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中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增值税中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增值税中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作者:张美英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0期摘要:视同销售行为本身并不是销售,但纳税时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视同为一般正常销售一样计算纳税。

确定视同销售行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保证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不致因发生上述行为而造成各相关环节税款抵扣链条的中断。

二是避免因发生视同销售行为而造成货物销售税收负担不平衡的矛盾,防止逃避纳税的现象。

三是体现增值税的配比原则。

即购进货物已经在购进环节实施了进项税额抵扣,这些购进货物应该产生相应的销售额,同时就应该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否则就会产生不配比情况。

但会计上视同销售没有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中也没有专门章节的内容。

视同销售行为中哪些应确认销售收入,哪些不能确认销售收入,这就需要认真甄别其业务的实质、公允价值的运用等,以判断是会计销售行为还是应税销售的行为。

关键词: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5一、视同销售在增值税中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

由此可以看出增值税的视同销售主要是对货物的特定转移行为中的货物增值额进行征税,所以货物的流转环节的改变是征税的一个主要标准。

通常将以下两种业务也归类为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一是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用于抵债;二是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交换其他非货币性资产。

二、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中的规定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视同销售的问题,只有是否确认为收入的问题。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增值税法上的视同销售与会计上的视同销售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本文因此就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账务处理作出分析。

三、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分析(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和销售代销货物(即会计上的代销商品)企业会计准则将代销商品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分别进行处理。

1.视同买断方式。

视同买断方式代销商品,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委托方按合同或协议收取代销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合同或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

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那么,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代销商品交易,与委托方直接销售商品给受托方没有实质区别,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时,委托方应确认相关销售商品收入。

相关的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受托方在收到商品时即反映购进,其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如果合同或协议明确标明,将来受托方没有将代销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

那么,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不能确认销售,受托方也不确认购进。

因为,此时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与报酬还没有转移给受托方。

待受托方将代销商品售出后,委托方依据受托方转来的代销清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再确认销售。

即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的账务处理为:借:委托代销商品贷:库存商品收到代销清单时: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需要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委托代销商品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受托方在收到代销商品时,按结算价款做会计分录:借:受托代销商品贷:受托代销商品款对外销售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②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受托代销商品同时确认应付账款:借:受托代销商品款贷:应付账款定期向委托方开具销货清单收到委托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定期结算货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2.收取手续费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受托方应在商品销售后,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方法计算确定的手续费确认收入。

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借: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委托代销商品借:销售费用贷:应收账款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受托方在收到代销商品时的账务处理应该为:借:受托代销商品贷:受托代销商品款对外销售时:借:银行存款贷: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受托代销商品款贷:受托代销商品定期向委托方开具销货清单收到委托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定期结算货款确定手续费收入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其他业务收入(二)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这种情况属于商品的内部调拨行为,只是改变了商品的存放地点,商品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没有因此而增加。

结合增值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其会计处理如下:拨付货物一方的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收货方贷:库存商品——移送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到货物一方的会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收货方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移送方(三)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等方面,站在增值税立场上应确认为一项“视同销售”,根据货物公允价值计算销项税额;并确认“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但站在企业会计的立场上,该行为属于法人内部行为,不确认为一项企业所得税应税行为,因此,不能对此项行为确认销售,应该直接按成本结转。

结合增值税法和会计的观点,其会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管理费用等)③贷:库存商品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⑤举个例子:乙企业将10台自产的A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该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2000元/台,售价为3000元/台。

根据以上资料,企业的会计分录应该为:借:在建工程 251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⑥但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研发等,增值税法与会计均不作为销售货物,应将原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作转出处理:借: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管理费用等)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四)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时,这种情况企业应按货物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会计处理为: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库存商品⑦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⑧但是,如果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增值税法与会计均不作视同销售货物,应作为不得从销售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时,其会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等)⑨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⑩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⑾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但是,如果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时,站在增值税的立场上看,不应视同销售货物,应作为不得从销售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处理。

但站在会计的立场,则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将购买的货物直接发给个人用于消费时,不作为销售处理,账务处理应该为:借: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等)⑿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银行存款二是将原购买的货物改变用途发给个人用于消费时,应作为销售处理:借: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同时,确认收入: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⒀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五)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结合增值税法和会计的观点,如果投资没有达到合并标准,或者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时,若投资的货物是存货,其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贷:主营业务收入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若投资的货物是固定资产(动产)是,会计处理为: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支付清理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固定资产清理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⒃银行存款⒄结转固定资产处置损益时,如果亏损,则: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如果盈利的话,则: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如果投资形成了“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若投资的货物为存货。

其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⒅贷:库存商品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⒇其借方与贷方的差额,应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够冲减时,还应借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若投资的货物为固定资产时,其会计处理为: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支付清理费用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21)贷:固定资产清理(2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借方与贷方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够冲减时,还应借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