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口岸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现状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标准和规则;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枢纽、“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
2020年来,针对多式联运“一单制”,各省都在积极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有效路径。
2020年11月23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山东省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方案》,2021年4月1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联合开展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工程;2021年4月7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福建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研究,政策研究室会同生产业务部,对福建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方案进行了对标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一、多式联运“一单制”基本情况多式联运是指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的运输模式。
多式联运“一单制”是指“一次委托、一张单证、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运输模式,将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精准匹配,提供“门到门”完整运输服务,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合作式“一单制”。
一是不同运输方式企业间共同约定统一单证,并以此单证共同完成多式联运业务;二是由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的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扩大其单证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在其办理多式联运业务时,其单证可以贯通物流全程;三是由业务相关的不同运输方式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多式联运单据及流转执行公司的统一规定。
第二,联盟式“一单制”。
由联盟统一牵头,联盟内不同运输方式的多个企业约定统一制式的单据,实现联盟内不同运输方式企业之间单证互通互认。
第三,行业式“一单制”。
由国家统一牵头,综合不同运输方式特点,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信息互联统一标准,制定多式联运统一制式的单证,实现国内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多式联运单证互通互认。
目前,多式联运“一单制”多为合作式“一单制”,由船公司或者物流企业为主导。
各省现在正积极探索行业式“一单制”,初步实现省内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多式联运单证互通互认。
二、山东港口多式联运“一单制”开展情况2001年,青岛港开始携手东方海外船公司在河南省郑州市测试运行“全程联运提单”,为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复制推广奠定基础。
2018年10月,青岛港携手马士基航运公司,在聊城临清地区正式启动“全程联运提单”操作,成为国内“一单制”海公铁多式联运提单签署的成功实例。
经过多年发展,山东港口多式联运“一单制”总结出以下四种操作模式:1.出口货物“铁海联运”模式以出口货物从山东临清内陆港至德国汉堡港为例,临清内陆港装货地作为起运港,由船公司签发货物全程联运提单,物流企业安排集装箱货物通过铁路从临清运输至青岛港,由青岛上船经韩国、俄罗斯海参崴,经过俄铁铁路运输至圣彼得堡港,在圣彼得堡港装船再通过海运到达德国汉堡港。
货物到达德国汉堡港后,客户通过全程联运提单提货,实现出口货物“一单制”模式,运输过程中的任何问题由船公司负责。
2.进口货物“海铁公联运”模式以进口货物从澳大利亚至河南焦作内陆港为例,船公司从澳大利亚港口装货后,船公司签发全程联运提单,从澳洲起运港经青岛港中转到河南焦作内陆港。
集装箱通过海运至青岛港(中转港),在青岛办理海关转关手续后,港口和铁路港站之间由公路运输衔接,再由物流企业通过铁路运输到河南焦作内陆港。
客户在焦作清关提货,实现进口货物“一单制”模式,运输过程中任何问题由船公司负责。
3.内贸货物“铁海公联运”模式以内贸货物从贵州贵阳至青岛平度为例,由船公司在贵阳签发全程联运提单,从贵阳通过铁路运输到广西防城港,装船海运到青岛港后,由物流企业通过“胶黄小运转” 铁路发运至青岛胶州市场站,再通过公路运输到平度客户工厂,实现内贸货物“一单制”模式,运输过程中的任何问题由船公司负责。
4.信息化平台操作模式以内贸货物从钦州转青岛至济南为例,由物流企业在钦州厂家安排集卡上门装货、收货后签发陆海通多式联运全程提单,汽运到钦州港通过合作船公司装船海运到青岛港,然后由物流企业通过向济南铁路局申请的铁路班列发运至齐河内陆港,再通过公路运输到济南客户工厂,实现内贸货物“一单制”模式,运输过程中的任何问题由物流企业负责。
该模式依托“陆海通”多式联运平台,实现港口与船公司、铁路及公路运输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前三种操作模式是由船公司主导,制定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规则,签发“全程联运提单”,第四种操作模式是由物流企业主导,制定多式联运“一单制”规则,签发“全程联运提单”。
