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郑贤贤;王勇;谢建扬;石绪根
【摘要】为明确阿维菌素及其几种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阿维·螺螨酯悬浮剂、阿维·虫螨腈水乳剂、阿维·吡蚜酮悬浮剂、阿维·炔螨特水乳剂、阿维·吡虫啉微乳剂、阿维·噻螨酮微乳剂共7种农药制剂对家蚕2龄幼虫的毒性,并对家蚕中毒症状进行了观察记录。
试验结果表明:将7种农药制剂
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浸渍桑叶饲喂家蚕48 h后,各制剂对家蚕的LC50
值均小于0.1 mg/L,均属剧毒级农药,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各制剂引起的家蚕中毒
表现出多种特征症状,如吐液、体褐、体僵直、摆头、侧卧、身体扭曲呈"C"形等。
因此,阿维菌素及其各混配制剂不适合在桑园及其附近农田使用,同时也验证了阿维
菌素与各种低毒农药混配后依然对非靶标生物不安全。
【期刊名称】《生物灾害科学》
【年(卷),期】2015(038)004
【总页数】4页(P362-365)
【关键词】阿维菌素;混配制剂;家蚕;毒性
【作者】郑贤贤;王勇;谢建扬;石绪根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4.96
郑贤贤,王勇,谢建扬,等. 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评价[J]. 生
物灾害科学, 2015, 38(4):362-365.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链霉菌中的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大环内酯化合物。
由于微生物源农药在环境中一般降解速度较快,其中不少品种具有专一的靶标,施用后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因此往往被误解为其只作用于有害生物,而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比较小[1-2]。
自 1991 年进入我国农药市场以来,阿维菌素在害虫防治体系中一直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开发的混配制剂品种也较多,主要应用于蔬菜、果树、水稻以及其它作物的害虫防治,对鳞翅目、半翅目及害螨、根结线虫等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效[3]。
目前,农药在作物上的施用量仍居高不下,而农药残留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家蚕(Bombyx mori)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
国已有5 000 多年的饲养历史。
近二十年来,由于桑园周围农田中农药使用不当,家蚕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7]。
目前关于各种阿维菌素混配制剂对家蚕毒性的研究报道较少,因而不利于蚕农科学预防此类农药对家蚕的危害。
因此,试验采用农业部推荐的食下毒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及其 6 种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并参照国家环境
保护局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要求进行了安全性评价[8-9],旨在明确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为桑园害虫防治及桑园周围农田及果蔬的害虫防治与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1 供试生物
供试家蚕品种为镇·珠×春·蕾,由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1.2 供试药剂
阿维菌素(abamectin,10%EC),阿维•螺螨酯悬浮剂
(abamectin•spirodiclofen,20%SC)、阿维•虫螨腈水乳剂(abamectin•chlorfenapyr,12%EW)、阿维•吡蚜酮悬浮剂(abamectin•pymetrozine,18%SC)、阿维•炔螨特水乳剂(abamectin•propargite,30.3%EW)、阿维•吡虫啉微乳剂(abamectin•imidacloprid,18%ME)、阿维•噻螨酮微乳剂
(aba mectin•hexythiazox,3%ME)。
以上农药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物技术研究测试中心提供。
1.3 试验方法
采用国家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推荐的食下毒叶法[7,9-11]测定
供试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在预试明确药剂有效浓度范围的基础上,将药剂用水稀释成5~7个系列浓度,从桑树上采集第2、3片健康的叶片,擦净叶面上的尘土等
杂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定量浸渍桑叶,以5 mL药液浸渍5 g桑叶,使桑叶浸药均匀,原则是尽量使药液均匀浸在桑叶上,浸叶时间控制在10 s。
浸药后将
桑叶在通风处风干并将叶片剪成细丝状,大小约0.5 cm2,供家蚕食用。
将药剂处理的桑叶放入15 cm培养皿内,每皿接入20头家蚕幼虫(2龄第2天),重复3次共计60头。
以清水浸桑叶为空白对照组。
处理后的试虫置于26℃恒温养虫室
内连续食毒叶48 h,于48 h后检查死、活虫数,并连续观察记录存活个体中毒症状。
对照组死亡率小于10%的试验为有效试验。
