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畅的翻译文章,能积累并熟练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2、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深入理解“丁氏”、“国人”、“宋君”的人物形象。
3、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的寓意。
结合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写寓言。
教学重点: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深入理解“丁氏”、“国人”、“宋君”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的寓意。
结合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写寓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PPT:“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师:这是一个经典的无标点句子,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学生回答。
预设答案: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7、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8、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师:上面几个同学在不同的地方断句,句子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见,断句对于理解句子意思有重要的作用。
那大家试着给这篇文章断句。
二、初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PPT: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学生尝试自己断句。
(鼓励学生说出断句的原因)
师:句子完整可以断句。
一句话里不能重复出现一个人的名字。
“也”标志性的字,一般放在句尾。
展示PPT:“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穿井得一人》。
(多媒体展示PPT)
三、知《吕氏春秋》
师:《穿井得一人》与《吕氏春秋》什么关系?
生:《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
多媒体展示PPT: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全书共26卷,160篇。
”
学生自读PPT内容。
师:大家仔细听——“《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编撰的”
生:不对。
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
师:其中包括了……
生: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
师:简单了解了《吕氏春秋》,我们再回归文本。
四、再读课文
展示PPT: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师:请同学讲出寓言的意思,要求准确翻译出红色字体的意思。
学生翻译,教师点评订正。
师:大家翻译的都不错,老师也找了几句,大家看看。
展示PPT:【链接材料】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于”的义项有:①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
可以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
②介词。
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③介词。
在被动句
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非得一人于井中
3,闻之于宋君
师:请为下面三句话来选择正确的义项。
学生选择,并说出理由。
五、明寓意
师:文章中有几类人?
生:四类。
风别是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宋君。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自己的想象,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展示PPT:在横线上填写表示神态、心理的词语。
及其家穿井,________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________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
国人_________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_________令人问之于丁氏。
提示学生从“告”、“传”、“道”“令人问之”这几个字分析。
要求学生读出相应的口气。
预设答案:迫不及待、兴高采烈、自豪、兴奋……
不加思索、毫不犹豫、匆忙、风风火火……
神采奕奕、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绘声绘色……
威严的、从容不迫、冷静的、好奇的……
师:经过大家这么一读,这些人物形象就立马鲜活起来了。
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出发,所得到的寓意也不同。
请大家从丁氏角度、从国人角度、从宋君角度分析,说出文章的寓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明确:丁氏的角度:说话一定要表述清楚。
国人的角度: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宋君的角度: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分析、甄别,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六、课外拓展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写一篇寓言。
(不超过200字)
学生写好寓言,展示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