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河北衡水摸底)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己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次革命(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C.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D.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答案 A解析由材料“革命的气氛……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可知所述的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2.(2019·重庆区县高二期末)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布《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人民: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没收皇室和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这表明二月革命( )A.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B.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C.已转向社会主义革命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答案 B解析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目标集中反映了二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故选B项。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说法有误,排除A、C两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不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排除D项。
3.(2019·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的口号。
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
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
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
这次革命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D.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答案 D解析根据“打倒沙皇!打倒战争!”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背景。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D项正确。
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项错误;二月革命没有满足民众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没有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项错误。
4.(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末)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 )A.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B.现在的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C.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D.革命胜利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答案 B解析根据“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故B项正确。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无关,排除D项。
5.(2020·河北衡水摸底)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己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
”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A.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D.无产阶级和平夺权胜利在望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1917年11月5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十月革命前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故选C项。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在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排除A项;俄国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此时已采取革命方式夺权,排除D项。
6.(2019·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二期末)列宁说:“7月3日-4日的运动是用游行的方式促使苏维埃掌握政权的最后一次尝试。
从那时起,也就是在苏维埃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实际上把政权交给了反革命。
”这表明当时的俄国( )A.武装起义的方针已经确定B.革命对象主要是妥协主义者C.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D.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开始具备答案 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和平夺权的手段已经不能实现,所以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故选C项。
A、B、D三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7.(2019·广西钦州高二期末)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
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
此书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 B解析“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等信息符合十月革命前的状况,“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符合十月革命建立新政权的评价,故选B项。
巴黎公社很快失败,不能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排除A项;C、D两项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8.(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对于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报道,西方媒体对二月革命几乎一致的肯定,而对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报道却以中性和带有贬义的色彩居多,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颇多同情。
这主要是因为( ) A.西方反对社会主义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尚属首次C.布尔什维克党缺乏宣传D.罗曼诺夫王朝倒行逆施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媒体对二月革命认可,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较为同情,而“对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报道却以中性和带有贬义的色彩居多”,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即西方社会反对社会主义革命,A项正确。
巴黎公社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因此十月革命不是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西方媒体对待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态度不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宣传力度不够,排除C 项;二月革命后罗曼诺夫王朝就已经结束,而且罗曼诺夫王朝和西方对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评价无关,排除D项。
9.(2019·江西南昌高二期末)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指出:“西方曾对列宁有过一种错觉,以为他最擅长的手法乃组织突袭。
殊不知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人唯一的真正财产,在于能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并能追随群众,进而领导群众。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列宁“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的是( )A.提出《四月提纲》B.颁布《和平法令》C.建立苏维埃政权D.推翻临时政府答案 B解析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苏俄与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平的愿望,故B项正确。
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中“最能体现”的要求,故排除。
10.(2019·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列宁曾提出“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
但革命后他又提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
由此可知十月革命( )A.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C.实现了俄国的民族独立D.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答案 A解析从材料来看,列宁的结论前后是有变化的,从最开始的联系的是德国、法国和英国,到后面便是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这种变化凸显出列宁在革命实践中的发展和观察,通过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选A项。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排除B 项;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并没有丧失独立地位,排除C项;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在二战之后,排除D项。
11.(2019·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期末)1918年前,俄罗斯都在使用罗马儒略历,该历法比常用公历晚两周。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于1918年1月26日颁布废除儒略历的政令,使用公历。
该政令( )A.标志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B.彻底扫除封建制度的残余C.推动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D.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奠基答案 C解析苏俄废除儒略历,改用公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故C 项正确。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故A项错误;苏俄没有彻底扫除封建制度的残余,故B项错误;材料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
12.(2019·江苏无锡高二期末)下面是2017年俄罗斯媒体对俄国民众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社会调查情况统计图。
据图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十月革命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B.俄国民众对十月革命肯定态度居多C.十月革命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D.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答案 B解析从社会调查统计表看出,认为十月革命为俄罗斯人民打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和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61%,说明俄国民众对十月革命肯定态度居多,故B项正确,排除A、C两项。
材料反映的是俄罗斯民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无法体现十月革命开创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是什么?(2)材料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答案(1)方式:暴力夺权。
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2)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可知,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暴力方式。
第二小问,结合史实可知,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镇压了游行群众,列宁也遭到迫害,这一事件打破了和平夺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