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各药剂对家蚕的LC50值及95%置信限。
2.1 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导致的家蚕中毒症状
由表1可以看出,家蚕对7种农药表现出的中毒症状有较多的相似特征,如吐液、体缩、身体扭曲呈“C”形等。
也有些药剂使家蚕表现出特殊症状,如含有吡蚜酮和螺螨酯的复配制剂表现出拒食症状,含有吡虫啉和炔螨特的复配制剂则表现为虫
体僵直。
在养蚕生产中,可以根据表1列出的家蚕中毒症状,并结合养蚕过程中
的具体观察和经验的累积,辨别导致家蚕中毒的农药品种,以便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
2.2 7 种农药制剂对家蚕的毒性
分别给2龄第2天家蚕幼虫连续饲喂不同药液处理的桑叶48 h后,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大小如表2所示,所有供试药剂对家蚕均属剧毒级药剂,
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
其中阿维•吡虫啉ME对家蚕的LC50值最小,对家蚕毒
性最高。
7种药剂对家蚕48 h的毒性大小顺序为:阿维•炔螨特EW>阿维菌素
EC>阿维•吡虫啉ME>阿维•噻螨酮ME>阿维•虫螨腈EW>阿维•吡蚜酮SC>阿维•螺螨酯SC。
其中阿维菌素对家蚕的毒性相对高于除阿维•炔螨特EW之外的其
它混配制剂。
药剂处理48 h后,处理组存活个体取食桑叶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并且生长发育迟缓,体型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
本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及其与6种低毒农药的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均属剧毒级,在桑园及桑园周边环境使用对家蚕的风险很高。
因此,在桑园及其周边环境应该避免使用上述农药防治害虫,同时应尽量选择对家蚕风险性小的杀虫剂。
此外,在桑园周边农田、果园及菜园防治其它害虫时,应避免在有风天气施药,并严格控制施药方法、施药时间和施药时期,不可在桑园附近配制药剂,喷药时应避免药液雾滴向桑园飘移。
喷洒过此类高毒性杀虫剂的喷雾器应清洗干净再使用,以免给养蚕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2]。
微生物源农药因其环境友好性,使用量逐年增加且前景广阔,其混配制剂也已成为农药新产品开发的热点[13]。
然而,混配制剂的大量开发与应用会对蚕区农药的选择和环境毒性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
由本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供试混配制剂的毒性比阿维菌素单剂的毒性稍有降低,但并不能大幅度降低阿维菌素对家蚕的毒性,因此,阿维菌素及其与低毒农药的混配制剂在极小剂量下仍旧对家蚕具
有极强的杀伤力。
【相关文献】
[1]邱德文. 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31(5): 679-684.
[2]张燕,杨亚哲,袁善奎,等. 几种生物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 36(3): 32-35.
[3]张丽强,龙燕,耿焕敏,等. 阿维菌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化工贸易, 2014, 17(6): 167.
[4]李玉平,张正新,钟勇玉,等. 家蚕不同类型农药中毒的症状及急救处理[J]. 北方蚕业,1998, 19(4): 25-26.
[5]吴声敢,王强,赵学平,等. 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家蚕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J]. 农药科
学与管理, 2003, 24(9): 11-14.
[6]马惠,王开运,王红艳,等.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农药科学与
管理, 2005, 26(5): 15-17.
[7]石绪根,王冕,司树鼎,等. 三类生物源农药及其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与评价[J]. 蚕
业科学, 2009, 35(2): 345-349.
[8]陈锐,张爱云,蔡道基,等. 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1986, 7(3): 12-15.
[9]国家环保局.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J].农药科学与管理, 1990(4): 4-7. [10]司树鼎,王开运,林荣华,等. 25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J]. 蚕业
科学, 2007, 33(3): 422-426.
[11]陈伟国,董瑞华,张国平. 农药对家蚕毒性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 Bulletin of Sericulture, 2011, 42(2): 10-13.
[12]赵善欢. 植物化学保护[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286-287.
[13]张化霜. 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1, 32(1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