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一、原型的立体构成方法
用布料包围人体模型的上半身,得到简单的筒形。构成时注意 布样上的纵、横标志线应和人台的纵横标志线对合一致。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二、文化式女上装原型制图方法
1、各部位名称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2、上身原型:
尺寸:胸围84厘米,背长38厘米
0.5
胸 /20+2.9=
由于人体曲面变化是平缓而不是突变的,所以在实际缝制 时省端点只要能对准某一曲率变化最大的部位就可以了,而 不是非得缝制到曲率变化最大的点上。
在实际缝制时,省端点距离胸点有一点距离。设计时,一 般肩省距离胸点约5~6cm;袖窿省距离胸点约3~4cm;侧缝 省距离胸点约3~4cm;腰省距离胸点约2~3cm等。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二、省道转移
省道转移就是指服装上某一部位的省道可以围绕着某一 中心点被转移到同一衣片上的任何其它部位,同时转移之后 不会影响服装的尺寸、合体性及穿着效果。
⑴省道转移原理
y x
x
a2
a1
y
y
y
y
a1
y y
收省道后的立体效果与角度的关系 衣身上省道大小由角度决定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⑵省道转移原则
2.5 0.5 b
2.5 a
↓
前符合点
0.7
4 胸高点 BP点
W/4+1(松 量 )-1(前 后 差 )
2
11
1.5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W / 4 + 1 ( 松 量 ) + 1 ( 前 后 差 )
3、袖子原型
后 AH+1
EL SL
前 AH AH/4+2.5
1.5 后符合点 b+0.2
袖 长 /2 +2.5
等复杂形态的曲面,如肩省,领口省等 。 --锥子省:省形类似锥形。常用于制作锥形
曲面,如腰省、袖肘省等。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 开花省:省道一端为尖形,另一端为非固定形,或两 端都是非固定的平头开花省。收省布料正面呈镂空状, 是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省道。
– 橄榄省:省的形状两端尖,中间宽,常用于上装的腰 省。
量取法的省道转移方法使用方便,只需一次就可以生成移省 后的样板,但是它不够直观。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②剪开法
在复制的基本样板上确定新的省道位置以及新的省道形状,然 后沿着新省位剪开基本样板直至原来的省尖点,沿着原来省道 的两边折叠原来的省道,为了使样板重新平展在平面的桌面上 ,自然就会张开剪开的部位,张开量的大小就是新省道的量的 大小,它的角度完全与原先所折叠的省道是一致的。 下面就以用剪开法为例,将满足胸部隆起的胸省量转移为如图 所示部位的肩省。
6.5
2
-1.8
1
-0.2
+ 0.3 1
后符合点 2
2.5 0.5 b
2.5 a
前符合点
0.7
4 胸高点 BP点
W/4+1(松 量 )-1(前 后 差 )源自2111.5
W/4+1(松 量 )+1(前 后 差 )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胸 /20+2.9=
6.5 1
后符合点
2
0.5
-0.2
2
+
-1.8
0.3 1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3、省尖的设计
省尖的设计,一般省尖点应与人体隆起部位即凸点相吻合。 服装中经常考虑的人体凸点有胸凸、肩胛凸、腹凸、臀凸、 肘凸,这些凸点相对应的省为胸省、肩省、腹省、臀省、肘 省。对应不同特征的凸点,省的形状也不同。胸凸明显,位 置确定,所以胸省省尖位置明确,省量较大。肩胛凸起面积 大,无明显高点,故肩胛省的省尖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腹凸和臀凸呈带状均匀分布,位置模糊,故腰省和臀省的设计 较为灵活。
④非对称的全胸省量转移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⑤后肩省转移成后领口省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练习
将全省进行部分转移或分散转移的变化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①省道经转移后,新省道的长度尺寸与原省道的长度尺寸不 同,但省道的角度不变,即不论新省道位于衣片何处,新旧省 道的张角都必须相等。
②如新省道与原型的省道位置不相接时,应尽量作通过BP点 的辅助线使两者相接,以便于省道的转移。
③无论款式造型怎样复杂,省道的转移要保证衣身的整体平 衡,一定要使前,后衣身的原型在腰节线处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上,或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会影响制成样板的整体平衡 和尺寸的准确性。
1.8
前符合点 a+0.2
1 1.3
袖 长
1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1.5
1
三、原型的试样与分析
具体内容及图片见教材P119-122.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子任务二 衣身省道变化
一、省道的类型及名称
1、按省道的形态来分类命名 --钉子省:上部较平行,下部成尖形,类似钉子形状, 具体如图所示。这种省道常用于表达肩部和胸部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图①
图②
图③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图④
③旋转法 旋转法是以省端点为旋转中心(一般前片就是以衣身 的胸高点作为样板的旋转中心),旋转衣身一定的量,将 全部省道或省道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部位的方法。
前
〆1 B.P C
前
B.P C C'
前
〆1 B.P
C
C'
BA
BA
B
A'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B'(A)
前
5-6cm B.P
B'(A)
⑷省道的变化应用
①胸省转移成领口省
〆1 〆2
〆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〆
〆1 〆2 〆
②胸省转移成三个领口开花省
L MN
PQ
〆1
R 前
B.P
L N
PQ R
前 B.P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L N
PQ R
前 B.P
③ 胸省转移成两个弧形肩省
〆1
〆1
〆1
〆2
〆2
〆2
〆2
〆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省道的转移可以是单个省道的集中转移,也可以是一个省 道转移为多个分散的省道,这就是省道的分解使用。单个集 中转移的省尖太过突兀,不能形成饱满、圆润并合乎人体体 型结构的立体效果,因此省道分解使用的效果必然会比单个 集中使用理想。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⑶省道转移方法
省道转移的方法有三种:量取法、旋转法、剪开法 ①量取法
– 弧形省:省形为弧形状,省道有从上部至下部均匀变 小及上部较平、下部呈尖形等形态,也是一种兼备装 饰性和功能性的省道。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2、所在服装部位的名称分
•袖窿省:常设计成锥形; •肩省:常设计成钉子形; •领省:常设计成上大下小均匀变化的锥形; •门襟省:设计成锥形,多是以碎褶的形式出现; •腰省:在下装中,腰省常设计成锥形;在上衣和连衣裙中, 腰省常设计成锥形或橄榄形; •侧缝省:又被称为腋下省、肋省,省底端在服装的侧缝线上, 一般只设在前衣身上,省道形状常设计成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