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容器组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

电容器组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

广电集团深圳供电分公司10kV油浸式电容器组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工程名称:110千伏香蜜湖变电站建设单位:广电集团深圳供电分公司设计单位: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供货商:签定日期:2004年11月30日1. 总则2. 技术要求3. 供货范围4. 技术服务5.工作安排6.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7.质量保证和试验8.铭牌、包装、运输和贮存9.技术参数差异表1.1 本设备技术协议书适用于10kV油浸式电容器组成套装置,协议书中着重论述了1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供货范围、培训等有关事项的内容。

本成套装置含电容器、避雷器、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中性点接地刀及配套的瓷瓶等。

1.2 本设备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协议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协议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协议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应填写《技术参数差异表》。

1.4 本设备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协议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设备技术协议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技术要求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规范、标准GB311.2~311.6-89《高电压试验技术》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2706-89《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SD205-87《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GB3983.2-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11024-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GB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11025-89《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IEC 289 Second edition 1988 《Reactor》GB7328-87《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ZBK48003-87《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以上标准均执行最新版本)2.2 环境条件2.2.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45℃最低温度:-10℃最大日温差:25K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2.2.2 海拔高度:≤1000米(黄海高程)2.2.3 最大风速:36.2m/s2.2.4 平均相对湿度:≤78%2.2.5 地震烈度:7度水平加速度:0.25g垂直加速度:0.15g2.2.6 污秽等级:爬电比距为2.5cm/kV2.2.7 防护等级:IP4X(此条仅适用于网门)2.3 工程条件2.3.1 系统概况2.3.1.1 系统最高电压:12kV2.3.1.2 系统额定频率:50Hz2.3.1.3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直接接地2.3.2 安装地点:户内2.3.3 安装方式:新建2.4 成套装置技术参数2.4.1 并联电容器的基本技术参数及要求(1) 额定频率:50Hz。

(2) 油浸式电容器额定电压:11/3kV。

(3) 油浸式电容器成套装置型号:TBB10-5010/334BLW(4) 每组容量:5010kVar(5) 电容偏差:a. 台电容器容许的电容偏差为装置额定电容的-5%~+5%。

b. 电容器组容许的电容偏差为装置额定电容的0%~+5%。

c. 三相电容器组的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其电容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超过1.02。

d. 电容器组各串联段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不超过1.02。

(6) 过负荷能力a. 稳态过电流:装置应能再方均根值不超过1.1X1.30I N的电流下连续运行。

该电流系由1.1U N、电容值偏差及高次谐波综合作用的结果。

b. 稳态过电压:装置的连续运行电压为1.05U N,且能在表2.4.1所规定的稳态过电压下运行相应(7)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电容器在工频交流额定电压下,20℃时≤0.0005。

(8) 耐受短路电流能力:主回路中的电器设备、连接线及机械结构应能耐受短路电流和电容器内部极间短路放电电流的作用而不产生热的和机械的损伤及明显的变形。

动稳定电流:80kA。

热稳定电流:31.5kA。

热稳定电流持续时间:4s(9) 电介质的电气强度电容器单元端子间的电介质必须能承受下列两种试验电压之一,历时10s。

a.工频交流电压:2.15U N。

b.直流电压:4.3U N。

(10) 绝缘水平a.电容器装置的一次电路的各相之间及相与地之间,二次电路与地之间能承受下列耐受电压值: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5/50µs):75kV。

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42kV。

二次电路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2kV。

b.电容器单元上和外壳绝缘的全部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能承受下列耐受电压值: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5/50µs):75kV。

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42kV。

(11) 局部放电性能在加上额定电压使单元达到平衡后,再加2.15U N的电压历时1s,降压至1.2倍额定电压保持10min,然后升压至1.5倍额定电压保持10min,此时无明显局部放电。

(12) 最热点温度电容器芯子或其他元件的最热点温度不高于75℃。

(13) 外壳电容器外壳用优质钢板,面漆淡灰色,外壳设接地端子。

电容器外壳能承受不小于15kW•s的爆破能量。

(14) 温升对于构架式装置,其母线之间连接处及主电路中各连接处的温升应不超过50K,各电容器设备的温升应不超过各自的规定。

对于柜式装置,除各电器设备的温升不超过各自的规定外,其余应符合GB 763-90的有关规定。

(15) 涌流a. 单台电容器及其保护用的熔断器所能承受的涌流应分别满足相应标准GB 3983.2-89及DL 442-91的要求。

b. 装置应能将投入电容器组时产生的涌流限制载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

(16) 安全要求a. 放电线圈必须直接并接于电容器组的两端,其间不得有断路器、熔断器或任何别的隔离器件。

b. 在人员接触电容器之前,都必须将电容器的端子短路并接地。

2.4.2 成套装置的其他要求2.4.2.1 接线方式:双Y形,中性点不接地,对电容器组内部故障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2.4.2.2 单台电容型号:BAM11/3-334-1W带内熔丝-压力保护装置。