2020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多式联运“一单制”操作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2.59%;今年1-6月份,多式联运“一单制”累计操作量3.4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8.20%,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对标分析2020年11月23日,山东交通运输厅印发《山东省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方案》,目的是选定试点工程(“欧亚班列”国际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试点企业主体:山东高速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日韩-威海-欧亚”东西双通道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试点企业主体:山东中外运亚欧物联网运营有限公司;潍坊申易物流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试点企业主体:潍坊申易物流有限公司;山东众城物流“全程冷链”智慧绿色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试点企业主体:山东众城物流运输有限公司;山东航空卡车航班陆空联运示范工程,试点企业主体:山东航空;青岛港“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试点企业主体: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试点企业,由试点企业主导探索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一单制”。
山东试点方案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
2021年4月7日,福建交通运输厅印发《福建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方案》,目的是整合省内资源,培育“平台型”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制定标准统一的单证规则,完善多式联运服务规范,由省交通部门主导,推动试点企业实施,实现省内多式联运“一单制”。
福建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2021年7月底,福建省第一份多式联运“一单制”运单、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相继签发,福建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培育“平台型”多式联运经营主体福建《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平台型”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推动省内具备条件的网络货运企业转型成为具备多种运输方式整合能力的“平台型”多式联运经营。
(1)山东港口现状:山东港口物流集团现拥有陆海通平台,业务范围涵盖客户共享服务、网络货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危化品运营、多式联运五大功能。
(2)存在差距:福建省提出的培育多式联运网络平台,可以为托运人、实际承运人提供真实、有效的货源及运力信息,并对货源、船源、铁路车皮、航班等信息进行管理,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组织运力,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模式均可在线上进行交易。
山东港口的陆海通平台具备网络货运功能,可以发布货源信息,进行公路线上交易;具有多式联运功能,共享港口与船公司、铁路及公路运输的信息资源,但不能进行水路、铁路线上交易。
(3)意见建议:建议协同物流企业,依托云港通、陆海通平台持续完善网络货运、多式联运功能,借鉴福建省的模式,整合多种运输方式信息资源,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线上交易。
(二)制定标准统一的单证规则福建《实施方案》提出,制定标准统一的单证规则,制定推行科学合理的单证标准,形成具有统一编码规则的多式联运运单,关联物流运输全过程信息。
(1)山东港口现状:目前山东港口的多式联运业务多为海铁联运,采用的单证为外贸船公司提供的“全程联运提单”,单证的标准、规则也由船公司制定。
个别内贸项目也实现了多式联运“一单制”,采用的单证为物流集团制定的“全程联运提单”,但是仅在个别合作的运输企业间使用,未被行业认可,不能广泛使用。
(2)存在差距:福建省已经明确了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样式,制定了单证规则,形成行业标准。
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可以结合实际执行标准统一的单证规则,而且能够让托运人、不同运输方式的承运人普遍认可。
山东省未明确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标准样式、未制定统一单证规则,由试点企业探索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样式、及互相认可的运作规则。
目前物流企业是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十家试点企业之一,获得3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正在摸索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样式及规则。
建议山东港口企业协调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样式及单证规则,便于多式联运经营人执行,也能被托运人、承运人认可。
(三)完善多式联运服务规范福建《实施方案》提出,利用现有企业平台,制定统一服务规范,提供“一单制”物流解决方案,畅通“一单制”物流运输过程,整合“一单制”物流信息数据,建立“一单制”运费结算体系。
(1)山东港口现状:目前,山东港口外贸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依托船公司主导,内贸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也仅限于个别合作企业间开展,不具有行业性,而且拥有的网络平台也不具备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完整功能。
(2)存在差距:福建省已经制定了《多式联运服务规范》,“平台型”多式联运经营人只需按照省里确定的服务规范,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功能,可实现网络货运“一单制”运营模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提供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具体行业性。
山东省无统一的服务规范,现在依托试点企业在不断探索多式联运服务规范标准。
建议山东港口企业参考福建《多式联运服务规范》,不断完善港口和物流平台网络平台的功能,使其具备两种以上多式联运能力,能够普遍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