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安全工程专业矿井通风方向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2009.1.18目录毕业实习大纲 (1)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1)二、实习的组织领导 (1)三、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一) 全矿了解 (2)(二) 区队实习 (3)(三) 科室实习 (3)(四) 问题分析 (4)四、实习报告及成绩评定 (4)五、注意事项 (5)六、实习时间分配 (5)毕业实习收集资料提纲 (6)一、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6)二、井田范围、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7)三、井田开拓 (7)四、井巷工程 (7)五、准备方式 (8)六、采煤方法 (8)七、矿井提升与井下运输 (9)八、矿井通风与安全 (9)九、矿井排水与供水 (9)十、动力供应 (10)十一、工业场地布置及地面生产系统 (10)十二、生产管理与企业经济 (10)毕业设计大纲 (12)第一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工作 (12)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12)二、毕业设计的命题与指导 (12)三、毕业设计时间分配 (13)四、毕业答辩 (14)第二部分毕业设计大纲 (15)前言 (15)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5)第一节矿区概况 (15)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15)*第三节井田勘探程度 (16)本章附图、附表 (16)第二章井田开拓 (16)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16)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6)第三节井田开拓 (17)第四节井筒特征 (17)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17)第六节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17)本章附图、附表 (17)第三章矿井提升、大巷运输及排水 (18)第一节矿井提升 (18)第二节大巷运输 (18)第三节矿井排水 (18)本章附图、附表 (18)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19)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19)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9)第三节回采工艺 (19)本章附图、附表 (19)第五章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20)第一节采区通风设计 (20)第二节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20)本章附图、附表 (20)第六章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20)第一节通风系统的选择 (20)第二节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20)第三节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20)第四节主要通风机选型 (20)第五节矿井反风设计 (21)第六节矿井通风评价 (21)本章附图、附表 (21)第七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21)本章附图、附表 (21)第八章矿山环保 (21)第一节矿山污染源概述 (21)第二节矿山污染的防治 (21)第三部分毕业论文大纲 (22)第四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 (23)一、毕业设计图和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23)(一) 毕业设计图 (23)(二) 毕业设计说明书 (25)二、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 (26)第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格式 (27)毕业设计指导书 (28)前言 (28)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28)第二章井田开拓 (30)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30)一、井田境界 (30)二井田储量 (30)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3)第三节井田开拓 (33)一、对井田开拓中若干问题分析 (34)二、提出2~4个技术可行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 (38)三、方案经济比较 (38)四、确定方案 (38)第四节井筒特征 (41)一、井筒断面尺寸 (41)二、井壁的支护材料及井壁厚度 (42)三、井筒深度 (43)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43)一、选择确定井底车场形式 (44)*二、线路总平面布置设计(以立井为例) (44)*三、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46)四、确定井底车场主要巷道断面及硐室位置 (47)*五、绘制井底车场总平面布置图 (47)第六节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48)一、开采顺序 (48)二、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 (48)第三章矿井提升、大巷运输及排水 (52)第一节矿井提升 (52)一、矿井提升方式 (52)*二、立井提升设备选型计算 (52)*三、斜井提升 (64)第二节大巷运输 (76)一、大巷运输方式 (76)二、大巷运输设备(选型*) (77)第三节矿井排水 (78)一、概述 (78)二、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78)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85)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85)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85)一、采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86)二、确定区段斜长及区段数目 (86)三、煤柱尺寸 (87)四、采区上山的布置 (87)五、区段平巷的布置 (87)六、联络巷道的布置 (88)七、盘区的巷道布置 (88)八、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 (88)九、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89)十、采区硐室 (89)十一、确定采区巷道掘进方法、设备数量及掘进工作面数目 (90)十二、采区生产系统 (91)*十三、采区运输设备(选型*) (91)第三节回采工艺 (92)一、机采工作面的工艺 (92)二、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 (93)三、炮采工作面回采工艺 (95)第五章采区通风设计 (96)第一节采区通风设计 (96)一、采区通风系统的确定 (96)二、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101)第二节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103)一、设计原则及步骤 (103)二、掘进通风方法 (104)三、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104)四、掘进通风设备选择 (105)五、掘进通风技术管理和安全措施 (107)第六章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109)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109)一、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110)二、选择矿井通风方式 (110)第二节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111)一、矿井需风量计算 (111)二、风量分配与风速验算 (113)第三节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5)一、计算原则 (115)二、计算方法 (115)第六节主要通风机选型 (116)一、自然风压的计算 (116)二、选择主要通风机 (117)三、选择电动机 (120)第七节矿井反风措施 (121)一、矿井反风的目的意义 (121)二、反风方法及安全可靠性分析 (121)第八节矿井通风评价 (121)一、矿井通风费用 (121)二、矿井等积孔、总风阻 (122)三矿井通风系统综合分析 (123)第七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124)第八章矿山环保 (124)第一节矿山污染源概述 (124)第二节矿山污染的防治 (124)毕业实习大纲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本次实习是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于毕业设计前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这次实习要达到下列目的和要求:1、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分析研究实习矿井开采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充实生产实际知识,学习采区生产组织、技术管理方法及技术员、区、队长领导和指挥生产的实际经验,培养组织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内容见《毕业实习收集资料提纲》),初步酝酿设计方案;4、特殊情况下,经指导教师同意,院长(系主任)批准,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作毕业论文时,收集有关专题资料,并作必要的现场调研与实测;5、学习工人师傅的优秀品质和生产技艺。
在实习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在实习前必须认真学习大纲,明确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步骤。
实习队到达现场后,必须依据实习大纲的规定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拟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要紧密依靠现场实习指导人的指导,遵循实习大纲,按照实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实习活动。
二、实习的组织领导本次实习由院长(系主任)统一领导,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按实习矿区组成实习队,按实习矿井划分小组,在实习过程中各实习小组独立地进行活动。
实习小组长负责实习小组的具体领导工作,带领小组成员直接与现场指导人、生产工区和各实习科室建立联系,开展实习活动,独立地创造性工作,团结全组同学,保证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保管、借阅和办理索取资料手续,防止失密和丢损。
指导教师对实习起指导和检查作用。
三、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本次实习以学习实习矿井的开拓、采区准备、采煤方法及分析其合理性并为做毕业设计收集资料为主,同时,要全面深入了解矿井地质、井巷工程、矿山机械设备、矿井运输、通风安全、供电系统、地面生产流程和工业广场平面布置以及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等方面的情况,以达到重点深入、全面熟悉,建立矿井生产系统和过程的总体概念。
现将各阶段的实习内容、方法按实习步骤分述如下:(一) 全矿了解着重了解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开拓的各项基本问题,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采煤工艺方式,井底车场硐室、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及动力系统和设备。
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及生产流程,矿井生产的安全技术等。
收集矿井生产中的经验和资料(详见收集资料提纲)。
完成本阶段实习的方法:1、听取下列报告:(1)地质报告;(2)矿井生产技术报告;(3)矿井通风与安全报告;以上报告提纲由实习小组根据实习矿井具体情况,参照设计大纲和收集资料提纲自行拟定。
2、在地质测量科和工程师室的工程师指导下,阅读下列图纸和文件:(1)交通位置图;(2)井田地质地形图;(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储量计算图;(4)主要勘探线剖面图;(5)综合柱状图;(6)地质报告说明书及生产勘探或补充勘探资料;(7)采掘工程平面图;(8)矿井通风系统图;(9)矿井设计说明书或改、扩建设计、延深设计文件。
3、组织下列参观(1)地面参观。
主要了解下列内容:a.矿井地面生产系统了解原煤自主井井口煤仓或翻笼直至铁路装车煤仓的生产过程及其各环节的运输转载、加工、储存和销售等设施设备;铁路装车站的路线和列车调车方式。
了解自副井井口直至矸石山的矸石流程、坑木及其它材料,设备下井前的流向及其各环节使用的设施和设备。
b.地面机电设备参观提升机房、主要通风机房、压气机房和变电所。
c.工业广场平面布置通过登高俯阚观察工业广场的范围、各类建筑设施的布局、位置。
(2)井底车场及硐室参观。
主要参观下列各项:a.运输调车系统,调车方式和辅助设备,空、重列车、矿车数,空、重车线长度,机械化自动化装置,各部分巷道的断面形状、支护型式和效果,断面内设施及管、线布置。
b.井底水仓和水泵房、中央变电所、整流室、机车库与修理间、炸药库、消防器材库、井底转载站(翻笼硐室、煤仓、装载硐室)和井底清理间等。
c.了解主、副井井底排水方法。
井底车场通风系统,注意了解炸药库和充电硐室的废风处理措施,箕斗井井底防止漏风的措施,防火门和防水闸门的位置、结构与操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