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氢原子模型
尼尔斯 ·玻尔( 1885-1962)
玻尔的理论来源: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对光的量子化观点 *氢光谱的实验研究
玻尔:“当我第一眼看到巴耳末 公式时,一切都在我眼前豁然开 朗了。”
玻尔原子模型的假设
一、玻尔的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 定态假设(能量量子化):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不同状态中能量不同),在这些状态中原子 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 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定态。 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2.轨道假设(轨道量子化):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 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 ,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 二. 应注意跃迁与电离的不同
根据玻尔理论,当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时,必须吸 收光子方能实现;相反,当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 必须辐射光子才能实现,不管是吸收还是辐射光子,其光子 的能量必须满足 ,即两个能级的能量差。使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得到一定的 能量,彻底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叫做电离, 所需要的能量叫电离能。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发生电离 时,不再受“ ”
的光子才能使k态的原子跃迁到n态。实物粒子与光子不同,其能 量不是一份一份的。实物粒子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是通过碰撞来 实现的。当实物粒子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具有一定的动能时,实 物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其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使 原子从一个较低的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较高的能级,原子从实物粒 子所处获得的能量只是两个能级的能量之差。只要入射粒子的能 量大于或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值,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受激跃迁
自发跃迁
思考:一群氢原子从第n能级自发跃 迁能产生几种频率的光子?
二、解释氢光谱
布喇开线系
n 5 4 3
E/eV 0 -0.54 -0.85 -1.51
巴尔末线系
2
帕邢线系
-3.4
赖曼线系
1
-13.6
赖曼线系是电子从2、3、4、5等轨道, 向1轨道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巴尔末线系是电子从3、4、5、6等轨道 ,向2轨道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帕邢线系是电子从4、5、6、7等轨道, 向3轨道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 五. 应注意电子跃迁时电势能的变化量与其动能的 变化量不同
=
+
• • • • •
例7.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 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C) A.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且动能减少量小于势能的增加量 B.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且动能增加量与势能减少量相等 C.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且动能减少量小于势能的增加量 D.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且动能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r1 0.531010 m rn n2r1 n=1,2,3,…
E1 13.6eV
E1 En 2 n
n=1,2,3,…
h Em En
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 差。由于原子的能量是分立的,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 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既原子光谱是不连续 光谱。
• 三. 要注意辐射谱线频率、波长的不同
•
氢原子能级图形象地给出了各能级的能量大小关系。
当氢原子从n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时,两能级能量差值最 大,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对应 的波长最小,表达式为 , ,
• 同理从n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两能级能量的差值最小, 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 即 , 。
1 -13.6
点评
• 原子由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低能级或基态时, 辐射光子;原子由基态或低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 高能级时,吸收光子;原子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 ,只能是某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若能量不是原子能 级差的光子,原子既不能辐射也不能吸收。
[ 例题 2] 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 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辅射出波 长为λ的光。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用c表示真 C 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 )
9 19 2 e 1 9 10 (1.6 10 ) E p1 k 2 dr ke2 27.17eV 10 19 r r 0.53 10 1.6 10 电子在最低轨道做圆周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 e2 v2 k 2 m r1 r1 r1 2 r1
