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面向电子信息及其对抗技术、现代国防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电路与系统、信息对抗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的硕士学位,或能够到军事电子、航空、航天、航海等国防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一)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坚定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信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国家利益至上;具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人们富饶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勤劳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共事,乐于助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社会功德和职业道德。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史,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美术和社会科学修养;具有良好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正确、理性处理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具有文明、民主的意识,善于交流、合作,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专业素质:具有坚实的数理理论基础知识、宽厚扎实的电子信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自学、知识更新、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科学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以及质量、效益和保密观念。

能主动适应国防现代化和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身心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正确认识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成就;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具有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健康心理和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能力结构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具备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准确地应用母语和外语等多种语言进行文字、语言交流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实验仪器,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实验仪器和应用工具软件,进行仿真和实验的能力;具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绘图、设计、测试、集成以及计算机仿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和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开阔的思路,较好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意识;主动了解和跟踪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掌握科研开发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工具性知识: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语言)。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形势与政策等。

经济管理知识:校公共选修课(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概论等)自然科学知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2.学科基础知识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线性代数,场论与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射频电路基础,电子线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DSP系统设计等。

3.专业基础知识雷达原理、雷达对抗原理、通信原理、通信对抗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对抗原理、雷达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网络安全与保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扩频通信、软件无线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等。

三、学制与学位1. 基本学制:四年。

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与业务能力1.主要学科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属于武器类。

其主干学科为: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二级学科: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

2.专业特色信息对抗技术是由原电子对抗专业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中的部分方向合并而成的宽口径专业,具有50多年的积淀与优势,是首批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的特色是发挥军事电子传统优势,适应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分类培养,为国家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

按照“两个方向两型人才”(即电子对抗、网络对抗两个专业方向,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设置课程体系,分类培养。

3.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学习公共基础知识课程和学科基础知识课程,第五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个性和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分为以下两个专业方向:(1)电子对抗方向本专业方向依托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信息对抗技术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掌握雷达/雷达对抗、通信/通信对抗等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的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毕业生可以从事雷达/雷达对抗、通信/通信对抗、导航/测控/敌我识别/无线电引信对抗等各种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或报考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2)网络对抗方向本专业方向依托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信息对抗技术学科(博士和硕士点),重点培养学生对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攻防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掌握通信与通信网对抗、计算机网络对抗中有关信息获取、信息安全、信息处理与攻击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相关技术。

毕业生可以从事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攻防对抗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或报考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五、主干课程设置1.学科基础知识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射频电路基础*、微波技术*、DSP系统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验*;信号系统知识领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计算机知识领域: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MATLAB 语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类: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

2.专业基础知识主干课程(1) 电子对抗方向雷达原理*、雷达对抗原理*、通信原理*、通信对抗原理*、雷达系统*。

(2) 网络对抗方向网络对抗*、网络安全与保密*、通信原理*、通信对抗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注:“*”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

六、课程体系及构成(一)课程模块介绍第一模块课程: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高等数学A 必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必修线性代数必修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场论与复变函数必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大学物理必修形势与政策必修物理实验必修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限选MATLAB语言必修军事理论必修C语言程序设计必修体育必修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必修大学英语必修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必修第二模块课程: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必修信号与系统必修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必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必修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必修射频电路基础必修电子线路实验必修数字信号处理必修电磁场与电磁波必修微波技术基础必修天线与电波传播必修随机信号分析必修DSP系统设计必修 DSP实验必修计算机网络必修 MATLAB语言必修第三模块课程:专业课通信对抗原理限选通信对抗实验限选信息对抗新技术限选信息论与编码理论限选系统建模与仿真限选通信原理限选扩频通信限选软件无线电任选卫星通信任选离散数学任选雷达系统任选操作系统任选数据结构任选雷达原理电子对抗限选雷达对抗原理电子对抗限选雷达/雷达对抗原理实验电子对抗限选网络对抗原理网络对抗限选网络安全与保密网络对抗限选网络对抗实验网络对抗限选第四模块课程:素质拓展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大学生职业发展必修就业指导必修专业教育必修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必修(二)主要课程内容简介(1) 课程编号:EE1121001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Programming in C)学时/周学时:30/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C语言的特点、语句格式和功能、程序结构及编程技巧、基本数据类型及运算符、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数据输入/输出函数、数组、函数、指针和结构体。

(2) 课程编号:IB3121009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Microwave Technology)学时/周学时:60/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场论基础、电磁场基础、电磁波基础、波导谐振腔、天线基础。

(3) 课程编号:EE3121003课程名称:随机信号处理(Random Signal Analysis)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随机过程概论、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窄带随机过程、匹配滤波、信号检测与估值。

(4) 课程编号:EE3221016课程名称:通信原理(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通信基础知识和数学基础、模拟通信基本理论、数字通信基本理论与模拟信号数字化原理、提高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基本技术措施。

(5) 课程编号:EE3221015课程名称:雷达原理(Radar Principles)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雷达方程、测距原理、角度测量、运动目标检测与测速。

(6) 课程编号:EE3221132课程名称:雷达对抗原理(Principles of Radar Countermeasure)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子战定义、概念、环境和设备组成,雷达信号频率测量、到达方向测量、雷达侦察信号处理,侦察方程、灵敏度和截获概率、干扰原理和方法。

(7) 课程编号:EE3321133课程名称:扩频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学时/周学时:30/2 学分:2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扩频技术基本原理、伪随机码的产生、扩频信号的解扩和扩频系统的同步。

(8) 课程编号:EE2321134课程名称: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学时/周学时:46/4 学分:3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数据结构及其分类、数据结构与算法关系,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设计算法的步骤和算法分析方法、排序和查找等常用算法、文件组织方法和索引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