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WD通讯用直流双电源配电柜系统技术要求
WD通讯用直流双电源配电柜系统技术要求
一、通讯用直流双电源配电柜系统-1型(经济型) 技术要求
(1)、方案概述
两路输入经过隔离保护二极管及控制开关后汇总到一起,建立输出总线,从输出总线建立起各分路输出。
本技术要求应视为必须满足的技术特性,除这些要求之外,其它应遵照国家的有关标准以及广东电网建设工程电力通信设备机柜(屏)供货标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显示和报警
两路输入电压,应有数字显示;
输出母线电压和电流,应有数字显示;
每路输入,应有LED指示;
每个输入控制开关,应有LED指示;
每个分路开关,应有LED指示;
任何一路输入电压异常,应有报警措施;
输出母线电压异常,应有报警措施;
任何一路输入控制开关断开应有报警措施;
任何一路隔离保护二极管开路,应有报警措施;
任何一个分路开关跳闸,应有报警措施和报警屏蔽措施;
报警时,应同时有声音和灯光指示;
报警时,应同时有接点(闭合)输出。
(6)工艺要求
机柜线缆,应能够长期承受满载的电流容量,线缆接线要牢固、整齐;
机柜线缆颜色,采用国家标准颜色;
机柜线缆,如果不能直接看清始末端的,则必须对其编号,在同一机柜内线缆不能有重复编号(模块化单元内部除外);
(7)接地与安全
机柜内需要接地的部件应直接接地,不能通过其它部件(包括机壳)间接接地,柜系统提供的接地点,应能连接50mm2的线缆,以满足安全接地要求;
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标识;
在各操作界面,操作人员有可能触及到的,有危险的裸露带电导体的地方,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
(8)、主电路原理图
二、通讯用直流双电源配电柜系统-2型(增强型) 技术要求
在两路输入电源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输入电源突然发生对地短路,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在两路输入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的隔离保护二极管出现故障,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在每一个分路输出,应有过流保护措施,以避免局部的分路故障影响全局;
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是指:输出电压,在负载设备正常工作的任何时刻,都不能脱离规定的电压范围。 对于48V系统来说是(44~57)伏;
(2)、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为:宽600mm×深600mm×高2200mm。
(3)、配置要求
双路直流电源输入;
额定总输出电流容量为200A;
输出分路开关:32A≥10路、15A≥10路、10A≥10路。
(4)技术要求
配电柜系统,应能在额定输出容量下,长期不间断运行;
每路输入配置一个总控制开关,以方便维护和操作;
每个输入控制开关,应有LED指示;
每个分路开关,应有LED指示;
任何一路输入电压异常,应有报警措施;
任何一路输入控制开关断开应有报警措施;
任何一路隔离保护二极管开路,应有报警措施;
任何一个分路开关跳闸,应有报警措施和报警屏蔽措施;
报警时,应同时有声音和灯光指示;
报警时,应同时有接点(闭合)输出。
(6)工艺要求
每路的隔离保护二极管采用1+1热备份,并且在没有热备份的情况下,其额定容量必须能独立长期满足输出额定容量;
隔离保护二极管与输出母线之间应设置控制开关,以方便在检修或更换隔离保护二极管时,切断与输出母线的连接,确保维护工作的安全进行;
控制开关不能有自动保护功能,以免因误动作而影响系统安全;
在两路输入电源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输入电源突然断开,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每个输出配电单元,应可以整体在线更换;
机柜内应设置合理的走线位置,便于负载线缆的安装和固定;
机柜内应制作电源系统原理图、铭牌(生产厂家、型号、生产日期、安装日期、技术支持电话);原理图和使用说明书中的部件标识和端口标识应与柜内标识相一致。
(7)接地与安全
机柜内需要接地的部件应直接接地,不能通过其它部件(包括机壳)间接接地,柜系统提供的接地点,应能连接50mm2的线缆,以满足安全接地要求;
总控制开关不能有自动保护功能,以免因误动作而影响系统安全;
每个分路输出对应两路母线有两路隔离保护二极管,两路输入(即使电压不同)可以随时同时接入、两路输入电源之间不能形成互相充放电回路;
每路隔离保护二极管的额定容量,必须能独立长期满足各自输出的额定容量;
分路开关应设置在隔离保护二极管与母线之间,每个分路输出对应两个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开关;
在两路输入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分路的其中一个隔离保护二极管出现故障,不能影响该路负载设备的正常工作;
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是指:输出电压,在负载设备正常工作的任何时刻,都不能脱离规定的电压范围。 对于48V系统来说是(44~57)伏。
(5)显示和报警
每路输入电压和电流,应有数字显示;
每路输入,应有LED指示;
输出配电单元中,前面板的分路开关与后面板的输出端子,其标识应具有一致性,以方便识别,避免误操作;
每个输出配电单元,应可以整体在线更换;
机柜内应设置合理的走线位置,便于负载线缆的安装和固定;
机柜内应制作电源系统原理图、铭牌(生产厂家、型号、生产日期、安装日期、技术支持电话);原理图和使用说明书中的部件标识和端口标识应与柜内标识相一致。
