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

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

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 2008-04-14 11:02:50 实施单位:市建委 绩效考核得分:1.6086 创新目标介绍: 一、创新创优目标的基本情况 (一)创优创新目标选择的考虑

1.应对城市化挑战。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以一化带五化”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理论、理念和方法是推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 2.杭州城市建设虽领先全国,但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城市建设同样需要成熟的理论指引。城市建设始终是在经验与遗憾的总结过程中推进。然而,现代社会避免“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路,许多遗憾与失败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挽回的,模拟失败、模拟实践、创新理论,以科学引领城市发展,把城市发展的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 3.“以路、以河有机更新,带保护、带整治、带开发、带管理”是杭州近些年城市建设的基本做法,通过前期研究确定《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研究命题,并把有机更新概念拓展覆盖至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二)创优创新目标的主要内容

1.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创新。对杭州多年来城市建设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力求提出适合杭州城市发展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框架。 2.城市建设决策模式的创新。在有机更新理论引领下,开展中山路保护与有机更新策划,实施老城区保护与有机更新的创新实践。 3.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实践创新。在有机更新理论引领下,实施城市河道绿色慢行交通工程实践,开展城市交通有机更新的创新实践。 (三)创优创新目标的工作方法

“实践总结——理论探索——实践验证——理论创新”是本创优创新目标的基本方法。工作分为三个阶段:(1)从实践到理论。杭州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许多城市建设成功的理念、方法,通过分类研究、系统分析、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探索阶段。(2)理论到实践。根据理论探索的成果,选择针对老城区、城市交通有机更新,进行实践验证。(3)实践到理论。通过实践验证,来求证理论探索成果,并通过具体对象的实践来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摘自《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获得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它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摘自美国城市学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提出的理论是初步的,有待不断完善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实践验证,我们在创新理论成果引领下,进行的实践是有效的、成功的,得到了领导、专家和市民的肯定,这是让我们感到欣慰之处。 二、创优创新目标成果情况 本创优创新目标从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三个方面若干层次展开。 (一)理论创新:《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研究

根据市委王国平书记在市建委调研中提出“以道路更新推进城市更新,请建委牵头调研”的指示,我委高度重视,牵头组织课题组,启动了《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对杭州城市更新实践与理论创新进行研究。 1.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对推进杭州城市建设更加理性,更上一个新台阶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课题紧扣近年来杭州城市建设的实践,全面系统地分析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理性地总结杭州推进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杭州实际,借鉴国内外“城市更新”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探索适合杭州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为杭州走科学城市化道路提供理论引领,这是开展《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调研的初衷,也是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有机更新”之路所作的理论“备战”工作。启动这个课题,表明我们开始自觉、有意识、主动地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城市更新理论实践与创新研究,充分说明我们从自发走向自觉、自律,从非理性、非确定性走向理性、确定性,必将进一步带来城建思想的重大发展,必将在更科学、更扎实、更高的起点上推进今后杭州的城市建设。从这个意义讲,本课题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影响深远,开展本课题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是富有远见的。 2.理论创新点。课题研究着重于以现有城市更新经验针对杭州21世纪以来城市更新实践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并面向未来指引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 (1)研究课题凝聚了杭州城市建设的经验价值,中国城市化的背景和趋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课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客观地评价杭州城市更新实践在杭州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杭州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做法,对经验、教训,理念、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综合的总结分析,在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三个层面做了创新性理性研究,为构建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2)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结合中国城市化实际,提出以有机更新的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础,以结构性更新、物质性更新和功能性更新三个层面十一个领域为对象,以及若干更始有机更新策略,并首次提出一个具有较强学理性的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框架体系(见附图)。这个理论从新的视野审视全球城市化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以新的理论视角概括凝炼对中国城市发展认识的重要成果,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融会贯通,并注入了鲜活的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杭州特征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并丰富拓展了对城市更新的对象范畴和策略。 3.根据课题凝练的理论课,提出今后杭州城市更新实践的总体思路,从而为杭州今后乃至中国城市更新提供了系统而明晰的坐标。提出要通过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十个方面”的转变,实现更新目标、更新政策、更新形式、更新功能的转变,有效破解城市化所面临的“七大挑战”。并结合杭州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实施建议和保障措施。 4.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内本学科领域专家对课题研究高度关注,对有关课题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王国平书记要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城市化挑战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城市更新实践与理论创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总结近年来杭州“城市更新”的经验教训,理清下一阶段杭州推进“城市更新”的思路步骤,积极应对21世纪我国推进城市化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四套班子先后两次听取专题汇报,对有关的课题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对课题研究提出了不少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对课题的修改和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著名大学、知名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如我国城市规划学界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认为:“城市更新的课题很新,这是对杭州近年来城市建设很好的理论总结,也对其他城市具有启发性。以城市有机更新指导城市建设是杭州的创新之举”。 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互动中开拓前行的。理论离不开实践的锻造,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引。课题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实践、创新理论深入推进的过程。课题成果提升与实践创新相互并行,互相促进,城市有机更新课题的效用、价值、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课题和文本自身,已经和即将体现于物质化的实践行动之中。城市有机更新研究课题是杭州全体建设者集体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多年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杭州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独特贡献,具有不可低估的创新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杭州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随着对城市更新理论的逐步认知和落实,杭州城市更新实践必将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胜利。 (二)决策模式创新:《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策划》

市委、市政府决定2008年启动中山路综合保护工程。为高标准实施好中山路综合保护工程,我们结合《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理论研究,提出中山路有机更新的设想,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确定了围绕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坚持积极保护方针,开创性、探索性地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对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进行整体策划。 1.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策划的价值作用。自从4月市委市政府定下2008年启动中山路工程以后,为实施工程,各有关部门和上城区、下城区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体现了对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项目所持有的科学、审慎态度。在中山路已经做了一系列较为周全准备的前提下,市建委之所以提出还要再搞一个策划。主要是源自《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探索过程中,对中山路、对城市的重新认识。第一,从空间结构上来说,中山路沿线区块是成规模的历史城区,是老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远远超越历史街区的范畴,不能割裂对待;第二,从资源角度讲,具有复合性、多元性特征,工程应该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目标;第三,作为衰败中的历史文化老街区需要在有效保护的同时承担起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复兴的多重历史使命。第四,对于一个仅存的复合型旧城区来说,仅仅有平面的规划、设计和时间表上的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承载这个城市人文生态、精神场所、物质与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业态更新等责任,这就要求突破传统意义上工程建设的做法与思路。 因此,从中山路综合保护工程如果能根据有机更新理论,并籍以一个系统的、整体的策划,必将对中山路区块的旧城复兴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扬光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整个策划工作的方向性,市建委作了周详的准备,专门组织人员编制策划范本、起草了2万字的策划建议书,提出中山路保护与有机更新应当实现三个目标:成为遵循原真性、整体性与持续性原则下历史街区保护的经典范本,成为通过城市更新获得城市区块复兴的示范区,成为杭州城市进一步推进旅游休闲国际化的理想载体。合作方中国美术学院调动美术史学、设计史学、建筑史方面以及规划、设计等领域专家力量,组建成策划团队,在短短3个月之内就形成了一个基本体现我委要求、具有创新性的策划文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策划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2.策划创优创新点。中山路的策划是对既有城市建设思路、方法的突破,也是《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探索的实践验证,其成果将对杭州名城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城市发展品位都有的深远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 (1)策划是城市建设程序机制的重大创新。原有的城市建设程序规划设计、施工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