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调任始末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调任始末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调任始末:曾要全民免费医疗■本刊记者吴明华9月初,在民众一片挽留声中,陕西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去年3月,正当全国上下为医改方案争论不休时,原本在人们心目中贫穷落后的陕北小县,却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全民免费医疗。

一年半后,改革的幕后主导者郭宝成,由于‚年龄原因‛退居二线。

‚说得好听点是‘正常调动’,但像我这样下台的,实际上就是被‘贬’。

‛与一贯典型的官方话语不同,舆论对于郭宝成改革的评价却像‚过山车‛:刚开始斥之为‚作秀‛、‚乌托邦‛,之后逐渐肯定,到高度赞扬其‚为民办实事‛。

但民意的褒贬改变不了改革者被‚贬‛的命运,留下的是人们对神木改革‚人走政息‛的担忧。

‚这是一项让千千万万百姓获益的政策,谁敢说取消它?老百姓首先不答应!‛出生于陕西定边的郭宝成,有着陕北人的豪爽性格。

从力推‚全民免费医疗‛到黯然去职,郭宝成短短一年半的改革,浓缩了当下地方改革者的艰难历程。

‚解决三座大山‛地处陕西最北端的神木县素来被称为‚西北的穷山沟‛,然而贫瘠荒凉的土地下却埋藏着丰富的煤矿。

神木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500亿吨,按现在年出产1.2亿吨计算,可持续开采400年。

煤炭给神木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高速发展,从2000年开始,神木经济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6亿元,财政总收入93.26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59位,陕西省第一位。

‚神木的富人,富得不得了,你想象不来他的富裕。

我的车在神木绝对不入流,最贵的车是农民开的。

‛在郭宝成看来,神木不像南方一些地方,靠改革开放30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神木积累财富速度太快了,群众贫富差距特别巨大。

‚神木的GDP是少数煤老板支撑起来的,但他们的富有只代表一部分人,而全县40万人中大多数还是老百姓。

老百姓如果享受不到财政富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那么神木的富就只能炫耀在表面上。

‛郭宝成意识到,这种贫富悬殊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你不想办法缓解、调节,社会还能安定?还想继续发展?‛早在2001年,时任县长的郭宝成到欧洲考察了10多天,国外的高社会福利制度,令他赞叹不已。

郭宝成下决心,彻底缩小贫富差别,构筑和谐发展,‚贫富差距这么大,我们的政府不进行有效有力的调节,那是极大的失职‛。

后来在神木,流传着郭宝成与原县委书记‚政见不和‛的故事。

当时,在建医院还是盖宾馆问题上,二人意见不一。

‚在讨论中,书记坚持建宾馆,我坚持原则上倾向于建医院。

‛郭宝成多年后解释说,建四星级宾馆投资2亿元左右,养宾馆每年要花1000万元,而宾馆是什么人享受?一是官,二是有钱人。

但建医院是为一般百姓谋利益,特别是让农民享受到就近的优质医疗服务。

后来宾馆和医院同时上马,但宾馆中途停下了。

因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多数反对。

而投资2亿元的县医院,医疗设备和条件比省里的大医院还要好。

2005年,50岁的郭宝成升任神木县委书记。

刚当上一把手,郭宝成就铁腕施政,让2300多名干部挂职创办企业,‚与其让他们在机关人浮于事,不如下到企业去学习经验和创造财富。

‛结果2年后,不少人开着奔驰、宝马来参加表彰大会,有的干脆辞去公职彻底下海了。

2007年3月,神木启动‚双百帮扶‛工程,即选择200个私人企业与200个村子结成对子,进行为期3年的帮扶。

那些企业拿出近4亿元,帮扶贫困村。

2008年,郭宝成开始推行12年免费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不但不用掏一分钱,还给学生每天补助3.5元的午餐费,为此,县财政每年支出1.4亿元,比后来‚全民免费医疗‛的支出还要多。

2009年,郭宝成推出庞大的‚十大惠民工程‛,财政总投入达12.9亿元,力度之大,国内罕见。

其中,就包括免费医疗在内的3个‚免费‛的惠民工程。

‚我也没想到免费医疗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事实上,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民生保障这一块的事情,有自己很明确的步骤。

‛在郭宝成看来,教育、医疗、住房,几座大山压在老百姓身上,负担太重了,‚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绝对贫困现象就消灭了。

‛‚出问题摘我乌纱帽‛2008年9月,中组部部长李源潮陪同胡锦涛总书记到神木考察,其间特意问郭宝成:‚你的富民政策还有哪些打算?‛郭宝成答道,实行12年免费教育后,很快就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供养孤寡残疾人。

李源潮欣喜地说,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但要把免费医疗的前因后果、制度设计搞好,我支持你。

‚全民免费医疗‛从前期调研到出台方案,郭宝成用了一年多时间。

其间想请一些专家来咨询,但没请来。

‚请来就待几天也不能深入了解情况,有的专家甚至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不愿意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来。

‛为了制定医改方案,郭宝成专门召开常委会讨论过五六次,结论是制度要管用、实在。

‚事实上,很多时候没必要过于复杂化。

比如刘邦入关的三大约定、毛主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小岗村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

