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绩效评价及投资管理常用指标

企业绩效评价及投资管理常用指标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及投资管理常用指标
一)绩效评价
、盈利能力指标
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金利润率、人均税前利润等。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 100%
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 2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X 100%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3、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十平均资产总额)X 100%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十
4、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十销售收入)X 100%
5、资金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税前利润一年均资金占用额)X 100%
6、人均税前利润
人均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十员工总人数
7、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二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8、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偿债能力指标
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十流动负债(正常为2,越大越好)
另: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宁流动负债(正常为1,越大越好)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分析没有统一标准,不同行业的比率正常值不一致。

而且,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情况的多少未在分析之列。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一资产总额)X 100%
4、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
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X 100%
5、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十利息支出
利润总额:即税前利润
三、经营风险指标
主要有:到期账款回收率等
1 、到期账款回收率
到期账款回收率=(当年实际收回的销售货款十到期账款)X 100%
四、营运能力指标
主要有: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金周转率等
1 、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商品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

把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在一起计算出来的营业周期,指的是取得的存货需要多长时间能变为现金。

期限越短,资金周转越快。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宁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2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流动资产
平均流动资产=(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6、资金周转率
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宁年均资金占用
五、发展能力指标
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人均净利 润增长率等。

1、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总额—上年销售总额)十上年销售总额X
100%
2、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X
100% 3、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年初总资产X
4、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十上年净利润X
5、人均净利润增长率
人均净利润增长率=(本年人均净利润-上年人均净利润)十上年人均净利润X 100% (二)投资管理
、贴现分析法
1、净现值法
n
100% 100%
a -^NC^ - C
指投资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之差。

计算净现值的公式:
式中:n投资项目寿命期;
NCF: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C:初始投资额;
k:贴现率(通常取为资本成本或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2、现值指数法
指投资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比率,亦称现值比率、获利指数、贴现后收益对成本的比率等。

计算现值指数的公式:
现值指数二—NCF
3、内部报酬-----------------
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是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

内部报酬率的计算通常需要“逐步测算法”来测试完成。

、非贴现分析法
1、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宁项目寿命期内每年现金净流量
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1)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即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F)"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项目的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计算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 ')=原始总投资/投产后若干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2)列表法
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 累计净现金流量" 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

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因此,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满足以下关系式, 即:
这表明在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一栏中,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如果无法在"累计净现金流量" 栏上找到零,必须按下式计算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
期PP: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十下年净现金流量
或: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 +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十该年净现金流量
2)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
回收期满后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而动态投资回收期弥补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缺点,使其
0时更符合实际情况。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项目从投资开始起,到累计折现现金流量等于所需的时间。

2、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项目寿命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初始投资额X 100%
3、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分析应用广泛,主要是在求得某个模型的最优解后,研究模型中某个或若干个参数允许变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优解的条件保持不变,或者当参数变化超过允许范围,与那最优解已不能保持最优性时,提供一套简洁的计算方法,重新求解最优解。

在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中,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研究分析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时盈利转为亏损。

基本方程式:销量*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每次令一个参数为变量,其他为常量。

2、个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主要采用敏感系数计量。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 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例如计算利润对单价的敏感度
假设单价变动20%利润为r,单价为S,单位变动成本为C,销量为q,固定成本为f。

单价变动前
r1=q*(S-C)-f
单价变动后
r2=q*[S*(1+20%)-C]-f
则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r2/r1 )/20%
表示的含义是单价变动1%,利润变动变动多少个百分点
在工作中,为了让你的分析报告更好看或者内容充实,有时候还可以附上敏感分析表和敏感分析图。

所谓敏感分析表,就是假定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上下浮动0、5%、10%、15%、20%(这些间距可以自由设定)时,利润的绝对额是多少。

弥补敏感系数只能反映利润随项目变化而变化的相对量的缺陷。

而敏感分析图则连续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绘制时,参照敏感分析表的数据绘出点,然后连线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