• • • • •
例5. 用能量为12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 原子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使基态电子电离 B. 使电子跃迁到n=3的能级 C. 使电子跃迁到n=4的能级 D. 电子仍处于基态
例6. 用总能量为13eV的一个自由电子与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碰撞(不计氢原子的动量变 化),则电子可能剩余的能量(碰撞中无能量损 BC 失)是( ) • A. 10.2eV B. 2.8eV • C. 0.91eV D. 12.75eV •
△n=1: n1=5, n2=6。 △n=2: n1=2, n2=4。
n
7 6 5 4 3
E/eV
-0.28 -0.38 -0.54 -0.85 -1.50
2
-3.40
1
-13.6
二、玻尔对氢原子的研究 1.轨道和能量的两个公式(了解) 2.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氢原子能级 原子各个定态 的能量值,叫做原 子的能级。
这个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被电离,原子结构即 被破坏,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的结构理论。
• 例3. 当用具有1.87eV能量的光子照射n=3激发态的氢原 子时,氢原子 • A. 不会吸收这个光子 • B. 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的动能为0.36eV • C. 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 • D. 吸收该光子后不会被电离 • 解析:当n=3时,氢原子的能量,所以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 的电离能是1.51eV,当该原子吸收具有1.87eV能量的光子后被电 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是,所以选项B正确。
[例题1]现有1200万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 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回到 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 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 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 4 400 3 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 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400 200 1 2 ( A ) n 1
A.2200万 B.2000万 C.1200万 D.2400万
布喇线系是电子从5、6、7等轨道,向4 轨道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三、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原子世界中的概率
电子并不是只能处于某些轨道,而是 别的地方也能去;电子可以处在原子世界 中的任何地方,只是它们出现在玻尔所说 的轨道上的概率要大得多。于是,在服从 概率规律的原子世界中,电子不再像绕“ 太阳”(原子核)运转的“行星”,而更 像是环绕在原子核四周的一片“彩云”了 。“电子云”较稠密的地方,就是电子较 容易出现的地方;反之,“电子云”很稀 薄的地方,就是电子很少“光顾”的地方
[ 例题 1]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 量为 10.5eV 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 原子,则氢原子将 ( Dn ) E/eV 0 -0.54 A. 能跃迁到 n=2 的 5 4 -0.85 激发态上去 -1.51 3 B. 能跃迁到n=3的 激发态上去 -3.4 2 C. 能跃迁到n=4的 激发态上去 D. 以上三种说法 均不正确
A. E h c
C. E h
c
B. E + h c
D. E + h
c
学习氢原子跃迁应注意的五个不同
• 一. 应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跃迁的不同
一群氢原子就是处在n轨道上有若干个氢原子,某个氢原 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从n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产生一 条谱线;另一个氢原子可能从n能级跃迁到某一激发态,产 生另一条谱线,该氢原子再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再产 生一条谱……由数学知识得到一群氢原子处于n能级时可能 辐射的谱线条数为
对于只有一个氢原子的,该氢原子可从n能级直接跃 迁到基态,故最少可产生一条谱线,不难推出当氢原子 从n能级逐级往下跃迁时,最多可产生n-1条谱线。
• 例1. 有一个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 它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几种频率的光 子?若一群呢?
例2、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 发出频率为 v1、v2、 v3 的三种光,且v1 <v2<v3, 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C ) A hv1 B hv2 C hv3 D h(v1+v2+v3)
n 5 4
3
E/eV 0 -0.54 -0.85 -1.51
(2)能级跃迁与原 子的发光机制 基态与激发态
吸收能量
2
-3.4
E低
放出能量
E高
1 -13.6
附:氢原子基态能量的计算
若以无穷远为势能零点,电子由无穷远移动到最低轨道,库 仑力做功,电势能减小,由功能关系: W ( E p1 0)
3. 频率条件(辐射条件) 原子通过吸收或放出光 子,可以从一个定态跃迁到 另一个定态,电子从一个定 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 道。吸收或放出的光子的能 量等于发生跃迁的两个定态 的能量差,即: h Em En
m>n
吸收பைடு நூலகம்子
放出光子
原子的能量是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
• 能级图 用一组横线表示原子能量状 态的方法叫做能级图。右图是氢 原子的能级图。
• 核式结构模型假说与现实的矛盾
核外电子受库仑力作用,所 以它不可能是静止的。它必须绕 核转动。 电子的周期性运动,导致电 磁场的周期变化,就会激发电磁 波。因为辐射电磁波,电子的能 量会不断减少,最后一头栽倒在 原子核上。但事实是原子是很稳 定的。 按照经典理论,电子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与其绕核的频率相同。 电子能量减少,就会离核越来越近,转得越来快。这个变化是连 续的,就应该辐射各个波长(频率)的电磁波。但实际上原子的 谱线是分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