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规划设计
9 每周28头基础母猪为一组,每周24头母猪分娩,其 他群按饲养分组,然后按节拍均衡生产。 断奶母猪
9 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肥—销售
9 优点:
A. 有利于防疫; B. 充分利用设备,管理方便。
(2)早期断奶、隔离饲养(SEW)
z 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国内28-35天断奶,一 年一头母猪产2胎,每年每头母猪提供肥猪16 头;而养猪发达国家达到2.4胎、23头。
一点式饲养工艺图
a. 三阶段饲养法: 配种妊娠(单体限位栏)→分娩→保育→生长育肥
16w
4w 5w
16w
缺点:
1)增大建筑面积,一个万头猪场增加350㎡
2)同一栋猪舍内既有生长猪,又有育肥猪饲 养管理 带来不便。
b. 四阶段饲养法:
配种妊娠(单体限位栏) →分娩→保育→生长→育肥
16w
4w 5w 5w 11w
一 我国规模化猪场建设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1. 缺乏科学规划
z 没有综合考虑水、电、交通、土地面积 z 没有综合考虑防疫、粪污处理等条件 z 盲目兴建,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高效生产
2. 饲养工艺落后
z 大部分猪场不能做到整栋或整个单元全进全 出,在一栋猪舍内同时饲养不同阶段的猪只
z 一次只能一部分猪群转群、消毒,限制了严 格消毒制度的实施
(2)规模
投资能力 饲养场地:粪污处理、疾病控制因素 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一般以
年出栏10000头规模为宜,二点式0.5~2万头,三 点式1~3万头为宜
2. 场址选择
(1)生存发展环境
长远规划:养猪业是长期产业,要了解当地中远
期发展规划,避免中途拆迁。另外,对新建场规模 不足万头猪场从占地、水源、电力和粪污处理利用 环境方面留有发展余地。
限位饲养 分娩母猪:高床产栏,单栏饲养 保育猪:高床保育栏,原窝 8~10 头一栏 生长猪:平地面小栏,每栏 8~10头 肥育猪:地面小栏,每栏 8 头
(5)饲喂方式
种公猪、空怀、妊娠、哺乳母猪,采用有槽 干粉料或湿拌料,定时饲喂
保育猪、生长猪、肥育猪均采用自动食槽自 由采食
(3)粪污处理及环境利用
一个万头猪场日产粪约18-20吨,污水日产量约 70-
100 ㎡ 以上,
选址时应充分考虑粪污处理利用环境,猪场周围最 好有农田、菜地、池塘等粪污利用条件
(4)土地面积大小
一个万头猪场按一点一线或集中布局方案场 区占地约需50-60 亩
或按存栏猪基础母猪45-50 ㎡/头 或年出栏 商品猪2.7-3 ㎡/头计算
z 早期隔离饲养可以避免疾病交叉感染、减少 疾病发生
z 提高仔猪健康水平、存活和增重。
避免主要疾病发生的仔猪最大断奶日龄表
传染病 伪狂犬 传染性胃肠炎 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副猪嗜血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 兰耳病
日龄 <21 <21 <21 <14 <12 <9
采用常规工艺与SEW的阉猪生长情况对比表
指 初生 5 周龄 7 周龄 平均 达 105kg
15 MJ 14.5 MJ 14 MJ
z 精心管理: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尤其是温度 控制在25-30℃,清洁干燥
(3)隔离饲养:多点式生产
9 目前应用的饲养工艺主要有 2 种:一点式, 二点、三点式
A. 一点式饲养工艺
在一个生产区内按照空怀配种→妊娠→分娩哺乳→ 保育→生长→育肥的生产程序组成
按照生长育肥阶段不同又可分为 3 种常用工艺
二 猪场的规划设计
目 的
(1)打好基础: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 (2)提高投资效益:依靠科学、因地制宜
步 骤
确定性质和规模→场址选择→饲养工艺设计→ 猪舍建筑设计→设备选型配套→粪污处理、环 境保护→总体平面规划设计
1. 确定猪场性质、产品定位和规模
(1)性质与定位
商品猪场 种猪场:原种场、扩繁场、繁殖场
3. 饲养工艺设计
9 对规模化猪场而言,饲养工艺是总纲,它是猪舍设 计的依据,也是投产后的生产指南
9 饲养工艺的制定,要依据种猪、饲料营养、机电设 备、经营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盲 目追求先进。因地制宜地制定先进的饲养工艺是建 设规模化猪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9 目前流行最广、技术先进的饲养工艺主要有:全进 全出、均衡生产、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干清粪、, 小群饲养与单体饲养工艺等。
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
