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句子衔接题解题技巧
句子衔接是中考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主要考查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
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看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在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如果随意转换话题,就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
因此解答句子衔接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等)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__,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通读语段可知,这段话是要以明长城为例来说明“古长城现状堪忧”的程度。
分析衔接项:A项“即使……虽然……”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与前后文逻辑不合,可排除;B项陈述的是“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不能说明“现状堪忧”的话题;D项的主语是“明代长城”,既陈述它“距今年代最近”,又重点陈述它“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并非集中陈述明长城的保存状况,变成了双重话题,思维逻辑不够严密;C项,“即使……也”表让步关系,说明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状况都如此堪忧,更何况那些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长城,与题干陈述的话题一致。
因此,答案应当选C。
二、看句子结构是否对应
句子的结构是指句子按照一定的形式来组词成句。
在解答句子衔接题时,可以看衔接句与其前后句子中的词语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等)、短语类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后补短语、连谓短语、介词短语等)和句式特点(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疑问句、排比句、比喻句等)是否照应。
如果破坏了这种照应,语句也就失去了连贯性,衔接也就不恰当了。
2、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日出喷薄,阳光下,万只竞游的白天鹅在五彩斑斓的湖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
它们,_____;时而曲颈低头,娴雅胜似仙子;时而旋转对鸣,轻盈仿佛芭蕾。
A.时而如同将军,神气地挺脖昂首
B.时而神气地挺脖昂首,如同将军
C.时而神气如同将军,挺脖昂首
D.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
根据文段可看出,衔接项和后面两句总体构成排比句,故其句子结构应与后两句一致。
分析后两句:“曲颈低头”“旋转对鸣”均为并列短语;“娴雅胜似仙子”“轻盈仿佛芭蕾”都是主谓宾结构的比喻句。
因此,正确选项的前半句“时而”之后应为一个并列短语,后半句应为主谓宾结构的比喻句。
备选项中只有D项的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符合要求,再加上“如同”“胜似”“仿佛”都是表比喻的动词,十分对应,故可确定答案选D。
三、看逻辑关系是否相符
看句子是否衔接得好,还要看其在意思表达上是否符合客观事理,是否合乎思维规律,是否合乎逻辑。
因此,理清题干项与衔接项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条件、递進、并列、总分、轻重、快慢等,有助于我们明确答案。
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倚立窗前,_____,观美景;夜眠围屋,_____,做美梦;端坐书房,_____,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②看山看树看天蓝
③听风听雨听叶落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从逻辑关系上看,“观”与“看”都是与视觉相关的行为动作,因此“看山看树看天蓝”与“观美景”最为契合。
再根据“夜眠围屋”及“做美梦”的提示可知,作者此时应是躺在床上准备入睡,剩余备选项中,“吟诗填词写文章”应是清醒时在书房里进行,与“做美梦”相衔接就不合事理,而与“悟人生”相接则逻辑关系非常紧密,因此第二空应填第③句、第三空应填第①句。
最后通读全段:倚窗观景、听雨入眠、写文悟道,合乎逻辑,衔接得当。
由此可选出答案B。
四、看语句前后是否呼应
如果用以上三种方法来分析都难以突破的话,我们应该综合起来考虑,从语句前后的呼应关系来分析。
因为语句衔接既需注重行文结构的前后呼应,又要注重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以及内部层次上递下接、语气连贯、语势酣畅、圆合无缝。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位于百色市田东县境内的棋盘滩,因石块被水流纵横切割得整齐有序、酷似棋盘而得名。
_____,石块就像浮在水面,_____。
河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_____。
在纵横交错的石块上漫步,会感到心旷神怡,_____。
①仿佛进入奇妙无穷的人间仙境②棋盘内潺潺流水常年不断③水底的绿藻和游鱼清晰可见④行人踏石而过,河水不沾湿鞋底
A. ②④③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①④③
从行文结构前后呼应的角度看,第一句陈述棋盘滩得名的原因,那么后一句就应当以棋盘为叙述对象,才能使语句在行文中前后呼应,因此,第一空应填第②句。
从语意表达前后勾连的角度看,因为“石块就像浮在水面”,所以“行人踏石而过,河水不沾湿鞋底”;因为河水“清澈见底”,所以“水底的绿藻和游鱼清晰可见”;而“心旷神怡”的感觉与“仿佛进入奇妙无穷的人间仙境”联系紧密。
因此答案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