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的应用
练习题一、学校四、五、六年级共140人参加旅行活动。
四、五年级的人数比是2:3,五、六年级的人数比是4:5,问四、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解析:
下一步:
下一步:
四五六三个年级的人数比为:
45:1:32。
答案:
解:设五年级的人数为单位1,则:
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
23,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54。
所以有: 140÷(23+1+54
)=48(人) 48×23
=32(人) 48×54
=60(人) 答:四、五、六年级各有32人、48人、60人参加了旅行活动。
小结:这是一道连比的实际问题,要根据其中一个中间量(五年级人数)来找出三个年级的人数比。
举一反三、
长方体棱长之和是88厘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二、同学们从学校往景点走,这段路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
各段路程的比是1:2:3。
走完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比是4:5:6。
已知上坡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12千米,问:到达目的地一共要多少时间?
解析:
上坡的路程为: 。
下一步:
12÷(1+2+3)×1=2(千米)
下一步:
上坡的时间为:2÷3=
32(小时) 下一步:
上坡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4456++。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
上坡、平路、下坡的路程比是1:2:3,而全长是12千米,则
12÷(1+2+3)=2(千米)
又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则上坡的时间为:
2÷3=23
(小时) 而上坡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415,所以总时间为:
2 3÷
4
15
=
5
2
(小时)
答:到达目的地一共要5
2
小时。
小结:求数量之间的比,要充分运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并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答。
举一反三: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60厘米,两边上的高分别为6厘米、9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同学们到达森林公园,平均分成3组准备给森林公园植树。
第一、二、三小组平均植1棵树的时间分别是2分钟、3分钟、4分钟。
现在有130棵树要植,如果规定三个小组要用同样多的时间完成任务,每组各应植多少棵树?
解析:
各小组在相同时间(取1分钟)内各植()棵树;
则三个小组的工作效率比为(::);
最后按照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