人五、研究及讯问犯罪活动规律、特点(一)收集有关犯罪以及讯问的信息,研究诱发犯罪的原因,总结讯问的成败与得失(二)研究犯罪分子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三)提供预防犯罪和改进讯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二节侦查讯问的原则侦查讯问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五项:一、一切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正确区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唯心主义的界限(二)要从具体犯罪嫌疑人、具体案情、具体办案条件出发(三)要从发展变化了的案件情况出发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一)树立证据第一的思想(二)客观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口供与证据的关系三、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口供(一)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方法的概念(二)合法讯问与非法讯问的区别(三)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口供的危害(四)刑讯逼供等非法讯问方法形成的原因(五)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讯问的对策四、严禁枉法办案(一)当前枉法办案的现象(二)枉法办案的原因五、保障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一)法律对犯罪嫌疑人应享有的诉讼权利的规定(二)尊重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三)为犯罪嫌疑人充分行使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创造条件第三节侦查讯问的法律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讯问主体、讯问时限、讯问方法、讯问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侦查机关和侦查讯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