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模拟)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模拟)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一下·河南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错误的一项是()①如果我们抱残守缺,在创作上不能积极创新,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把通话弃如敝履。

②十几年后,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中尽显生活的艰难,均为不刊之论。

③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④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⑤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经常发布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来吸引网民。

A . ①②④B . ①③④C . ②④⑤D . ②③⑤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是那片杏树林。

①树上没有花朵,②绿荫深处,③也没有果实,④发出鸟儿般的喁喁之声。

⑤少男少女们依偎在一起;⑥只有稠密的绿色叶片网成了一个静谧的世界。

A . ②①③⑥⑤④B . ①③②⑥⑤④C . ①③⑥②⑤④D . ②⑤④①③⑥3. (2分)(2017·浙江模拟) 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 . 本诗前半写景,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B . 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C . 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情感表达.D . 四联全都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4. (2分)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由该段文字可知,剪纸艺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A . 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B . 社会艺术情趣的需求C . 社会精神生活的需求D . 社会价值取向的需求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 (14分) (2019高一上·连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

授大理左评事。

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父忧,服除,以原官总督河道。

因灾变,请讲求弭灾策。

帝为赐山东租一年,畿辅亦多减免。

大学士商辂等以云南远在万里,而镇守中官钱能贪恣甚,议遣大臣有威望者为巡扼镇压之,乃改恕左副都御史以行。

恕居云南九月,威行微外,黔国以下成惕息奉令。

疏凡二十上,直声动天下。

安南潜遣谍入临安,又于蒙自市铜铸兵器,将伺间袭云南。

恕请增设副使二员,以饬边备,谋遂沮。

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

民田率归豪右,而官田累贫民。

恕乃量减官田耗,稍增之民田。

常州时有羡米,乃奏以六万石补夏税,公私便焉。

所部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

周行振贷,全活二百余万口。

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

林俊之下狱也,恕言:“俊言当,不宜罪。

”帝得疏不怿。

恕侃侃论列无少避。

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

天下倾心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

”已,恕疏果至。

时为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文华殿中书舍人杜昌等夤缘迁秩,御医王玉自陈乞进官,恕皆力争寝之。

恕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

所引荐耿裕、彭韶、何乔新等,皆一时名臣。

他贤才久废草泽者,拔擢之恐后。

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

卒,年九十三。

(选自《明史·王恕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B . 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C . 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D . 江南岁输白粮民/多至破产/而光禄概以给庖人/贱工/又中官暴横/四方输上供物/监收者率要羡入/恕先后论列/皆不纳(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父忧,是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 . 畿辅,京城附近地区。

畿,文中指天子直接管辖的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C .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古代以右为卑,豪族常常谦称为“豪右”。

D . 御医,古代医生的称谓,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等治病的宫廷医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王恕不负众望,稳定边境。

他因有威望被派去代替贪腐妄为的钱能镇守云南,在云南有声威;他采取措施挫败了安南企图反叛的阴谋。

B . 王恕体恤百姓,关心民生。

他巡抚南方时,想法调整民田、官田,运粮补税,辖区遭水灾,他上奏请求援助粮食,并积极赈灾,救活很多灾民。

C . 王恕敢于直言,深得民心。

他犯颜直谏,直言无忌,得到天下人的仰慕,碰到朝廷议事有不同意见,官员会提到王恕;人们编民谣歌颂他。

D . 王恕忠于国家,积极荐才。

他任官四十多年,刚强正直清廉严肃,始终如一。

他引荐的很多官员成为名臣,他大力提拔民间人才,使朝廷充满正气。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南潜遣谍入临安,又于蒙自市铜铸兵器,将伺间袭云南。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 (15分) (2019高一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二)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①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②,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③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④,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⑤,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⑥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宋.苏舜钦《沧浪亭记》【注释】①僦(jiù):租赁。

②燠(yù):热。

③杠:小桥。

④碕(qí):曲折的河岸。

⑤干(gàn):树干。

⑥动物:受外物影响而感动。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外与天际际:交会B . 以舒所怀舒:舒展C . 予爱而徘徊爱:怜惜D . 不亦鄙哉鄙:鄙陋(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 始僦舍以处醉则更相枕以卧B . 水之阳又竹筋骨之强C . 号“沧浪”焉盘盘焉,困困焉D . 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与赢而不助五国也(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沧浪亭记》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愤懑和抑郁。

B . 《沧浪亭记》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修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柳宗元和苏舜钦均是在千辛万苦地寻幽探胜中发现了美景。

C .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高峻峭拔的西山和柳宗元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相契合,让作者忘记了自我,忘却了烦忧,获得了精神的慰藉。

《沧浪亭记》中宁静美好的大自然和闲逸自在的生活战胜浑浊丑恶的官场,让苏舜钦这样的封建知识分子从精神上摆脱了仕宦的束缚。

D . 《沧浪亭记》清晰地留下了作者效仿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痕迹。

文章的基本格调和具体表现方式,与《始得西山宴游记》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苏舜钦并非作简单的模仿,而在文字中融入了个人独特的体验,反映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把大段议论引入文中,体现了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风格。

(4)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5)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②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9高一下·抚顺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① 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

②燃犀:点燃犀牛角。

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