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研究—以医院感染事件公共卫生危机为例目录摘要 (III)第1 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1 研究目的 (2)1.2.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1 国外研究现状 (3)1.3.2 国内研究现状 (5)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6)1.4.1 研究思路 (6)1.4.2 研究内容 (7)第2章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8)2.1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8)2.1.1 危机的概念 (8)2.1.2公共危机的含义 (8)2.1.3 政府危机管理的定义 (9)2.2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10)2.2.1 危机管理理论 (10)2.2.2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机制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 (12)2.3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13)2.3.1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原则 (13)2.3.2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策略 (14)第3章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现状分析——以医院感染事件为例163.1 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概况及危害 (16)3.1.1 中山市公共危机概况 (16)3.1.2 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危害 (16)3.2 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现状 (17)3.2.1把握机遇、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17)3.2.2积极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19)3.3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3.3.1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还不完善 (21)3.3.2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备 (21)3.3.3社会动员参与机制不健全 (22)3.3.4缺乏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评估学习机制 (23)3.3.5信息公开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3)3.4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3)3.4.1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23)3.4.2政府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能力不足 (24)3.4.3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还不完善 (24)第4章发达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经验借鉴 (26)4.1 发达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做法 (26)4.1.1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做法 (26)4.1.2 美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做法 (27)4.1.3 英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做法 (28)4.1.4 法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做法 (29)4.2 发达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经验 (29)4.2.1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法律制度明确 (29)4.2.2 危机管理体制系统、完整 (30)4.3 发达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0)4.3.1 指挥统一,各部门合作 (30)4.3.2 重视疫情监测,防患于未然 (31)4.3.3 信息公开、全民参与 (31)第5章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33)5.1成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指挥中心 (33)5.1.1 切实做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指挥工作 (33)5.1.2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4)5.2 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案机制 (34)5.2.1 建立预案的制定标准,设立预案制定的专门机构 (34)5.2.2 加强培训,组织演练 (35)5.3 形成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保障措施 (36)5.3.1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 (36)5.3.2 完善经费保障制度 (37)5.3.3 确立救济制度 (38)5.4 公共卫生危机处理中和处理后的沟通管理 (39)5.5 公共卫生危机恢复管理 (41)结论 (42)参考文献 (43)摘要公共卫生危机是在某一短促时间内意外发生的、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事实。
它的不可预测性、公共卫生安全危害性、紧急处置性决定了人们在应对此类事件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为了能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自如,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法律制度,我国也不例外。
实践证明,一套完整的应急法律制度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本文详细阐述公共卫生危机的实质内涵,理清公共卫生危机、危机与紧急状态的关系。
依据公共卫生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将公共卫生危机法律制度与紧急状态法制区别开来,试图改变理论界和实务界将两者混淆的局面,为建立完整的应急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在比较分析境外几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后,结合中山市现行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大胆的预期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的未来。
笔者认为中山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完善路线应该是:成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指挥中心;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案机制;形成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保障措施;公共卫生危机处理中和处理后的沟通管理;公共卫生危机恢复管理。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对策第1 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面对重大的疫情,我国现行的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反应系统能否适应如此严重有突如其来的危机?我国政府的公共卫生应急反应系统是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如何才能在现有条件下完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反应系统?危机过后,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反应系统?诸如此类的问题变成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的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各种文化和思潮在得到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彼此之间激烈的摩擦和碰撞;经济的全球化在把人类前所未有的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的同时也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大国沙龙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等意识形态的极端发展等等。
凡此种种的因素不断以各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造成了危机此起彼伏。
危机管理作为政府这一社会资源最重要的掌握者所行使的社会职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浪潮的兴起,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各个国家由于自然和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面对的危机类型和发生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自身的危机管理机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针对性。
由于我国的客观因素和目前的状况,公共卫生危机是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所面临的主要危机类型,我们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重点也应该放在它上面。
客观的说,我们目前对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能力都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距离危机管理应急反应系统比较成熟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面对如此的处境,我们希望在对现有的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反应进行系统地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到问题所在,并从组织构建、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
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也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可能引发各种公共危机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加。
近年来,我国不仅连续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且随着社会转型,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事件。
对此,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危机管理已由过去的非常态逐渐向常态转变,构建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中的权威地位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现状,同时指出了我国政府在构建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医院感染事件公共卫生危机为例,介绍和总结了在应对公共危机管理和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教训,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供启示和借鉴;文章重点在于从公共危机的分类入手,提出了构建和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四大类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评估指标体系,从而为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升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参考。
1.2.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我国目前对于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理论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从政府层面对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
它们通常都是单纯强调中央和地方政府从法制建设、机构设置、危机决策等角度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建设和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本文尝试从加强社会参与和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希望能为我国的危机管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现实意义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对于尽可能减少公共危机所引起的损失、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果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不强,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手忙脚乱,就可能导致危机事件进一步升级,引起社会动荡与不安,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
2006年5月8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公布了《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
有67.6%的人对政府的危机管理现状不满意,认为其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急需提高。
因此,如何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中共于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其中把驾驭复杂局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变危机为契机,已成为转型期考验我国政府执政能力尤其是驾驭复杂局势、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
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量化,建立了各种以数学计算为基础的危机处理模型。
其中,美国建立起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网络。
总体上而言,美国横向的政府职能部门均能协同运作,纵向的“国家——州——地方”三级公共卫生部门也能高效协调,同时还重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方面,美国主要从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准备和预警能力、流行病监测、科学研究和实验、公众健康苦报网络、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沟通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和培训几个方面提升该领域的应急能力;英国建立了发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防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