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高炉建设施工方案名称:重力除尘器制作安装方案批准:建设部审:审核:甲方审:监理审:时间:编制:西北创业建设有限公司新1#高炉工程重力除尘器制作安装方案1工程概况新1#高炉建设工程是包钢(集团)公司三体系重点工程之一,其中重力除尘系统又是高炉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下图所示:0°18°(1) 先期准备工作不足,设计制作较晚,导致施工工期紧。
(2)工程施工量大。
(3)施工场地不足。
为了优质、高效地进行重力除尘器的施工,特编制此方案。
2工程量汇总3制作3.1罐体材质罐体先用16mm,其碳硅锰及磷硫的含量应条例国标GB6654的规定。
罐体表面及断口上,不准有影响加工和使用的缺陷。
如气泡、结疤、裂纹、夹杂、分层折叠及白点等,表面锈蚀麻点或侧痕的深度不得超过厚度正负公差值的一半。
3.2焊条及焊接方法本设计罐体选用16mm钢,所以应采用与此相适应的匹配焊条、焊丝、焊药(焊条采用E50系列焊条)以及焊接工艺的技术要求(如:预热退火、焊接方法等)。
3.3罐体焊接、制作、安装要求3.3.1罐体横焊缝现场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
3.3.2焊接后应进行局部退火。
3.3.3壳体以向相邻焊缝应相互错开。
其间距不得小于200mm。
外壳开也与纵横对接焊缝应尽可能错开。
若错不开,应对开孔周围1.5倍孔径范围口焊缝进行探伤。
3.4壳体按整圈出厂,带与带之间打出明确的分度线,做好标记。
3.5带与带之间焊接吊装鼻子,以壳体内径作为定位尺寸。
3.6罐体制作允许偏差如下表3.7对罐体分带的要求按照图纸外壳体共分21带,内壳体分15带根据我们所拟订的安装程序必须在以下各带进行分段。
如图3,图4,图5。
如果进行二次设计,则分段位置进行调整。
外壳体:①8带与9带之间分开。
内壳体:①7带与8带之间分开。
②13带与14带之间分开。
②10带与11带之间分开。
③20带与21带之间分开。
图2图3图43.8罐体上人孔接管中心除做出明显的标记外,必须避开焊缝,不能有横纵焊缝在开口处。
3.9各带罐体制作时,焊制挂跳鼻孔(内外罐体都焊)。
3.10各带罐体进行预组装,检验合格后方可验收。
夹具要保留原样,以便以后在拼装场地再次组对。
3.11铆固钉的制作安装在罐体出厂时焊接完毕。
4拼装4.1拼装分段根据平台布置图(如图1)。
在重力除尘器的南侧搭设一拼装平台12m×20m。
等罐体到位后,在平台上完成组装过程,组装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带到第图5八带标高16.819m处为一部分,重量34.45t。
第二部分:从第九带到第十三带标高25.071m处为第二部分重量34.99t。
第三部分:内壳体从第一带到第七带标高33.162m重量20t。
第四部分:外壳体从第十四带到第十八带标高30.199m重量37.311t。
第五部分:外壳体从第十九带到二十一带标高34.161m,内壳体的第八带到第十带标高39.161m,包括塔前管到短图6节,重量36.249t。
第六部分:内壳体十一带到第十五带和下降管(10m)部分,标高41.76m,重量32t。
在拼装过程中完成以下施工量:1)各带罐体纵、环缝的焊接。
2)罐体与塔前管道管节相贯(ф2270×10,3.6m长)开孔,焊接安装标高在▽31.235m处角度距水平线29°。
3)下降管(ф3000×16)管节与内壳体(ф3500)相贯,开孔焊接其角度为34°,标高为▽36.5m,下降管节重约11t。
4.2拼装措施由于罐体两端系锥体,不能直接放置在平台上进行组装,需制作—组装支架如图7,长7m,高4m。
4.2.1拼装顺序如下:第一部分(1~8带炉皮口焊接)。
第一带到第三带在热风炉区域组装平台上进行拼装,为了防止倾翻失稳,焊制几个临时支撑,在第三带焊接完毕后利用25t吊车放置在支架上,继续进行第四带到第八带罐体的焊接,焊接前罐体内、外需搭跳,每带焊接完毕后,要检查其上下口中心的同心度是否保证在公差范围内(公差值:≤2H/1000,H为高度),罐体的错边量及水平度等按照制作质量要求进行,尤其是清灰阀口的水平度,必须小于4mm。
第一部分炉皮组装焊后,利用25t吊车起吊四个支腿,每个计3.1t×4个=12.4个进行预组装,并打点、做好标志。
组装完毕后,拆下支腿,用16t 吊直接安装在砼柱子上,利用调整垫板找平、找正,拧紧螺栓。
4.2.2其余部分的拼装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都在平台上进行组装焊接,保证其中心度、水平度、错边量等在要求范围内。
第五部分在拼装时,有关键两点需保证。
4.2.3第五部分:外罐体第二十一带和内罐体八~十带进行组装焊接,也就是标高▽31.235m处需开孔焊接,其关键必须保证同心度和水平度,如果出现误差将无法和第三部分即内罐体一~七带的安装焊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4.2.4在标高▽31.235m处需开孔焊接塔前管道短节根据制作时标出为中心线,做好开孔焊接防变形措施。
4.2.5第六部分的拼装完毕后,在▽36.5m处开孔焊接下降管短节和人孔。
5罐体的安装工艺及措施根据现场勘察,150T履带吊可以满足安装。
我们遵循充分利用吊车效率,尽快缩短吊装时间,保证吊装质量,快速完成罐体接口对接的原则,对除尘器本体分六大钩进行吊装,在吊装之前首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5.1基础验收5.1.1标高的校验±0mm5.1.2螺栓孔距±2mm5.2垫板的选择及布置加工斜垫板第24组,规格210×160,平垫板24组,每个支腿下垫6组垫板。
平垫铁加斜垫铁每组50mm的高度,垫板安装前对基础进行凿毛法。
垫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垫板规格、位置应正确。
