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检测题宁夏银川九中杜改余(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解析】选B。
矿产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或循环利用。
2.(2010·湖南常德)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
但玲玲发现下列自然资源中有一项不符合这个规律,它是()A.耕地B.水资源C.森林D.天然气【解析】选D。
我国的耕地、森林、水资源还有人口都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天然气西多东少,为了促进东西优势互补,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在建设中。
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利用类型主要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A.种植业B.林业C.水产养殖业D.畜牧业【解析】3选A,4选D。
第3题,图中①为水田,②为旱地。
第4题,④为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5.(2010·湖北十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B.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C.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D.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解析】选D。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6.(2010·福建龙岩)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小方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A.长江洪涝的问题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C.水体污染的问题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解析】选D。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7.(2010·浙江宁波)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与2010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有6 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
这说明()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倡导低碳生活,而其参加人数之多,和中国的积极参与,说明此活动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我国也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8.(2010·湖南岳阳)2009年冬季,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严重,影响了北煤南运,海军派出721号破冰船执行破冰任务。
海军721号船只航行路线应该是()【解析】选A。
A图船只航行区域在渤海和黄海北部,B图显示在渤海和黄海海域,C图和D图显示在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
9.(2010·湖南长沙)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B.大兴安岭──林地C.内蒙古高原──耕地D.东北平原──林地【解析】选B。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林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以水田为主的农耕区;内蒙古高原草地面积广,是我国重要牧区;东北平原以耕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
10.(2010·山东济宁)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C.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D.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解析】选D。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减少湖泊面积,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过度放牧,易造成土地沙化;陡坡宜发展林业,不宜开垦为耕地。
11(2010·山东聊城)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B.径流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但年际变化不大C.黄淮海流域河流众多,水土资源配合较为协调D.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发电【解析】选A。
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水土配合欠佳,三峡工程是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首要目的是防洪。
(2010·湖南岳阳)我国江南某镇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但当地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
结合漫画,回答12、13题。
12.造成图中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水污染B.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C.水浪费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13.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A.合理用地B.南水北调C.建污水处理厂D.增加矿泉水的供应【解析】12选B,13选C。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不足主要是由于污染浪费现象严重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针对污染浪费现象,应采取污水处理措施。
14.下列各项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天然宝石、农村沼气B.阳光、空气、风景C.绵羊、东北虎、大熊猫D.地震、海啸、风暴【解析】选B。
农村沼气、绵羊不属于自然资源,地震、海啸、风暴往往给人类带来灾害,如果有一天能化害为利,可能会变成自然资源。
15.(2010·山东聊城)下列区域中,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的是()A.河西走廊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解析】选C。
青藏地区空气稀薄而洁净,太阳辐射强,但地势高,气温低,所以该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16.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是()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C.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长江、黄河各月水量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17.(2010·广东湛江)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沙漠和荒漠化”主题的漫画是()【解析】选C。
漫画C反映的是森林被砍光,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土地沙漠化严重。
(2010·福建漳州)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以秸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100%)计,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8、19题。
18.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19.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是()A.利用太阳能B.开采小煤窑C.燃烧秸秆D.种植薪柴林【解析】18选B,19选A。
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中江苏以秸秆最大,北京以煤炭最大,福建以薪柴最大。
第19题,减少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太阳能和沼气等新能源。
20.(2010·江苏南京)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B.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C.华北平原──水能资源丰富D.东北平原──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解析】选A。
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水能不丰富;东北平原地处温带,以耕地为主。
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甲图的含义是:人口增长使得_______面积缩小了。
(2分)(2)乙图的含义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_______面积逐渐扩大。
(2分)(3)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除了图中所示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问题?(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在利用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解答该题应把握好以下几点:①弄清漫画所表达的含义,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②甲图人口增长、建筑占地,使耕地缩小。
③乙图人类滥伐森林,导致土地沙漠化。
④其他的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答案:(1)耕地(2)沙漠(3)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22.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
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的措施来解决。
(2分)(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解决时间上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来解决。
(3分)(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___业。
(2分)(4)读图可看出,潍坊市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
为缓解潍坊市的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两条)(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原因是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冬季风来自高纬度内陆,寒冷干燥。
但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3)我国少水带与草地分布范围基本一致,适合发展畜牧业。
(4)潍坊地处我国过渡带,水资源不足,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主要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修建水库(3)畜牧(4)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答对其中两条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1分)(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___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有利于发展________业。
耕地、林地比重_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5分)(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3分)(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__(山脉)和西南________(山脉)。
(2分)(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1分)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多种多样,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为可利用草地,草原面积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但耕地、林地比重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两者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是当前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