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离心式压气机的原理与设计

第二章 离心式压气机的原理与设计

内燃机增压技术
第二章离心式压气机的原理与设计(3)
魏名山
第二章离心式压气机的原理与设计(3)
z集气器(涡壳)
z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
z压气机特性
集气器---形状(2)
集气器---形状(3)
z涡壳截面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以梨形的损失最小,但各种形状相差不大,所以在设计时更多地是考虑尺寸上的小型化。

近年来逐渐多采用的鸭蛋形截面涡壳能得到最小的外形尺寸。

集气器---流道计算(4)
z将某一个确定的R H值代入上式,就可以求出一个对应的φ值。

如此变更不同的R
值,就
H
可得到相应的不同的φ值。

将一系列φ值与它对应的R
值制成表格或曲线后,再反过来由
H
表格或曲线用插值法,求出各所需的指定整数φ值及对应的R值。

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命题z 试为6150柴油机设计一台废气涡轮增压器。

增压前发动机的功率N e =184kW ,转速为2000RPM ,比油耗g e 为250g/kWh ,机械效率ηM =0.75。

增压后功率要求提高100%,环境压力P 0=98066.5Pa ,环境温度T 0=303K 。

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某些系数的选取z
选定发动机的充气系数z
过量空气系数z 扫气系数05
.17.19.0===H H v H ϕαη
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功率z 增压后发动机的功率N eH
kW
368%)1001(=+=e e N N H
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1)
z压气机具体的结构尺寸,可按照王延生、黄佑生著《车辆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或朱大鑫著《涡轮增压与涡轮增压器》上所列的表格进行计算。

z其基本思路为:
根据前述发动机计算,算出压比、流量后,按经验值假设压气机叶轮的出口直径,和压气机的绝热效率。

同时对计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系数如各处的流动损失系数设值。

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2)
z根据压比算出压气机绝热功,根据压气机绝热功和压头系数算出叶轮出口圆周速度,然后算出叶轮旋转速度。

z根据流量算进口面积和进口直径。

z然后根据前述的计算公式,从进口开始算到出口。

z可以算出压比、压气机效率和压头系数。

比较这些值和设定值,如果差距比较大,则改变初始值重新计算,直至设定值和计算值一致为止。

离心式压气机计算示例(3)
z可以将这些公式输入到EXCEL表格中。

压气机特性---定义
z压气机特性:以转速为参变量,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随流量变化的关系,称之为压气机特性。

利用压气机的流量特性曲线,就可以判断压气机本身的性能是否优越及其工作范围的大小,还可利用它与发动机的耗气特性相配合,来检验压气机与发动机的匹配是否合理。

压气机特性---形状(1)
z左图为TB28(国内型号JB28)
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流量特
性曲线。

该增压器主要用于
70kW至100kW之间的小型
车用柴油机。

如云内动力的
4100QBZ,4102QBZ等柴油
机。

横坐标流量,纵坐标压
比,参变量转速,纵向曲线
为等效率线。

压气机特性---形状(2)
z联信公司(Allied Signal),现
更名霍尼韦尔(Honeywell)公
司,GT15V增压器压气机特
性曲线。

Audi A6有一款车就
使用该增压器。

压气机特性---形状(3)
z左图体现了压气机特性曲线
的画法。

先根据实验数据,
分别画出效率-流量图和压
比-流量图,然后将两图如
左所示排列,在效率图上作
和横轴平行的线,将其和效
率线的交点投影到压比图上,
就可以在压比-流量图上作
出等效率圈,从而完成压气
机特性曲线的绘制。

压气机特性---工作范围(1)
z以压气机转速为参变量的每一条等转速线上,都有最小的允许工作流量的极限值,称为喘振点。

在喘振点上及小于喘振点的流量时,压气机中的气流产生强烈振荡,叶片振动,并伴有很大的噪音。

因此无法正常工作。

将不同等转速线上的喘振点相连,就成为喘振线。

每一条等速线都有最大的流量极限,大于流量极限值的范围称为阻塞区。

压气机在接近阻塞区工作时,其绝热效率急剧下降,故一般使压气机工作于绝热效率大于60%以上的流量范围之内。

压气机特性---工作范围(2)
z压气机不能在流量低于或接近于喘振线时工作,也不能在阻塞区及绝热效率低于60%处长期运转。

将阻塞区附近且绝热效率大于等于60%的流量称为最大流量,将喘振点的流量称为最小流量,两
者之比值Q
max /Q
min
越大,压气机可以正常工作的
范围越大,就越符合车用增压器的要求。

压气机特性---喘振(1)
z喘振时,流经压气机的气流出现强烈的振动,在进口处出现气体逆流现象,在出口处气流压力出现强烈脉动,强烈喘振极易引起叶片或轴承损坏。

压气机特性---喘振(2)
z当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流量
偏离设计状态时,在叶轮
的进口边缘就会产生气体
的分离现象。

图a表示设计
流量值,图b表示流量较大
时,这时候在叶片凹面产
生分离,但由于叶片的运
动趋势抑制了分离所产生
的涡流进一步发展,所以
气流的分离只局限于进口
边缘。

压气机特性---喘振(3)
z图c所示为流量较小时的
情况,在叶轮进口处叶
片非工作面(叶背)部分
产生分离。

此时,一方
面气流由于在叶背部分
加速流动,压力降低,
另一方面由于气流的惯
性使得它有离开叶背的
倾向,因而涡流迅速扩
展到压气机的其它部分。

压气机特性---喘振(4)
z对于具有叶片式扩压器的涡轮增压器来说,在扩压器处也会产生喘振,所不同的是,由于气流有按照对数螺旋线运动的趋势,所以会在叶凹处产生分离,而不是在叶背处。

相同点是都在小流量时产生喘振。

压气机特性---分析(1)
z一条等转速的压气机特性线,
其形状为中间最高,两端曲
线向下,即在某一流量时,
压比和绝热效率为最大值。

z在理想条件下,如果压气机
转速不变,有效功完全用来
压缩空气,提高压比,此时
压气机的压比与流量无关,
等转速的特性线是一条水平
线,如左所示a-a。

压气机特性---分析(2)
z在实际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功
用来克服摩擦损失和撞击损失等。

摩擦损失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计及摩擦损失的压比线如左上图
b-B-b所示。

对于撞击损失而言,
在设计点,压气机进口处气流方
向与叶片前缘的安装角方向基本
重合,几乎在无撞击情况下流入
叶片。

而在非设计状态下,撞击
损失增大。

再计及撞击损失后的
压比线如左上图A-B-c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