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试题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的开辟
11、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
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阶级关系的复杂 B.经济利益的冲突 C.政治派别的林立 D.思想主张的多样
1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
C.“人”的本质
D.法律制度
9、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卓越的思想家,下列对其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道德不应强求一律
B.美德存在于人的心中
C.知识是实现美德的途径
D.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
10、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
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到来冲击的是
A.宗教改革
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朱熹
B.王守仁
C.张载
D.董仲舒
5、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主张,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黄宗羲提倡“法制”
6、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3、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 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4、“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
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6、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
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
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 、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8、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神”的本质
B.自然科学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儿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勤劳致富
B.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不误农时,因地制宜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材料
出自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是
A.散曲
B.诗
C.词
D.楚辞
19、 宋代词被广泛地用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①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市民队伍的扩大 ③苏轼等人对词的革新 ④程朱理学
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
20、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21、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22、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23、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
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社会契约思想
第4页共5页
C.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D.天赋人权思想
1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012 年下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成为各国变法是理论依据
B.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C.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2、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出于治,合
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因信称义”,“致良知”
D.“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13、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都能够做法律
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
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
第4页共5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考室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 ——————————————装——————————————————订——————————————————线——————————— —
26、“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
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下列哪一发明的描述
A.纺纱机
B.蒸汽机
B.否定了绝对时空观
C.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5、在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区,主要原因是
A.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在生物界占主导地位
B.基督教的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C.没有经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D.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