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育学试题(10套含答案)

最新教育学试题(10套含答案)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B.卢梭A.孔子.柏拉图C.杜威D2.学校教育产生于().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D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A.阶段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继承性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C.衣着整治DA.言行一致.举止端庄.个人魅力B)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A.前提.基础BC D .中心.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6)B.各科教学.政治课.课外活动CD.班主任工作A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道德意志A.道德认识B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C.学生的实践活动.交往A.直接感知事物DB .间接经验.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9岁15 、12~14、11~11、12 岁B.11、A.10岁、16 15 14C.13、~岁10 8~9、D.7、).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10.阶级性.等级性DA.封闭性B.垄断性C分)分,共二、填空题(每空20 1 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

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______ 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教好学生。

狭义教育一般是指。

______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活动为基础内相结合。

体育是以______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4,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制度。

______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

和______ ______ 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 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总结和______总结。

10.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

____________和 5 分,共20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分)、义务教育:12、因材施教:3、美育:4、“三个面向”:8 分,共24 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简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2.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16 分)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教育教学试题试题分)分,共20 2 一、选择(每空1.A2.B8.B 9.B 10.C3.B4.A5.C6.D7.C分)分,共20 1 二、填空(每空教育概论凯洛夫1.带好班级学校教育2.生产劳动身体3.发展学习4.国民教育学校教育5.学生教法6.受教育者教育者7.自主性灵活性8.工作专题9.10. 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 分,共20 分)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义务教育:1、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2、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是当代中4、“三个面向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四、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仅掌握和内化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态度、信念,也掌握一定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仅是指使个体获得一狭义的社会化,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

定社会的价值、规则、态度和信念。

(3 分)具体表现在以下5 方面: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学生学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个性化是个性形成和发展、其固有特征不断彰显的过程;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每个要点(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 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展; )分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1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2 3)知行统一的原则;(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6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每个要点1 分,共)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

(8 8 分)3、答: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立论基础;(二)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五)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

(前分)24点各1.5 分,第 5 点分)五、论述题(16主观能动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

( 5 分)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分)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2(在动力;( 2 分)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2(分)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2 分)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

( 2 分)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1分)2教育教学试题试题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1.教育是一种(D.社会现象.自然现象CBA.生物现象.心理现象)2.教育学的源泉是(DC.教育实践.教育规律A.教育理论B.教育需要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D BC.布鲁纳A.罗杰斯.赫尔巴特.赞可夫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D.政治制度.经济制度CA.生产力B.意识形态.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5).军事体操教育A.政治哲学教育B .天文数学教育C.多方面发展教育D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D.1949年A.年1862 .B1901 年1911 C.年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作业检查B.上课D.成绩评定A.备课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C.方法BA.目标.内容.规律D)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D.课外活动A()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D.实质教育理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的活动。

____________ ______现象,是1.教育是一种.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3和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4,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_____。

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5.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性。

______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性。

______性和______教师劳动手段具有6.。

”的创立者是_________“掌握学习”的倡导者是.7“发现法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______8.学校、、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和9.教学是由______ ______.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包括10两种形式。

和____________5 分,共20 分)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教育功能:12、全面发展教育:3、教学:4、陶冶法:8 分,共24 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3、中小学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五、论述题(16 分)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教育教学试题试题一、选择(每空2 分,共20 分)1.D8.D2.C5.D10.C3.A4.A9.A7.B6.B20 分)二、填空(每空分,共1 培养人.社会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3.遗传环境4.出发点归宿5.共个6.主体示范7.布鲁纳布卢姆8.家庭社会9.教师教学生学10.考试考查5 分,共20 分)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2、全面发展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方法。

8 分,共24 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分)2 后1 点分)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前(32 点各3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2)教育目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1(的需要)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要求2(1 点2 后分)2 点各3()教育目的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3 分,、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3(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

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

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

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每个要点.分,共8 分)五、论述题(16 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一)教师的专业信念:包括关于教育的信念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二)教师的专(三)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四方面,即学科专业业人格: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人格品质;(四)教师的专业能力:知识、通识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每个要点 1 分,论述 3 包括教师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方面。

分,共16 分)五、材料分析:此题为开放性答案。

能够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形势分析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上述三个方面各现实意义和一些操作性要求即可。

4 分,综合 4 分,共16 分)3教育教学试题试题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行C.意DBA.知.情.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2)D .需要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BA.意识起源论C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科学技术A.上层建筑C.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生产力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C.调查法.考核法ABD.观察法.谈话法)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全民性.强迫性B.基础性A.普及性DC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CD.学习兴趣.智力发展水平B.学习成绩.年龄A.教学改革的核心是(7).更新教学观念A B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实施个别教学.改革教学内容DC.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8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自愿性C.多样性.实践性DBA.独立性.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10.生产关系B.政治制度.生产力.生产方式DCA分)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 2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