‛在郭宝成看来,真理都是简单朴素的,理论家的东西不一定用得上。

2009年3月1日,神木县正式实施‚全民免费医疗‛。

根据方案,当地城乡居民的住院费用,起付线以下费用患者自付,以上费用由财政买单,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

医改方案从设计到开始实施,整个过程都是保密的。

郭宝成定下一个调子:半年不说话,先干,等条件成熟后再向社会公布。

然而,事情还是很快被媒体报了出去。

‚神木全民免费医疗‛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很多人看来,沿海发达地区都还没有实现的全民免费医疗,居然在陕北一个不知名的县城最早搞起来了,无疑是‚大跃进‛、‚政治秀‛甚至‚乌托邦‛。

此时,医院出现了病人暴增、床位紧张等混乱现象,更加剧了外界的诟病和批判。

有媒体调查后认为神木医改遭遇尴尬,制度设计漏洞太多,难以控制实际费用,结果是医院和病人得利,政府财政受损。

一时间,负面报道铺天盖地。

压力不仅来自舆论,更来自官场。

免费医疗推行前,郭宝成并没有向省、市领导透露,因为担心被否决。

5月中旬,榆林市紧急召开常委会议,提出5个问题,认为神木在这个事情上‚捅了娄子,抹了黑‛。

还有同僚幸灾乐祸嘲笑:‚你神木是个县,明显味道不对嘛。

‛5月25日,郭宝成亲自主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30余名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被召集在一起,议题只有一个:免费医疗坚持不坚持?‚如果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摘我乌纱帽。

‛会上郭宝成说,他的医改方向没错,是受广大百姓广泛赞扬和拥护的,‚不是外人要我改我就改变‛。

最终大家意见高度一致,免费医疗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监控体系。

‚说实话,前两个月确实有点乱,人多。

不过这也是预料到的。

你想,以前老百姓无钱看病,现在看病不要钱了,谁不往医院挤。

‛郭宝成认为,病人激增说明政府欠农民的账太多,更加说明实行免费医疗的必要性。

‚捂不如放‛,郭宝成随后决定,对记者采访放开,基调是神木推行免费医疗坚定不移走下去。

舆论很快就转入正面。

郭宝成一直不明白,‚官员坐高级车,大吃大喝,一夜花几千块钱,这些大家都像是默认了。

而且,如果盖一栋楼,修一条路,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建起来了,也许也没争议。

为什么要对全民免费医疗有意见呢?有人说这是乌托邦,乌托邦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现实呢?‛‚我的做法跟中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完全一致的。

发展依靠谁?为了谁?发展的成果应该让谁享受?这是我的想法。

‛郭宝成觉得,有了这个想法,去留无意,升也好,降也好都不会在意,‚一旦让我干,我就按我这一套思路施政。

‛‚民生是高回报投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到现在为止,县级及以上单位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实行这个办法以后,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郭宝成把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总结为简单的几个字:办法简洁、花钱不多、容易管理、解决问题。

一年下来,郭宝成算了一笔账,全县40万人,人均花400元,总共就花1.5亿元。

‚民生建设的投资是高回报投资,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就没有了,消费也可以拉动,经济也可以持续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力方面还是最活跃的。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化?农民有钱进城买套房,就是城市化了吗?如果没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配套保障,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郭宝成认为,神木免费医疗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消除了公务员公费医疗、职工医保、农民医保等差异,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我们把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解决了,社会二元结构就破解了‛。

正当郭宝成的改革推向深入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6月11日,郭宝成突然接到市里来电,说有紧急会议要开。

去了之后,市领导找他谈话说,‚省里说你年龄大了,组织决定任命你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这个突然的决定让郭宝成毫无心理准备,‚宣布后我要求发言,并提了个要求,这个人大的官衔我不要,给我一个副厅级调研员就行,我到基层做调查工作去。

我请市委书记将这个话带到省里,但没有结果。

‛‚过去我当书记不好说,现在我可以坦白地说,中国任何一个县域,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借鉴神木模式。

因为具有普遍性,保障水平可以因地制宜,穷一点的地方报销水平可以低一点。

‛退居二线后,郭宝成说话也少了很多顾忌。

在他看来,现在很多县,一年都能拿出1.5亿元,只要少盖几栋大楼,就可以省下很多钱,‚按照神木人均一年400元的标准,国家财政每年花3500亿补贴欠发达地区,就可以搞起来啦。

‛‚所以我说,搞不搞免费医疗,其实关键不是有没有钱,而是一把手的执政理念问题。

‛郭宝成觉得,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地方的发展,是综合协调的系统,‚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发展成果让老百姓来共享呢?我们为什么一味去追求GDP增长,而不顾民生的艰辛呢?‛郭宝成从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当过兵,当过工人、农民,从公社秘书干起,50岁才成为县里的一把手,郭宝成自嘲是‚稀有物种‛,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虽然有大学文凭,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那些文凭十有八九是混来的‛。

业余时间他喜欢研究问题,博览群书,单读书笔记就有100多万字。

他还酷爱书法和诗词,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样的诗句。

在神木13年,郭宝成觉得自己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免费医疗只是其中之一,‚毕竟一千条道理都不如一次实践,自己干起来有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