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内容提要
一 制定目的 二 什么是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三 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

政策适用范围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范围和加计扣除 五 范围的差异
内容提要
六 加计扣除会计处理 七 技术开发的主要形式及加计扣除方式 八 申请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应报送资料 九 税收管理要求 十 扣除争议处理
一、制 定 目 的
案例
若该公司2008年度按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为800万 元,假定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没有其他调整事项,则该公司 2008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应为: 应纳税所得额=800-250=55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550×25%=137.5(万元) 节税:800×25%-137.5=200-137.5=62.5(万元) 在企业会计利润800万元的规模上,约节税30%。
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 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
制定 目的
二、什么是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对于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 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 税所得额;
对于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 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 10年。
案例
(2)假设该研发费用全部形成无形资产,并于2009年 1月才达到预定用途,并按10年平均摊销,则2008年发生的 500万元研发费用,从2009年度开始,在10年内,每年在据 实摊销50万元(500÷10),在计算所得税时,可税前加计 摊销25万元(500×50%÷10),每年可少缴所得税6.25万 元(25×25%),10年总计少交62.5万元( 6.25×10)。
四、政策适用的范围
(一)主体范围
居民企业
财务核算 健全
能准确归集研 究开发费用



四、政策适用的范围
(一)主体范围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
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
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 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 所得的企业。
问题一
对企业: ——限于工业企业(国税发【1999】49号);
② 取消了增长比例的限制: 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只有比上年增长达到和超
过10%时才能加计扣除50%。(国税发【1999】49号)
问题二
分支机构的研发费是 否可以扣除?
分公司的研发费用在总公司报税时加计扣除。
三、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
1.《企业所得税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 议通过《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2007年第63号),自 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第一款规定:“开发新技术、 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时加计扣除。”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七条(国税发[2008]116号)
案例
某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2008年度发生研发支 出合计50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 (1)假设研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则在计算2008年度 企业所得税时,除了据实扣除500万元以外,还可加计扣除 250万元(500×50%)。据此可以少缴所得税62.5万元。( 250×25%)
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三、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
我国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始于1996年。从制 度体系的构建来看,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即 从1996年才开始的散见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 若干个单行文件中, 到2008年从法律、法规、规章等多 个层次构建起规范的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制度体系。
三、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
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512号)
实施条例第95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 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 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 损益的,在按照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 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摊销。”
案例
南京某药品制造公司,为中国内资法人企业,美 国某风险投资公司驻南京代表处,是按美国法律 成立,总部在美国。如果两户企业08年都发生了 符合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 能不能享受加计扣除的政策?
四、政策适用的范围
(一)主体范围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 [2008]116号)对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有许多新要求 ,具体包括: ① 以研究开发项目为基础的专账管理制度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第十条规 定 ② 研发费用与生产费用的分离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规 定
依据: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的 ,该居民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 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 所得税。
三、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
4. 《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管理办法 (试行)》
各省以国家研究开发费用的相关政策为依据,结合本 地实际情况所制定的仅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具 体如何实施研究开发费用税收优惠的规范性文件。
四、政策适用的范围
(一)主体范围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 国税发[2008]116号)对可以享受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 优惠政策的主体做了规定: 即:适用于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的居 民企业。
三、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
3.《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 》 2008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企业研究开发 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 》(国税发【2008】116号 ),该文件为各地税务机关、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研究开发费 用的税前扣除提供了统一、全面的政策依据和操作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