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流行病学-疾病的暴发

临床流行病学-疾病的暴发


发现暴发、应急反应
首例 病人
反应 发现
报告
90 80
病 70 例 60 数 50
40 30 20 10
0
实验室 确诊
控制 机会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6 天数
• 暴发调查的特点
✓ 调查开始时没有关于致病因素或传播方式的明确 假设;
✓ 调查开始时首先要保护人群的健康;
3
• 暴发调查 是在某病暴发后,为查明其原因,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暴发,防止类似事件 的重演所进行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
发现暴发、应急反应
首例 病人
发现 报告
实验室 确诊
反应
90
80
70
病 60 例 50 数 40
控制 机会
30 20
10
0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50 天数
15
流行病学部分
预防接种史、既往史、接触史、可能暴露 的日期、可能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及疫源 地环境、防疫措施等有关内容。
16
(2)个案调查
对单个病人或健康对照者的一般情况、疾 病或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的调查。 是基础调查,获得深入分析的基础资料。 目的: 查明发病的原因
可能传播的范围
17
①确定诊断与发病日期; ②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③确定疫源地范围和查明接触者; ④疫源地卫生状况与有关昆虫、动物调查; ⑤防疫措施质量与效果。
三、资料整理
1. 核实查对、补充、修正、剔除 2. 按疾病暴发的特点整理分组:如年龄、性别、
职业、单 位;吃、未吃;下水、未下水 3. 计算率、比、制表、绘图 4. 统计学处理
24
1. 按疾病的时间分布
按疾病出现的时间急、缓或潜伏期的长短,用不 同时间为单位(小时、日、周、旬)统计时间分 布,绘制流行曲线或制作图表。 一般用直方图:既能看出时间数量
年龄 职业
2)了解发病及不发病者:
人、单位、生活、工作任务、伙食、 饮水等相同与不同点
21
3) 周围疫情资料:异同点、人口数及
人口构成
4) 发病单位历年发病资料、防疫措施等 5) 必要时收集气象等自然资料
22
(4)现场查看:环境卫生等情况 (5)对照调查与病例对照调查 (6)采集检验标本与送检
23
末例病例发病时间 → 最长潜伏期
发病高峰 → 常见潜伏期(或平均潜伏期)
33

流行全距

最长潜伏期

中位数潜伏期
最短潜伏期
暴露时间
发病时间
共同来源一次暴露造成的暴发流行曲线 34
2.暴发类型的判断一次暴露?还是多次暴露?
评估信息
病原?
来源?
传播?
31
方法
1. 从流行特征入手,由表及里 2. 对比分析 3. 逐个排除,分清主次 4. 综合分析
32
1、确认流行或暴发的存在
流行的判断: 超过一般发病率,因病而异
暴发的判断: 发病数多+时间分布集中 衡量尺:潜伏期
(1) 潜伏期推算法:
首例病例发病时间 → 最短潜伏期
共同暴露时间
暴发和个案调查
1
目的 使用流行(暴发)调查分析方法 重点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分析的方法 难点 暴露时间的推算、各种传播途径分析
2
一、概述
疾病暴发
在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 然出现异常多性质相同的的病例,在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后,病例迅速减少。
疾病暴发的特点
⑴时间较短-最长潜伏期内 ⑵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 ⑶病人相对较多 ⑷症状相似 ⑸病原体型别一致
从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理论基础: 本质—三环节、两因素
现象—流行特征 从现象看本质
30Biblioteka 1200 1000800 600 400 200
0
人群
0-4 '5-14 '15- '45- '64+ 44 64
Age Group
病例
地区
时间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又能看出发展趋势
25
26
2. 疾病的地区分布
可按地区、单位、部门分别进行分析统计, 算出发病数、发病率,并比较差别(必要时 显著性检验)
27
伦敦宽街
28
3. 疾病的人群分布:
统计按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数、发病率 及暴露史并比较差别。
4.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因素
29
四、资料分析
目 的:根据三间分布特点,分析暴发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 尽早控制流行。
病因不明者,查找病因线索,
指出研究方向。
9
二、步骤与方法
(一) 暴发的核实 (二) 准备和组织 (三) 现场调查
10
(一)暴发的核实
1. 可能的诊断,包括症状学和实验室资料; 2. 已知病例数,疾病在当地历年的趋势,相似的事
件有否在过去发生过,有否在邻近区域出现过; 3. 确定当地可获得的有助于调查的资源,包括人员、
18
绘制传播链: 如何判断前后两名患者有无传播关系?
➢ 两者必须有过有效接触 ➢ 接触时前一患者正处在传染期内 ➢ 接触的时间是在后一患者可能受染的时间内 ➢ 排除后者有其他传染源的可能性 ➢ 病原学证实两者病原体具有同源性
19
M
一组家庭聚集性SARS暴发的传播链
(3) 调查并收集一般资料
1) 准确人口资料: 性别组成 食堂就餐者
现场和实验室设备、办公空间和车辆等;
11
(二)准备和组织
1. 区域的确定和划分 2. 人员的安排 3. 统一领导 4. 物资筹备和后勤供应 5. 实验室支持
12
(三)现场调查 1.初步调查
初步了解: 询问座谈;现场察看;采集标本 初步分析:病例的甄别、选择 初步判断:诊断、流行趋势、初步假设 初步措施: 边调查,边措施,紧急处理
13
2.深入调查
• 拟定调查计划和设计调查表
• 个案调查
• 询问、座谈收集有关资料
• 现场查看
对照同时采
• 对照调查与病例对照调查 样
• 采集检验标本与送检
14
(1)拟定调查计划和设计调查表
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职务、文化程 度、入伍年月、工作单位、通讯 地址、邮编、 电话、病案号等 临床部分 发病日期、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主要临床症状、 体征、化验项目与结果、特殊检查诊断项目与结 果等。
✓ 一旦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就应采取防边治调措查施边,处而不
必等待问题完全阐明;

✓ 调查同时需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7
暴发调查目的
• 核实诊断 • 确定疫情是否为暴发 • 查明暴发原因 • 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 并对防疫措施效果做出评价 •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8
已知病因者,查明暴发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