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FE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学号:专业:姓名:教师评阅意见: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摘要社会救助是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形式,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低于法定最低收入标准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形式。
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一起构成社会保障的完整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构成了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制度产生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社会救助从不成熟、不完善发展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从社会救助基本涵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制度ABSTRACTSocial assistance is the oldest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It through legislation by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 at less than the statutory minimum wage standard members of society to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basic survival needs, maintain the basic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of the right to life.In the modern society,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welfare, entitled groups together constitute a complete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and in th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lowest life to ensure, constitutes the social security at the end of a "safety net".Then the spontaneous behavior evolved into a certain mandatory, organized philanthropy.Social assistance, as a kind of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a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Never mature social relief to the leg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mperfect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ssistance basic mea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fin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ocial relief work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comm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our country social relief work next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Social assistanc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refor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社会救助概述 (1)1.1 社会救助的概念与特征 (1)1.1.1 社会救助的概念 (1)1.1.2社会救助特征 (1)1.2 社会救助的分类与内容 (2)1.2.1 社会救助的分类 (2)1.2.2 社会救助的内容 (2)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3)(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 (3)(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4)三、我国社会救助机制改革路径选择 (6)(一)树立社会救助新理念 (6)3.1.1.救助理念的转变 (6)3.1.2.端正社会救助主体理念 (6)(二)推进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发展 (7)(三)建立社会救助监督机制 (8)(四)健全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 (8)参考文献 (9)一、社会救助概述1.1 社会救助的概念与特征1.1.1 社会救助的概念社会救助是当今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基本生存权利,通过法律加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在公民生活水平低于基本线时,国家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标准,向该公民提供最低生活物质帮助。
①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体现着国家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极力救助生活困难时处于无助困境的公民。
1.1.2社会救助特征社会救助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救助是每位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享受社会救助是每位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实施社会救助是国家与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现代社会救助新理念中,所谓贫困现象而非个人的问题所造成的,而是由社会体制存在弊端因素造成的,国家与社会应该对贫困者担负起责任,即贫困者有权利无条件地从国家与社会获得救助。
(2)选择性和基础性。
社会救助对象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每位社会成员只要是符合救助标准,都可以享受国家社会救助提供的生存保障;社会救助只是提供受助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目的是为了免造成受助者对社会救助产生依赖心理。
(3)救助对象的程序性和救助行为的短期性。
救助对象只有符合社会救助一定范围标准条件,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在资格审核后才能获得救助。
(4)系统性。
社会救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个部门能够处理好的,它涉及到许多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不可能靠其中某个行政管理部门就能运作起来的,却需要这些部门联合起来。
②制定统一工作制度,齐心协力,相互协调,才能使全社会救助工作有序发展和完善。
1.2 社会救助的分类与内容1.2.1 社会救助的分类社会救助可以根据不同出发点,不同依据和标准,从多角度做出不同的划分。
时正新等学者认为,根据救助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根据救助手段来划分,可分为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等;以贫困持续时间的长短变化,可以分为针对长期性贫困的定期救助,如孤寡病残救助。
针对暂时性贫困的临时救济,如多数情况下的失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
针对周期性贫困的扶贫如贫困户救助等。
1.2.2 社会救助的内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灾害救助制度:即自然灾害社会救济,简称救灾。
它是社会救助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为了使陷入困境的灾民获得衣、食、住、医等基本生活保障,以使其摆脱生存危机,同时使灾区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化、秩序化的一项重要制度。
医疗救助制度:是指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资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
住房救助制度:是指向最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通过提供货币补贴、实物配租、资助修房建房等形式给予住房保障的一项救助制度。
教育救助制度:是指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费用通过资助、减免、贷款、勤工助学等形式在不同阶段提供无偿援助的制度。
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1)我国政府救助的基本理念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理念,是在保障生存权的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相互关系的支配下的救助,救助类型制度化,救助方式规范化,救助标准确定化,救助程序法律化。
虽然儒家思想直至今天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应先确立我国政府救助理念、义务和标准,再来制定我国社会救助立法标准。
明确我国政府的社会救助理念,了解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能够在社会救助工作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作为我国救助工作的基本内容,贯穿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始终。
③(2)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社会救助的有关法规和规章,形成了社会救助法律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法律制度不断改革,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社会救助立法发展迅速,颁布了许多有关社会救助保障法规,例如《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等法律、条例、办法及意见,形成了我国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从以上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或规章,为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更加确保公民应获得社会救助权益。
④(3)我国建立了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形成了一般救助、特定救助与特殊群体救助的机制。
一般救助的形式;是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为救助对象。
特定救助是指针对社会弱者的特定需求进而提供的救助;例如医疗救助、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等。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和制度建设取得了令人曙目的成就,但与国外完善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比较而言,我国现有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制度不完善。
(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1)受思想观念及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官员对工作的思想态度问题。
由于政府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性质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是一种施舍与恩赐,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官员姿态对待救助者。
再加上救助工作不够“透明”化,公民对法律权益了解甚少,甚至没有“社会救助就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的法律意识。
当自己处于生活困境时,救助者没有认识到救助是公民权利,依然认为救助是施舍和恩惠,没有转变思想认识观念,存在对救助的含义认识偏差。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总体水平较高,但相对于人口大国而言,经济仍显不足,社会两极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