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武将见匈奴【使】使:使者B.【使】崔季珪代使:派遣C.【既】毕既:已经D.此【乃】英雄也乃:于是2.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魏武将【见】匈奴使B.帝自捉刀【立】床头C.魏王雅望【非常】D.此乃【英雄】也3.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以行陋自:指代曹操B.【帝】自捉刀立床头帝:指代曹操C.【此】乃英雄也此:指代曹操D.魏武闻【之】之:指代上文使者指认的事情4.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是虚词的是()A.魏武将【见】匈奴使B.帝自捉刀【立】床头C.【令】间谍问曰D.此乃英雄【也】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鄙:卑鄙B.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告诉C.子何恃而【往】往:去D.吾一瓶一钵【足】矣足:足够6.下面括号内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蜀之【去】南海去:距离B.【犹】未能也犹:尚且C.子何【恃】而往恃:凭借D.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下:向下7.下列选项中“之”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之:到B.吾欲【之】南海之:的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之:的D.西蜀【之】去南海之:代词,指富僧8.下列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异义的是:()A. 蜀之鄙有二【僧】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9.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好:擅长B.使侄【录】之录:抄录C.侄【罔然】而止罔然:窘迫D.执所【书】问曰书:纸张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当时【流辈】皆讥笑之流辈:女流之辈B.丞相【自若】也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C.一日【得句】,索笔疾书得句:得到佳句D.【诟】其侄曰诟:责骂11.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不是虚词的是()A.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B.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C. 丞相自【若】也。
D. 此何字【也】。
12.与“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丞相熟视久之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C.时有物外之趣《童趣》D.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四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3.下列括号中的字词存在词类活用的是:()A.黄琬幼而【慧】B.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C.太后诏【问】所食多少D.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14.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是:()A.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B.即以其言应诏。
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C.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以状元的身份听到了这件事。
D.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15.下列选项中“而”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琬幼【而】慧而:表递进,并且B.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而:表承接C.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之而:表修饰D.【而】深奇爱之而:表承接16.下列括号内人物填写正确的是()A.祖父琼,(黄琬)为魏郡太守B.太后诏问(黄琬)所食多少C.琬年七岁,在旁,(黄琬)曰D.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太后)深奇爱之五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17.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之【患】在鼠患:担忧B.告其父曰:“盍【去】诸”去:去往C.穿吾【垣墉】垣墉:短墙壁D.【若之何】而去夫猫也若之何:为什么18.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是非】若所知也B.不【病】于无鸡乎?C.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D.若之何而【去】夫猫也19.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不是虚词的是()A.鼠尽【而】鸡亦尽B.不病于无鸡【乎】C.是非若所知【也】D.坏伤【吾】器用20.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六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21.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操:曲子B.伏食如【故】故:以前C.孤犊之【鸣】鸣:鸣叫声D.即【掉】尾奋耳掉:掉下22.下列选项中,对“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一句翻译正确的是()A.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B.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就像故意地一样埋头吃草。
C.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就像牛刚才埋头吃草一样。
D.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就像刚才埋头吃饭一样。
23.对“蹀躞而听“中的虚词“而”的解释正确的是()A.表修饰B.表承接C.表转折D.无意义24.对这则文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公明仪是一个不聪明的人。
B.公明仪是一个善变的人。
C.牛坚持不听“清角之操”象征人的清高。
D.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七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25.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错误的是()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猎:打猎B.是日,饮酒乐,天【雨】雨:下雨C.公将焉【之】之:那里D.岂可不一会【期】哉期:约定的时间26.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期:动词约定B.乃往,身自【罢】之罢:取消C.【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左右:侍从D.【是】日,饮酒乐是:代指这27.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D.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28.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A.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B.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C.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D.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八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29.下列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竭泽而【渔】渔:打鱼B.焚薮而【田】田:通“畋”,打猎C.【虽】今偷可虽:虽然D.虽今【偷】可偷:侥幸30.找出下列选项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竭】泽而渔B.竭泽而【渔】C.后将无【复】D.【焚】薮而田31.“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中的两个“而”的用法分别是()A.表递进——表顺承B.表修饰——表转折C.表因果——表顺承D.表顺承——表转折九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3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水泉深则鱼鳖归之归:回来B.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则:那么C.而务其所以归务:致力于D.强令之笑不乐令:让,叫33.下列选项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人主贤则【豪杰】归之B.【故】圣王不务归之者C.而务其【所以】归D.强令之【为】道也十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不难:不惜,不耻。
34.下列对“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掘之,遂得水。
乃:于是,就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你的C.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乃:是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于是,就3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老马之智可用也。
译文: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译文: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译文: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向老马、老蚁学习而感到羞耻的。
36.下列方括号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B.便要还家(想要)C.【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D.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吸,这里用其引申意)37.下列方括号中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参加)B.【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C.朝【晖】夕阴(日光)D.【且】焉置土石(况且)38.下列句子中方括号内字的解释不属于第一人称的是()A.【余】闻而愈悲B.【吾】忘持度C.【尔】安敢轻吾射D.属【予】作文以记之39.下列各组句子中方括号内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B.便【舍】船/屋【舍】俨然C.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D.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40.下列各句中,“之”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