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普通话考试的四大注意事项

2019年普通话考试的四大注意事项

2019年普通话考试的四大注意事项
1. 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


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
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

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
加强记忆,反复练习。

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
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 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

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

第一类是意义不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
同的读音。

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
用场合。

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
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 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
由于字形相近而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

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一
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

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话,就是指的这种误读。

4. 注意异读词的读音
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
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

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五十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
音委员会”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

历经几十年,几易
其稿。

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
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
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

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
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


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

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

这样
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

[普通话考试前注意]
普通话测试只有短短的13分钟,但要考出理想的分数,台下的
准备却是十分繁琐的。

其实普通话的考试项目并不多,只有4大项:读单音节字词共10分;读多音节词语共20分;朗读短文共30分;
命题说话40分。

而要获得二乙以上的成绩却并不容易。

不过,考试
却也有经验可循,大家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也能够出奇制胜。

1、多听录音
目前,普通话的教材一般配有60篇短文的录音。

考生可反复地听,对短文中的轻声变化,不妨标出来,多多地体味。

由于普通话
的测试都是口头测试,大家一定要掌握语速,从容地读出每个词的
音节。

如果在测试时,碰到多音字,可读任何一个规范的读音。


字词测试中,发现自己读错了,也可按规则,重新读一次。

而短文中,读错了不需要回头纠正,只管一路自然地读下去,不要影响整
体的发挥。

2、字正腔圆
在练习朗读时,要养成咬字有力,发音清楚,吐字完整的良好
习惯。

有的考生,因为在朗读语流中,发音过程不完整,造成音素
缺损或丢失,影响了语音的标准程度。

因此,朗读时,最好调整好
自己的情绪状态,让发音器官处于积极状态,使语流中的每一个字
都能准确清晰,字正腔圆。

3、注意篇幅,算准时间
话题要求讲足3分钟,考生可以据此来确定话稿的篇幅;一般讲
话速度为每分钟170-230字,因此话稿为五六百字比较合适。

对于
口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建议只写提纲练习时围绕提纲叙说即可;而
口语水平较差者,提倡将话稿按规范的普通话口语表达习惯写好成文,然后反复练说。

当然在普通话考试之前,大家必须具有一定的
字词以及短句的标准语音作为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考生才能胸有成
竹的去应对普通话考试的说话部分,流利的去朗读整篇文章。

总之,唯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熟知标准语音,加强语音规范,才能在普通话
考试时有的放矢。

4、避免口头语
口语表达时,有时为了强调某个意思,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
采用有目的地重复这种方法。

有些人在说话时会出现机械地无意义
重复的现象。

例如有的人老是重复一句话的末尾几个音节,甚至于
不管这几个音节是否一个词。

这种重复时间长了就会令人生厌,再
加上“嗯”“啊”就成了官腔。

特别是夹在句子中间的“这个”、“的话”、“就是说”等等的口头语,更是一种毫无积极作用的冗
余成分,会使语句断断续续,使听众感到语句很不流畅。

听这种讲
话不但得不到美的享受,而且有一种受折磨的感觉。

因此这种口头
语是讲话时应该极力避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