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 1 章编制依据 (2)第 2 章工程概况 (3)第 3 章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计划 (3)第 4 章污染防治条例 (6)第 5 章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制度 (9)第 6 章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措施 (15)第 7 章组织机构 (16)第 1 章编制依据1.1 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图纸1.2 国家法律、法规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 号;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第91 号;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 号;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 4 号;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8 号;1.2.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建设部15 号令;1.2.7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 号令;1.2.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35 号令;1.2.9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环保部建城(1994)330号文。
1.3地方法规、规章1.3.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易散易漏物实行密闭运输的通告》(渝府令 164 号);1.3.2《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市政府第 272 号令);1.3 .3 《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渝府发 {2013}43号文件);1.3.4 《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扬尘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发【 2009】13 号文件);1.3.5《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扬尘控制的通知》(南岸建通 {2013}30 号文件)。
1.4 标准规范1.4.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 ;1.4.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4-2011 ;1.4.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12 ;1.4.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4.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4.6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5 企业标准1.5.1“三合一”体系ISO9001-2000 ISO14001 GB/T28001;1.5.2 本公司的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目标责任书。
第 2 章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地勘单位7施工单位8建筑概况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7895.64 ㎡62、 63、69、72#409、58 ㎡/ 栋楼68、70#590、03 ㎡/ 栋71#楼406.99 ㎡62-63#、68--72#建筑高度10.2m楼62-63#、68--72#建筑层数3F楼设计使用50 年年限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安全二级等级9结构概况抗震等级四级基础设计丙级等级抗震设防标准设防类类别第 3 章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计划3.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重庆市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达到合格的要求。
3.2 、积极全面开展环保工作,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环保自我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络,并保持运行。
3.3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3.4 、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3.5 、对上岗的施工人员实行环保达标上岗培训制度。
3.6 、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3.7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环保革新发明,并注意及时宣传推广。
3.8 、每月三次进行环保噪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9 、实行奖罚、暴光制度,定期奖励。
3.10 、严格执行环保措施方案开展环保工作,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
3.11 、项目部采用公司《施工现场环境检测和测量记录表》,由安全员定期或不定期做好扬尘污染的监测工作。
3.12 、管理目标中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工地围墙、大门封闭;地坪硬化达到100%;木工棚全封闭;建筑垃圾入库、每天清运;材料进出采用自动翻盖车辆,车辆进出用水冲洗;使用商品砼;生活垃圾袋装化;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清扫。
3.13 、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清单:序号作业活动重大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环境影控制措施响1建筑及生活垃土壤污染影响市容环境项目部废弃物管理圾的排放造成土壤变质规定2泥浆及生活污废水排放堵塞城市管道二级沉淀,三级排放水排放影响居民生活3道路楼层清扫扬尘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项影响职工健康控制方案4脚手架清理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影响职工健康5木工作业扬尘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项影响职工健康控制方案6 垃圾、材料运输扬尘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7露天材料堆放扬尘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项影响职工健康控制方案8土方外运扬尘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第 4 章污染防治条例4.1 施工作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4.1.1 、工地周围按规范要求设置不低于 1.8 