5.2.2放置平稳、接触紧密,垫板层间点焊牢固。
5.2.3每组垫板不超过5块,斜垫板打入深度在2/3以上。
5.2.4垫板找平后进行二次灌浆。
5.3除尘器支腿的安装5.3.1基础验收合格后,首先应将预先加工的平、斜垫板安转到位,然后用水准仪对其进行测量,找平、找正,使其符合垫板安装要求,合格后二次灌浆。
5.3.2支腿安装支腿有4个,每个3.1t,共计12.4t。
其布置如图8。
从制作基地倒运至安装现场后,利用1台16t吊车,四钩安装就位。
因为是螺栓紧固,所以对螺栓孔距和支腿要反复测量,不能出现卡阻现象。
图85.4本体安装5.4.1炉体分六大钩。
第一钩,1~8带罐体(第一部分),利用150T履带吊安装就位后,测量、清灰阀口水平度。
5.4.2第二钩,9~13带,保证和第一部分的同心度、罐体对口错边位置。
5.4.3第三钩,内壳体从第一带到第七带吊装进入。
外壳体内放入第一部分锥体,第二部分内壳体到位后用3000t.m吊从上口进入直接吊起第一部分与上部下口对接。
5.4.4第四钩,利用150T履带吊装外壳体14~18带。
5.4.5第五钩,吊装外壳体19~21带和内壳体8~10体就位后,塔吊从内壳10代上口落钩,进入壳体吊装内壳体的下段,对口焊接,保证其同心度,用I16对下口进行定位。
5.4.6第六钩,内壳体十一带、十五带及下降管短节。
5.5其它钢结构安装5.5.1梯子、平台、骨架在基地制作完毕后,由10t半挂吊车运往5#高炉现场,骨架由20t吊车配合吊装,安装就位。
本体平台随罐体安装逐层安装到位。
由120t吊车配合。
6 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用506焊条,直径φ4.0、φ5.0焊接前进行电焊条烘干。
烘干温度为350℃。
烘干2小时,原在100℃或150℃的保温箱内进行保温。
未使用口焊条不得烘2次,作好记录,采用硅整流电焊机反接以减少飞溅。
焊接电流 I=(40~60)d(A) d为焊芯直径焊接电压 V=30~50V焊接专设每分钟100mm/min~130mm/min焊工分布:每隔4米分布一盘电焊,直段用8盘电焊,在一个班内完成一道横缝。
立缝:每道立缝里外各配一盘电焊,打底焊里侧先进行清根后,外侧打底焊。
焊缝质量:1.罐体焊缝的表面质量按YB4079-91规定的I级质量标准执行。
内部质量应对焊缝作无损探伤,且应符合GB3323-82“钢焊缝射线照片及底片分类法”中的规定的Ⅲ级或符合标准JB1152-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中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中的Ⅱ级要求。
2.外壳对接焊缝的内部质量应符合GB1236-8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下中Ⅲ的规定作煤油渗漏试验。
试验压力按GB6222-86煤气安全规程为设计压力的1.5倍,设计压力0.2Mpa,严密形试验方法按JB941-80中42-13的规定执行。
7 运输罐体由机总制作出厂经2#公路、31#公路、26#公路,用40t拖车,20t 车挂,10t板车,吊装机只用40t吊、35t吊、20t吊、16吊等配合未完成拉运、倒运等工作。
40t拖车:10台班205半挂:15台班10t板车:10台班吊车:40t吊10台班70t 16t各20台班120t吊10台班8质量保证措施8.1罐体钢结构安装技术要求8.1.1炉体钢材的材质、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材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书和试验报告,钢材切断口必须无裂纹,断层和炉1mm的缺棱。
8.1.2钢结构焊接:制安必须符合设计总说明。
8.1.3涂装要求:①罐体钢板应在制作加工前,进行喷砂或抛丸除锈处理。
除锈应按GB50205-96表3.8.2中一级质量标准检验处理管为钢材表面应露出金属光泽。
②坡口焊接处两侧各留有50-100mm为不漆区域,出厂前可以涂刷可剥塑料,安装焊接完毕后,安装单位对未涂区域的金属表面进行清洗,并使之露出金属光泽,再按底漆、面漆的要求补刷油漆。
③面漆采用兰陵牌J52-61氧磺化聚乙烯两道,底漆采用兰陵牌J53-81绿磺化聚乙烯云铁防锈漆两道。
涂装厚度为150um,公差范围为-25um,每次涂漆厚度公差不小于-5um。
④具体施工程序和要求,请见钢结构涂装手册。
⑤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35%,涂装后4小时内不受雨淋。
9安全技术保证措施9.1对参战职工进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内容工作环境,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9.2每日上岗前,班组要开安全会,针对当日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与要求。
9.3施工现场物料堆放要整齐,通道畅通,并随时检查、整理。
9.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手头工具加设安全绳。
9.5起重吊装设专人用旗、哨指挥,随时检查钢绳卡扣等吊装机具的情况,有破损的必须更换。
9.6电缆走向、电焊线走向,严禁重叠交叉。
9.7施工的废、小、零星物料及时清理。
9.8压机、刀把在使用时必须挂安全绳。
9.9手持电器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9.10施工现场警示,标语置于明显处、隐患处、提醒职工注意。
9.11冬季施工要做好防冻、防滑措施,霜雪天要及时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