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16个州各自名字的起源

德国16个州各自名字的起源

德国16 个州各自名字的起源
2006 年01 月12 日11:03
地名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和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共同约定的语言文字的代号。

地名与语言几乎同时产生。

每个地名都必然包含其特定的起源,这些起源能从一个侧面再现该地区的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以至民间传说。

下面简单介绍德国及其十六州的名称的起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德意志民族在中欧地区发展的一些轨迹。

德国(Deutschland) ,古代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条顿人居住,古罗马帝国高卢人称之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即日耳曼人的无地,而germani 意为邻居。

另说,意为嘶叫者,因他们作战时发出可怕的喊叫声。

又据考证,germani 是山地人的意思,因雅利安的词根gara 或gari 是山。

日耳曼人自称Deutsche ,称其国家为Deutschland 。

Deutsch 来自古高德语thiuda ,意为人民,land 意为土地。

Deutschland 意为人民的土地,汉音译为德意志。

法国人称他们为Allemagne ,是由于三世纪的一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列曼人,他们自称All-men, 即全体人民,拉丁语作alemanni 或Allemanni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的名称均由此派生。

与法国、瑞士毗邻,由巴登和符堡腾两个历史地区组成。

巴登地区自古以温泉著称。

Baden 来源于德语Bad ,是温泉、浴场的意思。

符堡腾,名称来源于斯图加特附近的Wirtineberg 城堡,十一世纪以前为施瓦本公国的一部分,
1092年第一次出现Wirtinisberk这个名称。

Wirtin是个人名,德国Berg, 意为山。

巴伐利亚州(Bayern) 位于德国东南部,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

公元一世纪时为罗马人占有,日耳曼人于公元六世纪时进入。

其名称来源,一说以六世纪在此定居的日耳曼部落Boii 命名,这一名称又来自印欧语系Buoi ,意为打猎的地方。

一说来自凯尔特语Bagh,意为战斗,加上字尾-ire ,就成了战士。

另说,原为Bauivarii ,因波希米亚在其东面,故有人认为其含义为来自波希米亚的人。

柏林(Berlin) ,德国首都。

最初为斯拉夫文德人的两个村庄,柏林和科尔恩(Koelln).1307 年合并,称柏林。

名称来源和含义,通行的说法认为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艾伯特•冯•熊伯爵(Albert von Bear, 约1100-1170) 。

一说起源于文德语
Berle ,意为荒地。

另说起源于条顿语Bruehl( 沼泽)或Brljina( 水池)。

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 位于德国东北部,与波兰相
邻。

曾为文德人和日耳曼人的居住地,文德人称Branibor ,意为
保护森林。

而斯拉夫词根brenna ,意为沼泽。

Brandenburg 在德语中意为烧焦的城镇。

一般人认为其名称来源于凯尔特语brandobriga, 意为山峰城镇。

另说,其名称与爱尔兰教士Brenden 有关,此人对斯拉夫人改信基督教起了很大作用。

不来梅州(Bremen) 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面积最小的州,古称bremun 或Bremon ,是Bram 或Braem 的复数与格,意为波浪、洪流或海,名称意即海岸边、波涛拍击处。

汉堡州(Hamburg) 位于德国北部。

公元808-811 年间,查理曼大帝为反对斯拉夫人,在此林间驻军,修筑要塞,定名Hamme 。

按撒克逊语意为广袤的森林地区。

后在此建立城镇,称汉马堡(Hammaburg 、Hammanburch), 原指被围的牧场或丛林中的要塞。

现名此由转讹而来。

黑森州(Hessen) 位于德国中部偏东。

其名称来源于古代日耳曼部落名Hatti ,后演变成今名。

公元三世纪前作Chatti 、Catti 或Hatti ,意为(有边的)帽子,其形状似土耳其式的头
巾等物,公元720 年前后变成Hessi 和Hessii ,随后又成Hassia 、Hessia 和Hessen 。

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 位于德国东北部。

梅克伦堡古德语名为Wiligrad ,意即大城堡。

十世纪时称Mecklenborch(Mikilinburg) 。

在古高德语中michel 意为大,Mecklen(Mikilin) 由此而来,Borch(Burg) 意为城堡。

波莫瑞,又称波美拉尼亚,波罗的海南岸历史地区名,名称来源于斯
拉夫语nomope, 由no( 在或沿着)和mope( 海)构成,意为沿海地区。

今大部分在波兰;其余部分在德国,因为在北面,故称前波莫瑞。

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 位于德国北部,为德国第二大州。

二战后定名,为与萨克森州相区别,并因地势较低,故名下萨克森。

萨克森词源见对萨克森州的解释。

北莱茵- 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 位于德国西部,与比利石和荷兰毗邻。

莱茵(Rhine) 法语称Rhin 荷兰语Rijn 英语称Rhine 拉丁语作Rhenus ,据考证其名称来源于古高德语ri ,意为流动,水流或来源于高卢语renos ,意为水,上述语言拼写均为其变体。

威斯特法伦(Westfalen) ,其名称来源于撒克逊部族的西法伦人(Westfalen) ,查理曼大帝时已居此。

Falen 来自古德语falah ,意为从事耕种的人,或田野居民。

以别于居住在易北河附近之东法伦人(Ostfalen) ,西法伦人即西边从事耕种的人,后成为地名,并向西南扩展。

莱茵兰- 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 位于德国西南部,与比利石、卢森堡和法国接壤。

莱茵兰意为莱茵河流域的土地,词源见上段对莱茵的解释。

普法尔茨,在英语中为巴拉丁(Palatine),意为在领地内享有王权的封建贵族。

它起初用于罗马皇帝宫殿的侍从和卫队,中世纪时成为日耳曼民族的一些官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拉丁伯爵,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期的宫廷事务官和君主法庭法官,从这个职务产生了莱茵地区的巴
拉丁伯爵领地。

萨尔州(Saarland) 位于德国西南部,与法国和卢森堡相邻。

其名称来源于萨尔河(Saar) 。

萨尔河(Saar) 源出法国的
孚日山脉,古称Saravus, 可能从早期雅利安语词根seavati 来的,意思是流动。

萨克森州(Sachsen) 位于德国东部,东邻波兰,南临捷克。

公元前三世纪日耳曼部落的撒克逊人来此定居,他们佩带的石剑,古高德语称Saxony, 地名由此而来。

萨克森- 安哈尔特州(Sachsen -Anhalt) 位于德国东北部。

萨克森词源见前条。

安哈尔特(Anhalt) 名称意为在树林中,而根据当地民间词源,却意为不用木料,指的是1100 年左右由埃西科•冯•巴伦施特公爵所建的安哈尔特城堡(Anhaltburg), 即不用木料建成的城堡。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wig-Holstein) 是德国最北部的州,与丹麦相邻。

原为丹麦王室领地,其名称由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历史地名组成。

石勒苏益格来源于该城附近的施莱湾(Schlei) 。

古斯堪的纳维亚语sle 意为芦苇或运河、航道。

Wik 在古德语中是村落的意思。

荷尔斯泰因在约十世纪时为加洛林帝国中萨克森日耳曼公国的一部分。

十世称为Holt-
sati ,意为森林定居者。

Holstein 是Holstatin 的复数与格。

一说名称可能来自于德语Holz( 树林) ,加上古高德语
sittan( 坐下或岩石)。

图林根州(Thueringen) 位于德国中心。

公元350 年左右,日耳曼人的一支图林根人(Thueringen) 进入此地区,其因此而得名。

参考书目:
《外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883 年第一版
姚宝、过文英编著:《当代德国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一版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2 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年版
(来源/ABCD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