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分型及影像表现
多灶性:病灶周围可出现卫星灶,其余肺叶、 段可因干酪性病灶通过支气管 播散出现类似病灶,甚至向胸膜浸润,形成胸 水、胸膜增厚、粘连或向纵隔淋巴结发展。 多态性:即所谓“通病异影”。因为肺结核的 病理演变可随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结核药 物治疗而发生改变。CT影像上可出现多种形态: 浸润渗出、增殖结节、干酪坏死、薄壁空洞、 纤维粘连、支扩疤痕、肉芽钙化、粟粒播散、 网状结构及磨玻璃样变。 多钙化: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 局之一。无论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灶 在浸润渗出向吸收好转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可出 现小颗粒状钙化,继而增多,常由中央延向周 围,钙化总容积应大于20%。
少肿块:渗出为主病灶影像以云雾状、斑片状、 磨玻璃状为CT特征;空洞为主病灶可呈无壁空洞、 薄壁空洞、张力性空洞、干酪空洞、厚壁空洞等 形态;结核球为主病灶则呈一圆球形,由于球形 干酪灶的周围有一层纤维包膜,所以特别光整, 很容易与不规则的肺癌灶鉴别。 少堆聚:肺结核病灶以增殖-干酪-坏死为主时, 是指在增殖灶中心坏死并且相互融合成小块干酪 灶,干酪是一种以渗出或增殖病灶变质占优势的 凝固性干酪样坏死病变,成为一种均匀的物质充 入肺泡。当未发生液化时,CT显示密度均匀,而 较少有小结节堆聚德那种病灶表现。 少增强:结核干酪灶血管分布少或无血供,故强 化不明显。一般增强前后的CT差值小于30HU范 围。而肺癌血供丰富,一般大于30HU。但是结 核的增殖期血管也很丰富,因此增强扫描前后的 差值往往大于30HU或更多。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伴 结核性心包炎。右胸 腔及心包中量积液伴 心包脏、壁层不均匀 增厚。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伴 纵隔淋巴结肿大。主 肺动脉窗内见多个肿 大淋巴结。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肺段、肺叶阴影: 多见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右中叶及左舌叶;多无支气管狭窄或梗阻。 肺叶、 肺段体积缩小,密度多不均;病变内可见空洞、支 扩有助于诊断;肺门多无淋巴结肿大。 与中央型肺癌或慢性肺炎鉴别
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气道播散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一般不超过1cm,胸膜面光 滑,以肺底部明显,纵隔胸膜增厚的程度明显小于其 他部位胸膜 ,可合并明显胸膜粘连。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 壁层胸膜增厚,胸膜 面光滑。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 壁层胸膜环形增厚, 厚度大于1cm,纵隔胸 膜受累。胸膜活检证 实。
右中下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肺结核支气管播 散肺结核支气管播散源自肺结核支气管播散小结
好发部位、炎性特点(增殖为主、纤维化、钙化) 球形病灶:卫星灶、空洞、钙化特征。 鉴别诊断困难时一定结合临床病史、痰检、支气管 镜检查。
病史:
男,18岁。发现有肺结节3个月,抗痨治疗1个月,复 查无明显改变。
正确答案:肺结核
主要征象:右上 叶后段不规则结 节,边缘分叶, 可见粗毛刺,周 围见卫星灶。病 变临近胸膜及右 下叶肋胸膜梭形 增厚,右侧胸腔 积液。
讨论: 肺结核是以干酪坏死、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慢性 肉芽肿样的病变过程。病理上分为渗出、增殖、干 酪、空洞四个时期。在肺结核的CT诊断中,要强调 重视“三多”、“三少”的特征。即结核的多灶性、 多态性、多钙化、少肿块、少堆聚、少增强。
螺旋CT表现为气管或大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不规 则变窄及息肉样肿块、支气管周围软组织增厚、淋 巴结肿大。这些病变均可引起支气管管腔的不同程 度的狭窄和阻塞,造成远端肺的实变和不张,易与 中央型肺癌相混淆 。
肺结核
鉴别诊断: 球形影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肺叶肺段阴影(肺结核、中央型肺癌、慢性肺炎) 粟粒或结节状阴影(肺结核、肺泡癌或肺转移瘤、 炎症)
肺结核分型及影像表现
原发综合征
原发肺结核—胸内淋巴结结核
均匀、随机分布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均匀、随机分布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28f/y,咳嗽、 午后低热(1)
28f/y,咳嗽、 午后低热(2)
空洞
树丫征
28f/y,咳嗽、 午后低热(3)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特殊形态的空洞: --薄壁空洞内有液平面 --空洞内有球形内容物 --较大厚壁空洞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片状阴影 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资料、痰检结核菌。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 支气管内膜结核 老年人肺结核
支气管内膜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