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2019古代诗歌鉴赏
(完整)2019古代诗歌鉴赏
(2015·全国卷I改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小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 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答案:(1)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 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3分)(2)使得诗中 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 调,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 (3分)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一、(2016·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世纪金榜 导学号01450064
三、(2015·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 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 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二、(2016·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11分)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 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索,而这些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如果了解历史, 弄清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使读不懂诗文,也能 找对整体方向,快速答题。
2.熟悉题材,有的放矢 熟悉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型,就能有的放矢。思乡 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闺 怨诗等七类诗歌内容不同,抒发的感情更不同。如山 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 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 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 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
4.涵泳画面,体会情思
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 有优美的意境。古人有所谓“诗情缘境发”“意与境 合”“思与境偕”的说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 “意”。要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把诗人浓 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需要了 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诗的社会背景
【备选要点】 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别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上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 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 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 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 →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 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读作者:一般试题中的诗歌都是能代表作者主 要创作风格的诗作,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其创作风 格、主流思想,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例如,李白的 诗热烈奔放,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 民;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含蓄生动,闲适空寂; 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
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清楚作 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如果不熟悉诗歌的作者,还 有一个方法就是“论世”,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 南宋对诗人爱国思想的影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虽然当时唐朝已亡,此诗却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 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 B.这首诗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忆咸京”三字,成为全 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 C.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构思巧妙,实写皇都美好春光,把“花须 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 D.这首诗的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之中,周边环境美好,诗人可得一时的悠闲、 暂时的满足。 E.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来照 应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图】
请你组织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高考年 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
罗会松 主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指要 1.“三斧定岗”晓大意 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 做好这“三读”,就能“三斧子定瓦岗”。
(1)读标题:看诗歌标题,圈出题眼(某一词语)。 有的标题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 该诗的感情基调。由标题可初步判定诗歌的题材。
抒情类诗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 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倾诉衷肠;一 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 身的形象。总体来看,后一类居多。
(3)读注释:注释对鉴赏诗歌有重要作用,虽篇幅 短小,却是命题人给考生的提示。有的介绍写作背 景,那是在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 句,那是在提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的介绍作 者,那是在提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注意,注释有助于 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寻找到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
和心理背景。如要理解李清照前期词的清新明快与后 期词的深沉低吟,便要了解李清照后期因国破家亡而 导致的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
5.融身诗境,引发共鸣 所谓融身诗境,就是沉浸在诗歌给我们造成的整 体的情绪感受里。
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形象 思维体悟了意境,并能融身其中,引发共鸣,这就是 真正读懂了诗歌。
3.抓点带面,把握主旨 鉴赏诗歌,要重视诗歌中的“情感语”,即诗歌 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每句圈出一 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 词和副词(如:孤、独、愁、寂)。许多诗歌中不仅交 代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
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高考所选 诗歌大多具有篇末点题的特点,后半部分一般运用议 论、抒情手法,揭示诗歌的主旨,因此把握诗歌主旨 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歌中末尾一、两句含意。
【析题文】选项A信息在诗歌的标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中,正确。 选项B信息在诗歌的首联,错误。“调子低沉”错,尾联写 得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 的思想感情。
选项C信息在诗歌的颔联,正确。 选项D信息在前三联,错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前四句写雪 景是实写。而本诗却是虚写,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 而是想象。再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是直接描写,而本诗 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 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选项E信息在全诗,正确。 答案:BD。
【解析】选BC。B项,“不知老之将至的哀 叹”有误,此诗抒发的是“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的豪情。C项,“夸耀”有误,应该 是表明了年轻时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 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解析】题干说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 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 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 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解析】选AE。A项, “略写”有误,此诗细腻地描写了画玉花骢的过程。E项, “平淡”有误,应该是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之极。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 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只要能 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 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 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 易。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 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
须:一会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画马是此诗描绘的重点,此诗略写画玉花骢的过程,详细描摹曹霸画出的马 的神妙。 B.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俊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 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 C.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对比强烈。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 摹过,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 D.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 免相形失色。 E.此诗以平淡的笔调描写曹霸画马,写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 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第一步:阅读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 这首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
诗人岑参在赴北庭途经临洮时, 临洮的旧友为他饯别时, 他所作的唱和诗。
第二步:训练 理解剖析,运用提升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标题点明了这首诗歌是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诗中所描绘的,也是临洮 至北庭沿途的景物。 B.开头“闻说”者,则说明此行的北庭的寒冷与荒凉,可见诗歌的调子低沉。 C.诗人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 境。 D.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同,都描绘了边塞的寒风、 飞雪、白草。 E.此诗所写,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和慰问。前三联写景,暗示北庭一带距中原遥远, 揭示出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