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基层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重庆基层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重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作者:杨文艺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号:10921910117
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中国 重庆
2012 年 2 月
目录
摘要
1.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出现的现象
2. 重庆农村现阶段教学的新发展
3.农村现阶段基础教育三大教育新问题
重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摘要】新时代重庆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较多问题,比如教育公平性、教育质量、教育模式、生源减少、学校撤并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重庆部分地区基础教育情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重庆;农村;基础教育;改变;新面貌
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成为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全市教育有21个县级单位,每个县级分布有村小、中心小学、初中、高中、进修校、职业中学等各类教育单位,教育单位覆盖全面,总体情况良好。

农村教育单位分布主要集中在村小、中心小学以及普通中学。

新时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产生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先进教育设备的缺乏、书本资源在部分地方比较缺乏。

下面根据不同级别的农村学校进行一个分析。

①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出现的现象
新的时代当下,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状况,根据走访和查阅资料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1.农村教育设施落后,部分地方住房简陋,安全性不是很好,需要改善。

2.学生学习任务较重,作业量大,以理论性学习为主,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实践活动较少,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担心学生出现安全问题,从而一棒子打死,最终取消全部的课外活动,这个问题是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不仅仅在重庆基础教育当中出现。

3.家长对学校充满信任,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缺乏,学校应该在家长会当中,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

4.课本内容设置还有不太合理的地方,比如部分习题过难,小学课本上有所涉及初中知识;部分习题过偏,过怪。

5.部分地方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水平,存在打架斗殴现象。

6.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培养学生兴趣的培养模式。

7.小升初、中考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导致教育模式机械化,从而产生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学业较重,学校和家庭重分数、重排名的现象严重存在,最终倍感压力的还是学生,这些导致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并且容易导致学生厌学逃学。

8.部分地方师资较弱,电脑办公化落后,部分老师缺乏制作WORD、EXCEL、PPT的能力,导致教学模式单一。

9.部分地方教学班级过大,导致老师管理难度增加,从而对学生的关怀不能达到相应水平。

10.体育教育力度不足,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生课外活动安全教育不足,应禁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

②重庆农村现阶段教学的新发展
1.村小(不包括偏远山区的个别例子)
村小是能体现农村实际教育情况的典型,几乎所有农村的孩子都会上村小,大概在十年前,重庆农村大部分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对外界了解的信息非常少,面对枯燥单一的教育模式,师资力量的缺乏,设备物资的短缺,使这部分孩子毕业后根本就跟不上这个社会的发展和同龄城市小学教育的步伐。

但是近几年,在国家政府对教育进行了大改革,改善了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情况,基本上的村小配备了电脑,校园环境也得到了很多改善。

并且,现阶段的村小开设了更多有趣并且有用的课程,比如英语、自然科学等等,这让农村孩子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宽。

2.中心小学
中心小学一般集中在乡镇,在十多年前,中心小学一直是大多数农村孩子
梦想的天堂。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时候的小学生很单纯,就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以后有所成就。

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在农村学生的眼里,中心小学绝对是拥有最先进的教学。

最好的师资力量,最大最美的校园!现阶段,农村孩子相对减少,并且很多家长都愿意花钱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很多村小撤并,因此中心小学越来越靠近城市小学的进度,甚至有些中心小学还超越了少数城市小学。

这对大多数农村乡镇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发展情况。

3.初中
初中现在基本集中在乡镇,农村几乎很少有初中了,很多曾经的农村初中基本上都与乡镇初中合并,乡镇初中的教育条件、教学设施比起以前的农村初中肯定是要好很多的,教学楼的安全性,教学设施的完备性,都是比较好的。

但是比起城市中学的电子化教学,现在部分乡镇初中还是达不到,但是部分乡镇中学的方住房简陋,安全性不是很好,需要改善。

不过现在农村中学越来越少,部分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重点中学读书,所以很多生源较少的农村初中都被撤并了。

③农村现阶段基础教育三大教育新问题
随着“科教兴国”的策略出台,在新情况下怎么做到科教兴国,科教新农,这是当前教育的研究重点。

1.留守儿童教育
重庆市一直是一个劳务输出的大市,现在为止全市劳务输出的人数是780万,占了农村劳动力的53%,在西部来说比例算是高的。

重庆是劳务输出大市,这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从沿海返乡的农民工应该说回来的人数还是不少,到12月底掌握的数据回到村里面的数据是47万多,但是47万改变不了780万的整体数据,导致现阶段重庆的留守儿童在130万左右,因此产生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009年~2011年数据)
随着外出农民工增加,出现留守儿童,学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家庭教育缺失,势必导致学生素质、学习、健康出现问题,此时学生家庭教育出现空白,然而学校的教育却没有加强,广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着空前的难度。

留守
儿童出现上网、夜不归宿等新的安全问题,并且很多留守儿童还存在逃学、辍学的情况。

如果学校开设新的部门,重点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将会缓解这个尴尬的局面。

这个符合农村开展的学习“三个代表”精神,可以实现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2.城乡教育差距大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比较突出的直辖市,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

在推动教育均衡的理念上,重庆市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

各级财政都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财力都投入到重点校,这是很不公平的。

因此为了解决城乡教育的差异,我们应该面向社会宣传,提高农村资金的来源渠道,实现企业帮扶和自力更生的局面,达到农村教育设备的提高,师资力量的加强,逐渐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异化,现象教育公平,达到和谐稳定的教育局面。

3.数量与质量兼顾
众所周知,当前的教育大众化教育,当然义务教育是必须进行,但是随着人口增加,基层教育的人数是很多的,同时目前统计的入学率是毛入学率,并没有统计毕业率,这就出现了一个漏洞,还需要加大普及教育的力度。

当前有的学校出现大班化教育。

在学生众多的情况下,能否让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并不是不能开展大班化教育,这就需要在质量和数量之间进行博弈了,取到最适合的一个点,这样量与质可以兼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