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ppt
•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 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 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 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 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多数人认为,在 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 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 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 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 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 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 “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
• 这是一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抽象的画出了人们在饭馆的浪费,我们可 以看见,桌上菜肴大半剩下,有的压根儿没有动过。其实这不是个别 现象,我们身边像图中如此浪费可谓司空见惯。大家就是无动于衷, 而以上的浪费不过窥其一斑。当前我国还有不少连温饱都尚未解决的 困难人群,想想他们,我们能不脸红?
•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 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 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 口粮。与此形成鲜明 对照的是,我国还有 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 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 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 困难群众。这种“舌 尖上的浪费”引起人 们的关注。“舌尖上 的浪费”有民间的, 更有官场的。人们去 餐馆吃饭,点完的饭 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 在饭店;同时,公款 吃喝之风盛行,大行 其道。这种“舌尖上 的浪费”触目惊心, 令人痛心。[
下面,请 大家看几 张图片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首老 少皆知的诗句,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便教导我们要学会节约,不要浪 费粮食。虽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都富裕啦,人民也过上了比较舒适 的生活,但是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仍然有老百姓没有饭吃。他们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在饱受饥饿,仍然靠国家救济在生活。但是同时, 一些城市的酒店,餐馆的最低消费都是上千、上万。他们最求的好环 境、好食材、好服务。这样的最低消费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和人的需 要,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舌尖上的浪费”折射出的奢华和浪费的不良 社会风气。 在这个资源匮乏的时代,我们怎么还能如此浪费。胡锦 涛书记曾经指出: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看到如此这般的浪费心里不经有些感叹。 先不说国家的实力是怎样的,即便是国富民强了节约仍然值得推崇, 那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 今天我们只是在为了享受奢华,满足 “舌头”食物的欲望就这样浪费,从长远考虑是可耻的,节约意识不 到位,更加谈不上节约精神。所以,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崇节约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