150~250t,水质要合乎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 加 工 外 , 自 装 机 容 量 80 ~ 100kw ; 物 料 运 输 量 大 (>20t),交通运输要方便
(2)卫生防疫环境
远离居民区 1 km 以上 远离兽医机构和屠宰厂 2 km 以上 远离公路铁路干线 1 km 以上。 场地高燥、地形开阔、通风良好
法二:日产仔窝数×饲养日
a 空怀母猪:600×2.34×(14+21)/365 = 135 头
b 妊娠母猪:600×2.34×86/365
= 330 头
c 泌乳母猪:600×2.34×(7+28)/365 = 135 头 d 后备母猪:600×30%×2.34×35/365 = 40 头
C 哺乳仔猪存栏
2) 多次转群,增加应激
优点:场地集中,转群、管理方便 缺点:母猪、仔猪、保育猪、生长猪、育肥猪都在一条 线上,容易受到垂直平行交叉感染,不利于疫病防控, 对仔猪健康和生长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
B.二点式饲养工艺(SEW)
配种妊娠→分娩 14~21 d 断奶 保育→生长→育肥
点1
二点间隔>2效益降低
5. 猪场建设中重土建投入,而轻视设备、 种猪、饲料人员及流动资金的配套
z 盲目引种 z 饲料营养不规范 z 设备不配套 z 人员素质差,管理混乱 z 流动资金不充分,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
运转,生产效率低下,效益不好
对策
我们仅从
猪场规划 生产工艺 猪舍设计
的角度来探讨其解决办法,为开发适应我 国规模化养猪、建设节约型无污染的生态猪场 提供新思路
(1)全进全出
9 以周为节拍将猪群分为若干组,每组猪群同时进入 某猪舍饲养一定时间后,同时全部转出猪舍,腾空 后彻底清洗、消毒,再进下一批猪。
9 实现全进全出工艺,关键在于猪群分组。
9 首先确定每周配种母猪数 9 以万头猪场为例,每头母猪年提供肉猪17头,需
600头基础母猪,每周配准母猪数为 600×2.15胎/52周=24胎/周 24/85%(受胎率)=28头(参加配种母猪数)
(6)饮水方式
一律采用鸭嘴式自由饮水。
(7)清粪方式
舍内粪尿分离后,干清粪,舍外设集粪池
4. 猪舍设计
要求
满足工艺要求,保证全进全出 有节律、均衡式生产 (多点式)隔离饲养 与设备配套:工艺→设备→猪舍建筑 选好的建筑材料:保温、耐潮湿、耐腐蚀 要保温、隔热、通风(结构、材料) 便于清洁、消毒
表1 规模化猪场工艺参数(600头基础母猪)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妊娠期 哺乳期 断奶至受胎 受胎率 分娩率 窝产活仔数 哺乳期成活率 保育期 保育期成活率 繁殖周期 年产胎次 年总产窝数
114d 28d(21d) 14d 85% 90% 10头 90% 35d(42d) 95% 156d 2.34胎 1404窝
标重
重
重 日增重 天数
常规 1.56 kg 8.88 kg 14.64 kg 277 g 153 d
SEW 1.50 kg 10.53 kg 17.60 kg 331 g 149 d
SEW 技术原理
z 母猪是一个猪场疾病最大的敌人
z 在仔猪生后 21 日龄前,其体内多数特殊疾病 抗体还未消失之前,将仔猪断奶,然后转移到 远离生产区、清洁干净的保育舍进行饲养,由 于仔猪健康无病,又不受病原体的干扰对免疫 系统的激活,减少了抗病的消耗
z 因此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快,到10周令体 重可达30-35 kg ,比一点一线工艺提高10 kg。
SEW 成功措施
z 选择合适断奶日龄:根据断奶疾病日令确定
z 使用优质饲料:一般分三段营养水平
阶段
粗蛋白
赖氨酸
代谢能
断奶后1周 断奶2-3周 断奶4-6周
20-22% 20%
18-20%
1.45% 1.40% 1.35%
4. 不重视舍内环境控制,造成小环境恶化
z 目前多数猪场,为了降低成本,冬季不供暖 保温,夏季不降温,常年采用自然通风,多 数猪场采用机械通风
z 在冬季易与保温发生矛盾
z 在夏季用湿帘降温和喷雾降温,虽有一定效 果,但受湿度影响,效果也不好。常常出现 舍内降温,同时也增加了舍内的湿度,而湿 度大又影响高温下散热
特点:
1) 妊娠母猪单体比小群节省面积600㎡;
2)比三段饲养节省建筑面积400㎡;
注:四段饲养还有一种形式叫半限位饲养法,即空 怀和妊娠前期小群饲养,妊娠后期限位饲养。
c. 五阶段饲养法:
配种妊娠(单栏)→分娩→保育→生长1→生长2→育肥
16w
4w 5w 5w
5w 6w
特点:
1) 可减少建筑面积一个万头猪场可省300㎡
计算方式: 法一:基础母猪×年产窝数×窝活仔数×饲养日/365
法二:日产仔猪窝数×窝活仔数×哺乳天数 哺乳仔猪 = 600 ×2.34 × 10 ×28/365 = 1081 头
D 保育猪存栏
计算公式: 法一:基础母猪数×年产仔窝数×窝活仔数×哺乳期成 活率×饲养日/365 法二:日产窝仔数×窝活仔数×哺乳期成活率×饲养日
C. 三点式饲养工艺(SEW)
配种妊娠→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