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110kV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以及本规范使用说明。
2.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
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
《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
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
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
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
4.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人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5. 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表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明确表示。
6.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录1总则 (1)1.1一般规定 (1)1.2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文件 (1)1.3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1)1.4标准与规范 (2)1.5 防锈 (3)1.6 热镀锌 (3)1.7 备品备件 (4)1.8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 (4)1.9 现场检验 (4)1.10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4)1.11 生产制造计划及进度报告 (4)1.12 设计联络会 (5)2结构要求 (5)2.1结构 (5)2.2绕组 (5)2.3电气一次接口 (5)2.4电气二次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土建接口 (6)3试验 (6)3.1例行试验 (7)3.2型式试验 (7)3.3特殊试验 (7)3.4现场试验 (7)4安装要求 (7)1总则1.1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需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电抗器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投标人亦可以推荐符合本招标文件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必须提供详细的技术偏差。
如有必要,也可以在技术投标文件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1.3 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提出了对电抗器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有关电抗器的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的要求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的规定。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采购标准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1.1.6 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文件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合格的资质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 同类设备的销售记录,填写格式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8,并提供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2.2 拥有权威机构颁发的ISO 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2.3 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文件资料。
1.2.4 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1.2.5 同类设备的例行和型式试验报告。
所提供的组部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人也应就其质量作出承诺,并提供分供方相应的检验报告和投标人的进厂验收证明。
1.3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1.3.1 技术文件的发送。
供货商在技术协议签订后需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要求的技术文件由卖方提交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4所列的单位。
2)要求的技术文件及寄送的时间见表1。
表1技术文件及提交时间表1(续)注 1. 每台电抗器应提供一份说明书,随设备一起发运。
2. 主要组部件试验报告。
1.3.2 所有技术文件均应用中文书写,并采用SI国际单位制。
1.3.3 工程师有权对供货商的供货设备图纸提出修改意见,对此项目单位不承担附加费用。
供货商应对工程师的修改意见,在图纸上进行修改,供货的设备必须符合最终审定认可后的正式图纸。
1.3.4 在收到工程师对图纸的最终认可之前,供货商提前采购材料或加工制造而发生的任何风险和损失由供货商自行承担。
1.3.5 图纸经工程师认可后,并不能排除供货商对其图纸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应负的责任。
1.3.6 当买方在设计继电保护、控制操作及与其他设备配合,而需要相关文件和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要求提供这些文件和数据。
1.4标准与规范1.4.1 参照有关标准和准则拟定技术条件的合同设备,包括供货商从其他厂家采购的设备和组部件,都应符合该标准和准则的最新版本或其修订本,包括投标时起生效的任何更正或增补,经特殊说明者除外。
1.4.2 除另有说明外,合同设备应遵照适用的最新版国家标准或IEC标准及SI国际单位制。
并符合国内高于IEC标准的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见表2。
表2卖方提供的设备和组部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表2(续)1.4.3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丝、管螺纹、螺栓头及螺帽等均应遵照ISO标准及SI国际单位制。
1.5 防锈1.5.1 按本技术规范提供的设备,除了不锈钢、有色金属、镀锌铁件及氧化处理件以外,所有金属外表面均应在发运前短期内按美国钢结构油漆协会的规范SSPC-6进行喷漆处理。
1.5.2 喷砂清理后8小时内且未生锈之前,应涂一层金属底漆。
1.5.3 涂底漆应按SSPC-PAI和卖方的说明书进行。
若两者有矛盾,则以卖方说明书为准。
1.5.4 底漆应具有良好的防腐和防潮性能,底漆的干漆层厚度不小于0.04mm,表层漆应与底漆相容一致,并对户外各种自然力具有良好耐久性能。
1.5.5 所有外表面至少要涂一道底漆和二道面漆。
底漆和面漆的干漆层厚度不应小于0.125mm,其中至少50%为表层瓷漆,并有足够的弹性以耐受各种温度变化,耐剥落且不褪色。
面漆颜色应为ANSI#70浅灰色,如卖方的标准面漆与规定的不同时,卖方应提交其标准面漆的详细资料和色样,以取得买方的同意。
1.5.6 卖方应提供适当数量的原质油漆,以备安装后现场涂刷。
1.6 热镀锌1.6.1 除了1.4款外,所有外露金属部件均应采用热镀锌、渗锌或其它更好的防锈措施(如达克罗等)。
1.6.2 靠近或接触地面及混凝土基础上部的镀锌金属件的最小厚度为5mm,其他镀锌金属件的最小厚度为3mm。
1.6.3 镀锌前须将所有焊渣清除干净。
1.6.4 镀锌层应满足下表1的要求若镀锌层被破坏应重新进行热镀锌,重大的镀锌层破坏将导致退货。
除非破坏面较小,经买方同意,卖方可以加以修复。
1.6.5 材料在全部制造、加工和车间工作完毕以后都应进行镀锌、渗锌处理;最后攻丝的内螺纹和螺母应进行防锈处理。
1.7 备品备件1.7.1 所有备品备件应为全新产品,与已经安装设备的相应部件能够互换,具有相同的技术规范和相同的规格、材质、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7.2 所有备品备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措施,并应与主设备一并发运,同时标注“备品备件”,以区别于本体。
1.8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1.8.1 所有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必须是全新的、先进的,且须附详细使用说明资料。
1.8.2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应装于箱内,注明“专用工具”、“仪器仪表”,并标明防潮、防尘、易碎、向上、勿倒置等字样,同主设备一并发运。
1.9 现场检验1.9.1 开箱最后检验将在现场进行,设备数量、规格、外观和资料将逐项验收。
如与合同不符,买方有权按照商务合同条款向卖方提出相应要求。
1.9.2 在检验中,如发现明显的或潜在的损坏和产品性能不符合合同要求,应立即通知卖方。
卖方应自费负责补救、更换损坏的部件或设备。
1.10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1. 10.1 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将由买方根据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说明书的规定,在卖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1. 10.2 合同设备的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根据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规定进行。
1. 10.3 完成合同设备安装后,买方和卖方应检查和确认安装工作,并签署安装工作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 10.4 验收时间为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和试运行完成后的三个月内,如果所有的合同设备都已达到各项技术指标,并稳定运行168小时后,买方和卖方应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 10.5 对于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方和卖方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卖方方面的原因,涉及索赔部分按商务条款执行。
1.11 生产制造计划及进度报告1.11.1 生产制造计划卖方应于签定合同后一个月内,向买方提交一份详细的制造计划。
该计划应以表格形式表示出设计、材料采购、制造、工厂试验和运输等每一部分工作的详细进展情况。
任何拖延制造的原因和后果以及为保证实现生产计划所采取或准备采取的补救措施,均应及时向买方说明。
1.11.2 进度报告1.11.2.1 卖方应在每个月结束后的三天内向买方提交详细的进度报告,这些报告应表明每个项目到所报告的月底时的实际进展情况,并以适当的百分数表示完成了设计、制造和交货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