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说课
三年级骆驼坳小学范雅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2页“数学广角”。

教材与学生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初步学习组合数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

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组合不仅是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比较广泛。

二、教学目标与确定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发现,主动获取知识。

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性目标: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发展性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按一定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组合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力求把多媒体落在实处、落在难处。

四、教学流程
依据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我们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
上课开始,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引入这样不仅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穿衣搭配
只有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才会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利用了帮小丸子搭配衣服情境,引导学生搭配漂亮的衣服。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来选择摆一摆、连一连,或是算一算等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渗透“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按一定顺序思考”。

学生的汇报可能是错误的,那么师生就应共同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重复、遗露还是顺序混乱的情况。

引导学生要么从上装考虑搭配下装、要么从下装考虑搭配上装。

这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每种搭配方法都找出来,再次强调“按一定顺序思考”的重要性。

这样的设计既激起了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又给了学生体验成功的
机会。

第三环节:选择早餐
要突破重难点,就应趁热打铁让学生独立操作。

那么一顿丰富的早餐对于学生来说是再吸引人不过了,小组的讨论将会热火朝天。

利用重点研究的连线法,大家可以很容易找出各种组合,体会到吃喝也是有大学问的,有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四环节:猜测密码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已是水到渠成。

这时我们继续结合去游乐场的情境,精心设计了密码问题。

只有解决数字组合的游戏,才能进入大家期待已久的游乐园,体现了学中有玩、玩中有学的思想。

第五环节:畅游乐园
密码猜测正确后学生终于可以进入公园了,这时他们的状态已经达到了高潮。

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路线图又给他们出了一道小难题,这时的学生已经可以既“按一定的顺序操作”,又“全面地思考问题”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六环节:合影留念
在经历了热情高涨的游乐场活动后,我安排了小丸子一家合影留念。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师生在进行了组合问题的研究后,还进行了排列知识的延伸。

这种合影的过程,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五、效果预测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侧重体现了以下三方面: l.贯穿情境,巧妙引导;2.欲擒故纵,促进探究;3.综合运用,拓展深化。

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过程,教师都在努力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实践和诠释着新课程。

生活情境下体验,交流互动中探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将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方向!我们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会学得愉快,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会感受到组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