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PLC的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

摘要:在火力发电厂中,由于煤炭运输系统较为重要,并且在实际的工作环
境中,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发电厂面积较大,煤炭总体数量庞大,人为控制难度
较大,因此采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对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保证其顺利的工作。

基于此,下文将对基于PLC的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PLC;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 PLC自动控制技术概述
可编程控制技术是一种专业的数字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工业。

由于其程序编
辑模式更加灵活,通过设定逻辑操作、逻辑处理、顺序、时间和数量控制模式可
以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确保工作过程的稳定运行。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可编程控制技术也根据不同的工业需求逐步开发和扩展,开发出更多的工业模块。

火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且具有一定的实际安装难度和推广难度,因此采用
可编程控制技术对我国火电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可编程控制系统中,CPU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外围接口和编程获取的输入
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集成,进行分析计算。

同时,CPU单元对PLC内部
的电源和电路系统进行诊断,并对输入程序指令进行校准。

通过扩展接口,经过
处理的信息数据和处理器系统的工作状态通过输出单元输出,经过处理的信息通
过与存储器单元的交互传输。

在内存中,通过用户输入命令指令,每个程序读取
和执行命令操作。

根据执行命令后的操作结果,输出得到的数据结果,并通过数
据交换接口进行数据输出和交换。

2 PLC具有的优势
2.1 稳定性强
PLC控制技术是源于上世纪后半期的一种运用于工业控制上的新型设备,它
能够同时实现自动控制与通信技术双重作业,所以,从设备的应用性能上来说,
其本身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如果将这种控制技术与传统的运输控制技术相比较,它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是具有较大的优势的,例如,它能使火电厂运输系统
的运输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从这个
方面考虑的话,增强运输系统的稳定性能够使单位面积产能内火电厂的能量耗损
降到最低值,这对于火电厂节能减排,提高运营效率是很有利的。

因此,笔者认为,PLC控制技术的稳定性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2.2 耗能少,维修方便
若以PLC举例的话,新近产出的一些产品在科学技术的强力推动下,以一种
朝着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的趋势发展。

它仅仅相当于几个继电器的大小,因
此可将开关柜的体积缩小了很大的一部分,而且其功耗瓦数低。

由于它的体积小
的一些特性,因此,它比较易于装入机械的内部,是实现机体一体化的理想控制
设备。

传统的运输设备同时工作的设备多,体积庞大,在程序的运行中如果出现
问题的话,维修起来会相对困难,耗时也会较长,将极大地影响火电厂的日常运作,影响火电厂的整体效益。

这对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不利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火电厂的生产效益受到运输设备的阻碍,将会极大的影响其作为民生项目的
功效,影响电力供给,因此,PLC技术耗能小,维修方便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3 基于PLC的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3.1 输煤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根据输煤系统的控制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检测控制的I/O点数,煤场
环境较为恶劣,湿度、粉尘颗粒物较多,输煤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出
于上述条件的考虑,为确保输煤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控制系统选用施
耐德公司的140系列CPU67160型号的PLC,专用于冗余热备的功能管理。

为保障
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性,PLC的CPU采用热备冗余设计,配置两套相同
的PLC主机,当主CPU出现故障时,会自动切换到备用CPU上,此时备用的就成
为了主CPU,此模块上提供了100Mb/S的光纤接口,主备CP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完成数据的互相备份,并通过LCD显示屏诊断热备功能。

与CPU模块在同一背板
上的还有CPS(电源)模块,CRP(远程I/O通信)模块,RIO头用于在CPU与安
装在单独背板上的RIO子站模块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远程I/O架构,采用基于
S908RIO通信协议的远程网络技术,这种通信速率不随站点数和通信距离的增加
而衰减;还有两个NOE(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设计
时在每个机柜内留有15%的备用余量,防备以后增加测量控制点之用,PLC控制
器的处理能力也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3.2 输煤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根据相应的标准将工艺的程序图转换为
梯形图,过程的编写则是其具体实现形式。

在应用阶段,好的设计方案是非常关
键的。

(1)程序的设计理念。

基本的程序,不但可以利用独立的程序对简单的
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还能组合成模块化的单元程序,基本程序机构有很多种,需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模块化的程序,则是对一个总体的控制目
标程序进行划分,进而得到多个小的程序模块,接着再逐一进行编写、调试,最
后将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在当前的自动化系统中,多数采用的是这种设计理念,因为各个生产模块都有其独立性,互相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可进行修改,适用于比较复杂的生产过程。

(2)程序的设计要点。

I/O点数分配,应基于从前
至后的基本原则,将相关信号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于后续的维护。

当然,
不能重复应用一个编号。

此外,系统中大量用到的内部继电器等,也要进行集中
分配。

3.3 煤炭运输控制系统监控设计
煤炭运输控制系统的监控设计完成了上位机的监控配置画面,服务器和上位
机的配置画面采用iFlX5.1配置设计,完成现场数据采集显示、操作控制和工艺
流程实时监控。

用于上位机和服务器的增强故障转移(冗余切换)。

定义两个SCADA节点作为逻辑节点使用,其中一个SCADA节点在软件运行时处于活动状态,另一个SCADA节点处于备用状态。

活动节点不断地将基于内存的进程数据库(PDB)复制到备用节点,以便在两个数据库之间同步数据。

这两台服务器非常
接近,使用交叉电缆。

利用这些技术构建更直观的画面,为操作人员提供方便,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根据现场煤炭运输系统的流程和实际情况,l/O驱动程序、数据库、任务、文件路径等,在iFlX中建立l/O地址对应的数据库,完成监控画面的配置。

监控画面包括登录画面、输煤主画面、上卸煤画面、配煤画面、数据查询、历史趋势图、报表生成、报警等画面。

显示数据是动态的数据,便于更直观容易查看历史趋势,建立一个公共二级历史趋势图和标签替换脚本,当点击数据时,会弹出数据历史曲线的二次屏幕图,方便操作人员直接查询历史趋势,为设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火力发电厂煤炭运输系统的基本情况,结合可编程控制技术对电厂输煤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通过对各个系统部件的组成功能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可靠性分析计算,保证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运行。

同时,通过多组数据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可编程控制系统所设计的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较为精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冬宝,曲鸣飞.基于PLC的电厂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18,37(07):237-239.
[2]张剑斌.浅谈燃煤电厂输煤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J].江西煤炭科
技,2018(01):62-64.
[3]张英亮,隋涛.基于PLC的电厂输煤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30(01):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