米的围墙或者硬质密闭围挡;4.1.2 、对工地进出口及场内道路予以硬化,并采取冲洗、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4.1.3 、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沉沙井、截水沟,对驶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4.1.4 、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防止泥浆外流,废浆应当用密闭罐车外运;4.1.5 、露天堆放河沙、石粉、水泥、灰浆、灰膏等易扬撒的物料以及48 小时内不能清运的建筑垃圾,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闭围栏并对堆放物品予以覆盖;4.1.6 、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或混凝土用量500 立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4.1.7 、禁止从 3 米以上高处抛撒建筑垃圾或者易扬撒的物料;4.1.8 、对开挖、爆破、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面(点)进行封闭施工或者采取洒水、喷淋等控尘降尘措施。
4.2 房屋建设施工应当随建筑物墙体上升,同步设置高于作业面且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
建筑垃圾应当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前清除。
4.3 市政工程建设以及维护施工需要开挖的,应当分片或者分段开挖。
废料和弃土应当于当日清运;当日不能清运完毕的,应当进行覆盖。
4.4 拆除建(构)筑物应当对裸露泥地进行覆盖、简易铺装或者绿化。
4.5未开工或者停工的建设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者绿化;超过 3 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
4.6绿化建设施工,除遵守本办法第九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4.6.1 待用泥土或种植后当天不能清运的余土以及48 小时内未种植的树穴,应当予以覆盖;4.6.2 对行道树池进行绿化或覆盖;4.6.3 绿化带、花台的种植泥土不得高于绿化带、花台边沿。
4.7易产生尘污染的露天堆场、仓库,应当遵守以下规定:4.7.1 对地面进行硬化;4.7.2 设置不低于堆放高度的密闭围栏并对堆放物品予以覆盖;4.7.3 在货物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并确保正常使用;4.7.4 在进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4.7.5 及时清除散落物质,保持堆放场及道路清洁。
4.8运输建筑垃圾、泥浆和易撒漏扬散物质,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技术规定的密闭运输车辆。
4.9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当按照规划设立,并遵守下列规定:4.9.1 与城区道路、居民社区相连接部分设置不低于 1.8 米的硬质密闭围挡;4.9.2出口及场内道路予以硬化并按控尘规范要求进行洒水或者冲洗;4.9.3 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沉沙井,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4.9.4 对非作业区进行绿化或者铺设防尘网。
第 5 章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制度5.1 项目部按照重庆市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安全、生产、材料、机械等部门组成的建筑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兼职环保员一人。
5.2 、建立施工现场环保自我保证体系,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5.3 、建立环保信息网络,加强与环保管理单位的联系。
5.4 、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重庆市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条例,使每个人都了解重庆市文明工地的要求和内容。
5.5 、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宣传教育工作,包括每月三次噪声监测记录及环保管理工作自检记录等,做到准确真实记录数据。
5.6 、施工现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施工队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未通过环保考核者,不得上岗。
5.7 、在普及环保知识的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环保知识的考核检查,并鼓励环保革新发明活动。
5.8 、制定出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的具体制度。
5.8.1 、防止大气污染制度,现场采用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严禁熬沥青、烧杂物。
5.8.2 、防止施工粉尘污染制度:现场临时道路进行100%硬化处理,并沿施工主干道设置水雾喷淋系统进行降尘处理;专人清扫土方运输车辆,做好防遗撒工作;严禁凌空抛撒施工垃圾。
5.8.3 、防止水污染制度: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施,车辆冲洗污水设三级沉淀池,冲洗用水循环利用。
食堂设置隔油池,定期清淘。
5.8.4 、防止噪声污染制度:砼浇注时间尽量控制在6:00~22:00,并尽可能采用无声振动棒,做到白天不超过 70db, 夜晚不超过 55db;对强噪声机械设置临时封闭工棚,加强教育,使人为噪声减少到最低点;砼浇注如须连续施工,须做好周围居民的工作并向环保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5.8.5 、凡违反环保制度,屡教不改的人视情节轻重给予50~500 元的处罚。
5.9 、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保洁:现场派专人负责,由专职保洁人员每日进行定时清扫。
5.9.1 、每日进行 1 至 2 次清扫,清扫的尘土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至垃圾存放点,不得滞留;5.9.2 、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地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扬尘而污染周边环境;5.9.3 、车辆进料必须进行登记,车辆出门必须进行冲洗,出入进料车辆拒不执行洗车,一律不予放行,并及时报告项目部;5.9.4 、做好保卫工作,与本工程无关的扬尘污染源禁止带进工地。
5.9.5 、生活区垃圾箱必须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清运,及时上盖。
5.10 、沉淀池管理施工现场的沉淀池由杂工班组定期清理,并由安全员形成记录。
5.10.1 、工地内沉淀池必须做到二级沉淀;5.10.2 、日常每七天一次对沉淀池进行清理,特殊情况下(如浇灌混凝土)必须及时清理,保证管道畅通;5.10.3 、不得将漂浮物和固体物件排入沉淀池内;5.10.4 、专池专用,不得代替其它排水池;5.10.5 不得损坏沉淀池;5.10.6 、定期对沉淀池得沉淀排污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排污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