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烂尾楼”处置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烂尾楼”处置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烂尾楼”处置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国江【摘要】自2006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暴涨阶段,炒房团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楼王”、“地王”,也激发了中国老百姓内心对房产的渴望。

在此状况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看到商机,积极投入到房产开发的浪潮中。

然而不断上涨的开发价格,在让众多开发商赚到盆满锅满的同时也让不少开发商顶不住压力,许多“烂尾楼”如同补丁般横亘在城市地图中。

本文正是基于司法实践中对于“烂尾楼”的处置难题,依托于笔者在多年律师从业中的经验和实践,谋求在无需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形下,将烂尾楼后续建设完成,既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又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债权人的权益,为城市“烂尾楼”的处置寻找新的曙光。

【期刊名称】《法制博览》【年(卷),期】2017(000)013
【总页数】3
【关键词】烂尾楼;破产法;新实践
一、“烂尾楼”概述
(一)“烂尾楼”的概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未给“烂尾楼”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烂尾楼”是我们生活或者建筑领域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并已经有一定的建设成果,但由于资金链断裂、违法违规、政府叫停等各种内外部的原因而被迫停工停建到达一定时间的建筑工程的一种称呼。

仅就嘉兴这样处于二三线的城市,只市区内的烂尾楼便不止十幢,甚至还有许多烂尾楼处于市区的繁华地段,例如位于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