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学考试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集电子书目录1.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历年真题 (2)2.1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404 (2)2.2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504 (4)2.3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604 (7)2.4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704 (11)2.5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707 (15)2.6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804 (19)2.7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807 (22)2.8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904 (26)2.9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907 (28)2.10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1004 (31)2.11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1007 (33)2.12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1104 (36)2.13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1107 (39)2.14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1204 (41)3. 相关课程 (43)2. 历年真题2.1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40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评价分为()。

A.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B.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C.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D.独立评价和连续评价2.对于结构单纯、清晰并且不用过于注重感知体验细节的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

A.从文学活动开始导入B.从作品的某个部分开始导入C.从完整作品开始导入D.从美术活动开始导入3.《狮王》的曲作者是()。

A.圣桑B.舒曼C.丁善德D.汤普森4.一切由教师设计、发起、控制的与音乐有关的教育活动是()。

A.隐性的音乐教育课程B.显形的音乐教育课程C.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D.不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5.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审美感动是教育是手段,音乐作品是教育的()。

A.方法B.内容C.媒介D.技能6.在欣赏柴可夫斯基《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C.色彩鲜艳,构图简洁D.色彩灰暗,构图凝重7.在歌唱活动《拍手唱歌笑呵呵》中,“引导、鼓励幼儿在理解歌词含义的基础上看着同伴的眼睛唱歌和做动作,并体验其中的快乐”的目标属于()。

A.发展音乐感的目标B.发展学习能力的目标C.发展个性、社会性的目标D.全面发展的目标8.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

A.节奏B.呼吸C.速度D.音准9.在要求幼儿轻声演唱歌曲时,教师错误的做法是()。

A.直接用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音量B.进行歌唱示范C.提供轻柔的琴声前奏和伴奏D.用耳语般轻柔的声音来对幼儿讲解要求10.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儿童较好地理解歌曲B.让儿童熟练地掌握歌曲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D.让儿童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11.学前儿童最先发展的动作是()。

A.移位动作B.上肢动作C.下肢动作D.躯干动作12.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第一目的是()。

A.发展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C.让幼儿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D.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13.儿童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是指()。

A.基本动作B.模仿动作C.舞蹈动作D.表演动作14.在打击乐演奏时,运用乐器奏出想要奏出的特定音响的能力是()。

A.乐器操作能力B.随乐能力C.合作协调能力D.创造性表现能力15.对于原配器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来说,较适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A.总谱学习导入法B.总谱创作导入法C.主要声部学习导入法D.音乐欣赏导入法16.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提供有表现力的伴奏音乐有利于幼儿()。

A.舒适有效地演奏B.有表现力地演奏C.节奏感的发展D.有创造性地演奏17.一般说来,打击乐器双响筒和三角铁适合于()。

A.托班儿童B.小班儿童C.中班儿童D.大班儿童18.教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发展幼儿有目的行为的重要教育技术是()。

A.观察B.反馈C.示范D.表情19.柯达依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是A.合乐动作B.歌唱教学C.乐器演奏活动D.小提琴教学20.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是()。

A.实践性B.音乐性C.游戏性D.娱乐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有___________、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2.教师的基本音乐素养分为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3.适应性功能、发展性功能是按集体音乐教学组织形式的___________功能划分的。

24.常用的范例指导方法有示范法和___________法。

25.___________是开展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也是整个教育实践的第一关键。

26.有感情地歌唱主要是指在内心已经产生了相应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演唱技巧进行歌唱。

27.在韵律活动中,使用身体装饰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儿童___________的负担。

28.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主要教育内容有:(1)韵律动作及其组合;(2)韵律活动的表演形式;(3)韵律活动的知识技能;(4)韵律活动的___________。

29.美国___________音乐课程计划的螺旋上升的核心概念系统和行为化的发展目标方式,为未来的音乐教育目标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30.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智力教育、___________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

31.我国儿童教育家___________不但在理论上重视艺术教育,而且还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歌曲,如《锄头舞歌》。

32.音乐教育能促进儿童身体、语言、认识、情感、个性和___________等方面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3.倾听34.韵律活动35.角色的退出36.打击乐配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7.为什么在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应采用儿童较为熟悉的内容?38.学前儿童歌唱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哪些?39.简述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40.变通总谱包括哪几类?分别是怎样表现配器方案的?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提出和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具体原则。

42.试分析心理调节的基本要素中的幼儿因素和教师因素。

六、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43.分析歌曲《闪烁的小星》,设计至少四种导入方法并说明理由。

附歌曲:闪烁的小星1=1 1 5 5 | 6 6 5 —|4 4 3 3 |2 2 1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5 5 4 4 | 3 3 2 —| 5 5 4 4 | 3 3 2 —|挂在天空放光明,好象许多小眼睛。

1 1 5 5 | 6 6 5 —| 4 4 3 3 |2 2 1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2.2 00397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0504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3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A. 实践性B. 音乐性C. 游戏性D. 娱乐性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A. 层层深入的程序B. 层层累加的程序C. 一一匹配的程序D. 一一对应的程序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A. 概念性语言B. 比喻性语言C. 抽象性语言D. 逻辑性语言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

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A. 实践原则B. 可持续发展原则C. 和谐原则D. 低耗高效原则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A. “一杆子”式B. 三段式C. 常规式D. 系列化式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A. 活动目的B. 音乐实践类型C. 活动内容D. 音乐表现方式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A. 刘诗昆B. 圣桑C. 聂耳D. 刘铁山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A. 音乐感的发展B. 学习能力的发展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D. 全面和谐的发展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是()A. “弹”出去的B. “推”出去的C. “打”出去的D. “爆发”出去的11. 下列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可以为同一种动作选用不同的音乐B. 不可以为不同的动作选用同样的音乐C. 应十分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D. 应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的音乐12. 如果一首歌曲中只含有do re mi三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A. C大调B. D大调C. E大调D. F大调13.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基本上能做到在音量、音色、音高和速度上与集体保持一致的年龄是在()A. 2岁末期B. 3岁末期C. 4岁末期D. 5岁末期14. 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每一个儿童,无论其先天情况如何,只要他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可以成为有才能的人”这样一个推论的教育家是()A. 达尔克罗兹B. 柯达依C. 铃木D. 奥尔夫15. 对于具有较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打击乐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A. 总谱创编导入法B. 音乐欣赏导入法C. 故事导入法D. 韵律活动导入法16. 用形状和色彩表示配器方案的总谱是()A. 标准总谱B. 通用总谱C. 图形总谱D. 动作总谱17. 在打击乐器的演奏过程中,运用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进行表现的活动能发展幼儿的()A. 乐器操作能力B. 随乐能力C. 合作协调能力D. 创造性表现能力18. 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秩序良好的活动环境、活动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和活动内容可以满足幼儿()A. 探究的需要B. 对秩序的需要C. 参与的需要D. 被接纳的需要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空间因素调节的做法是()A. 合理选择队形B. 轮流进行活动C. 行进动作变成原地动作D. 动作的动静交替20. 大脑处于不适宜唤醒状态的条件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A. 兴奋集中B. 相对抑制C. 兴奋与抑制趋向于扩散D. 兴奋与抑制趋向于集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