系统工作不能间断,局部可以在线更换,强调预警、报警和在线维护的重要性;
电源系统保持相对独立,以求增加电源选型的普遍性和灵活性,已有电源系统(应有防失控措施)可以继续使用;
降低维护工作量,尽量减少刀闸的操作。
考虑到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对于配电柜系统,本技术要求规划了两套方案:1型-经济型和2型-增强型,对于负载较轻的应用场合可使用经济型,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应选用增强型。它们的具体特点和使用要求如下:
分路开关,应具有过流保护功能,以避免局部的分路故障影响全局;
每个分路在隔离保护二极管后汇接,直接输出,不再经过任何开关,以避免单一开关的误动作,造成该路负载中断;
在两路输入电源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输入电源突然断开,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在两路输入电源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输入电源突然发生对地短路,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输出配电单元中,隔离保护二极管的安装位置,应方便故障检修、器件更换等操作;
输出配电单元中,每路隔离保护二极管,应是独立结构,应能独立在线更换;
输出配电单元中,分路开关和输出指示应在前面板,以方便操作和巡视;输出接线端子应安装在背面;
输出配电单元中,前面板的分路开关与后面板的输出端子,其标识应具有一致性,以方便识别,避免误操作;
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标识;
在各操作界面,操作人员有可能触及到的,有危险的裸露带电导体的地方,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
(8)、主电路原理图
机柜线缆,能够长期承受满载的电流容量,线缆接线要牢固、整齐;
机柜线缆颜色,采用国家标准颜色;
机柜线缆,如果不能直接看清始末端的,则必须对其编号,在同一机柜内线缆不能有重复编号(模块化单元内部除外);
分路输出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应以“输出配电单元”的结构型式进行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或扩容;
输出配电单元中,分路开关,应可以在线更换;
两路输入部分,隔离保护二极管的安装位置,应方便故障检修、器件更换等操作;
两路输入部分,每路隔离保护二极管,应是独立结构,应能独立在线更换;
分路输出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应以“输出配电单元”的结构型式进行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或扩容;
输出配电单元中,分路开关,应可以在线更换;
输出配电单元中,分路开关和输出指示应在前面板,以方便操作和巡视;输出接线端子应安装在背面;
2型 ─ 增强型
不存在系统全部崩溃的风险;没有机械式切换,不存在切换时间;具有防止单路电源失压和单路电源短路的功能;对输入电源无特殊要求,原有的电源系统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节约投入经费;两套电源可以独立操作,可以对电池进行独立充放电操作。
在使用时要求:两套输入的电源系统应有防失控措施,以防突然失控;每一套电源可以独立承担全部负载;正常运行时,输入控制开关全部闭合;在维护时,必须保证有一个输入控制开关是闭合的;对于可靠性要求高、特别重要的设备,可以考虑通过不同输出配电单元的两个分路独立向负载供电(设备有两个输入接线端)或合并供电(设备只有一个输入接线端)。
(1)、方案概述
两路输入经过控制开关后分别建立两路母线,每个分路输出均各自从两路母线经分路开关和隔离保护二极管后汇合输出。同经济型相比,其隔离保护二极管被彻底分散化,从而彻底消除了因总隔离保护二极管失效而导致系统全部崩溃的风险。
本技术要求应视为必须满足的技术特性,除这些要求之外,其它应遵照国家的有关标准以及广东电网建设工程电力通信设备机柜(屏)供货标准的暂行规定执行。
1型 ─ 经济型
没有机械式切换,不存在切换时间;具有防止单路电源失压和单路电源短路的功能;对输入电源无特殊要求,原有的电源系统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节约投入经费;两套电源可以独立操作,可以对电池进行独立充放电操作。
在使用时要求:两套输入的电源系统应有防失控措施,以防突然失控;每一套电源可以独立承担全部负载;正常运行时,输入控制开关全部闭合;在维护时,必须保证有一个输入控制开关是闭合的;负载总容量不能超过100A。
通讯用直流双电源配电柜系统
技术要求
为有效地解决通信站内各种设备单一电源系统供电可靠性低的状况,实现通信站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要求,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可靠性,为此提出通讯用直流双电源配电柜系统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努力追求以下目标的实现:
整个通讯供电系统,模块结构清晰,分工明确;按照本技术要求的设计意图,防失控任务由前端的电源系统主承担,防短路任务由电源系统和配电柜系统共同承担,确保工作连续性的任务由配电柜系统主承担;
(2)、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为:宽600mm×深600mm×高2200mm。
(3)、配置要求
双路直流电源输入;
额定总输出电流容量为1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