2.4.2.3 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用合成绝缘型。

型号:HY5WR-17/45。

爬电距离:≥300mm。

数量:每套电容器组3只。

安装方式:相地之间。

2.4.2.4 放电线圈额定电压:11/3kV。

额定放电容量:3.4kVar。

a.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能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降至50V以下。

b.数量:每套电容器组配3只。

2.4.2.5 接地开关型号:GN19-10/630A额定电压: 10kV(最高12kV)。

额定电流: 630A。

2.4.2.6 支柱绝缘子采用ZS20/800支柱绝缘子,爬距不小于2.5cm/kV,有正装和倒装两种,保证各种工况下机械强度要求。

主母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小于1.35倍回路工作电流,且满足热稳定要求。

2.4.2.7 母线和连接线电容器套管相互之间的连接线,电容器套管至母线电容器的连接线均使用镀锡铜绞线,绞线与硬母线的连接使用镀锡线鼻子。

长期允许电流不小于1.5倍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且满足动热稳定要求。

2.4.2.8 组成每组电容器成套装置包括:电容器、放电线圈、氧化锌避雷器、支柱绝缘子、母线、引线、喷塑钢架等组成元件。

2.4.2.9 布置协议签订后,供方与设计单位确定电容器组的布置。

所有框架、紧固件及护网均热镀锌。

钢架构架周围有网状围栏,高度1.8m,网孔不大于20x20,有防漏磁、防环流措施。

门上具备装五防闭锁编码锁的条件。

3 供货范围3.1 主要供货范围TBB10-5010/334BLW型电容器成套装置4套,每套设备材料具体见表3.1。

表3.1 1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3.2 其它所需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详见表6.1和6.2)。

4 技术服务4.1 项目管理合同签定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买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2 技术文件4.2.1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报价书、典型说明书、总装图和主要技术参数。

4.2.2 图纸资料的交付:4.2.2.1 制造厂向设计单位提交的资料、图纸(含电子文档)4.2.2.1.1 图纸a) 交付份数: 3份b) 交付内容: (下列图纸在签定技术协议后10个工作日内提供)接线图;外形图(包括平面布置图、间隔断面图);地基基础及安装图(包括载荷分布及数值、接地点方式和位置、预埋基础位置要求等);装置总的热损耗。

4.2.2.1.2 设计单位在收到制造厂提供的下列图纸后最迟应在10日内确认或提出意见,逾期按已确认定论。

图纸确认后返回1份,然后由制造厂再提供最终图纸3份(含电子文档)。

接线图;平面布置图(包括断面图);基础图。

4.2.2.2 资料及试验报告4.2.2.2.1 交付时间:产品出厂前提供。

4.2.2.2.2 交付份数:3份4.2.2.2.3 交付内容:安装使用说明书;运行维护说明书;装置及各主要零配件(包括专用工具)的出厂说明书、图纸资料及出厂试验报告;安装调整记录。

4.3 现场服务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卖方应派技术人员常驻现场,免费提供现场服务。

常驻人员协助买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卖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

4.4 其他4.4.1 本协议经三方签字后即生效。

4.4.2 本协议一式九份,建设方六份,设计院二份,供货商一份。

4.4.3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5 工作安排5.1 卖方收到技术协议书后如有异议在1周内书面通知买方。

5.2 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召开设计联络协调会议或其他形式解决设计及制造中的问题。

5.3 文件交接要有记录,设计联络会议应有会议纪要。

5.4 卖方提供的设备及附件规格、重量或接线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买方。

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6.1 备品备件卖方应向买方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备品备件应是新品,与设备同型号、同工艺。

备品备件清单见表6.1。

表6.1 备品备件清单6.2 专用工具卖方向买方提供的专用工具及仪器见表6.2。

表6.2 专用工具及仪器7 质量保证和试验7.1 质量保证7.1.1 制造厂应提供满足技术条件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及工业试运行和供货业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