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PPT课件
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PPT课件
电流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电流的形成 2.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考试目标 了解 理解
√ √ √ √ √ √ √
√
课时分配建议
1、§5.1 电荷
1.5课时
2、§5.2 电流和电路
1.5课时
3、§5.3 串联和并联
1课时
4、专题:电路的识别、连接与设计 4课时
5、§5.4 电流的强弱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迷宫 导体和绝缘体关系
2、§5.2 电流和电路
1.5课时
教学理念:
➢不是讲明白,是 自己“看”明白;
➢ ①电流: 连几个基本电路,小灯泡(亮)、 电铃(响)、电动机(动)。。。 看看灯泡的结构;
2、§5.2 电流和电路
➢ ②电路的构成、状态:
连1个基本电路
1.5课时
2、§5.2 电流和电路
1、§5.1 电荷
1.5课时
教学理念:
➢体现一些科学的 研究方法;
➢进行一些物理学 史的教育;
③两种电荷(两种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
[演示] 玻璃棒/橡胶棒;
1、§5.1 电荷
教学理念: ➢从原理引出;
④验电器:
[演示]
1.5课时
1、§5.1 电荷
1.5课时
⑥电荷定向移动
[演示]
教学理念:
➢还是实验引发学 生的思考;
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 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在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
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4、专题:电路的识别、连接与设计 4课时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①识别:
1、元件连接法:串联:元件顺次连接;
公共点
并联:元件并列在接在电路两点间,即有
(也称“结点”)
两个
2、电流流向法:串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或多个路径
并联:电流有两个
3、元件拆除法:串联:各灯之间互相影响;
并联:互不影响
4、导线并点法:由导线直接连接的几个点可以合并成一点
(“线”不过件,“件”不过点)
• 应该用专门的时间教给学生一些理解 或分析电路的方法(电路等效变换的方 法),但方法勿多勿难。
4、专题:电路的识别、连接与设计 4课时
1课时
6、§5.5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2课时
7、复习课
1课时
1、§5.1 电荷 电学第一节课
1.5课时
1、§5.1 电荷
1.5课时
教学理念:
➢丰富的实验、现 象,增加体会,引 发学生的思考;
①何谓“带电”?
[演示] 玻璃棒 橡胶棒
②摩擦起电
[分组] 玻璃丝;塑料尺;纸屑; 随身物品。。。。。
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4、专题:电路的识别、连接与设计 ③设计:
4课时
教室灯(拆灯管)、楼道灯(2)。
教学理念: ➢重点是动手;
➢情景、实验突 破难点;
➢动手动脑是好 资源啊!
5、§5.4 电流的强弱
1课时
教学理念: ➢物理概念教学; ➢通识教育;
①电流强度:
1、物理意义; 2、定义; 3、定义式; 4、单位;
•
建议:对题目适当地汇总、分析和
分类,并辅之以同类题型辨析和重复,形
成思维定势,先不要贪“新”求“变”
还是要先看看教参!!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八上) 还是要先看看教参!!
再来把握“最低”要求!!
知识点
分项细目
导体和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电路
2.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3.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八上)
教材分析和电路故障
2012.8
本章的地位
1、是电学的启蒙篇章 2、是中考的组成部分 3、是电学的重要基础
本章的特点
1、知识点琐碎繁多,要求(规范)多。
基本概念、物理量、定义、代表字母、 单位、单位换算
电路符号、电路图、实物接线图的规范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范、 电学实验规范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
①识别: 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 值得推荐;
教学理念: ➢技能---熟能 生巧; ➢搭小台阶;
教学理念:
➢一定一定要 动手;
➢题与实验相 结合;
教学理念:
➢实验突破难 “题”;
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4、专题:电路的识别、连接与设计 4课时
②连接(实物图---电路图): 识别的继续 规范!!
教学理念:
➢电学计算、 删改线的基础;
1.5课时
教学理念:
➢打好基础 必须地!
➢慢!细! 一步一步!
➢ ③符号、电路图: 规范:尺、2B铅笔、四方、大方、 符号、拐角、。。。。
2、§5.2 电流和电路
1.5课时
教学理念:
➢打好基础必 须地! ➢慢!细! ➢一步一步!
➢ ③符号、电路图:
观察手电筒(塑料壳、铁壳), 并 画出电路图(动手动脑)
5、§5.4 电流的强弱
1课时
电流表
教学理念: ➢测量工具; ➢通识教育;
实物电流表
电流表表盘
A
电流表电路符号
一排刻度; 两排读数; 三个接线柱;
读数 练习
接线柱 一个大格 一个小格 量程
“—”“0.6” 0.2A 0.02A 0.6A
“—”“3” 1A
0A
A A
A
串联接入;注意量程; 正入负出;严禁短路;
6、§5.5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2课时
教学理念: ➢重点是思考与讨论! ①设计(电路图、三 块表、灯泡的规格、 增加实验的次数。。) ②探究(亮度); ➢养好习惯、备战考 试的主阵地;
一、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是电路部分的重要规律之一, 而本节课又是第一个让学生完 整经历探究七个环节的电学实 验。
建议:运用多种方法督促、引导学生记 忆。
2、教材与考题的(难度、技巧) 反差很大
• 建议:
•
1、灵活设置教学的顺序和课时安排
,适当弱化课本的作用,但自己的教学要
成体系。要明确该补充什么内容,该在时
候讲到什么程度。
• 2、适当突出习题课,并进行电学题解 题方法的专门训练。
• 3、题型多,习题、电路的变化更多。
画出两个小灯泡都发光的电路图, 并标出电流的方向;
(为下一节做准备)
3、§5.3 串联和并联
1课时
教学理念:
➢重在理解、 体会!
➢以后还得再 讨论!
➢ ①放开手让同学们去探究,并 自己总结,;
➢ ②生活中的电路: 学生的难点; 考试的热点; 实际连接的其中一个特点;
(11 北京中考 )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
一、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学习了电路和电流的概念、串、并 联电路,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一、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熟练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一、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各环节, 体验科学探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