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关于成立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2015年开始,我国体育用品市场逐步走出泥潭,市场整体回暖趋势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体育用品行业已经度过了行业的滞涨期和衰退期,新一轮掘金时期即将到来。
随着体育产业政策红利释放,体育用品作为大众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长将持续。
xxx科技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26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35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xxx科技公司以体育用品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 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公司计划总投资89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60.38万元,占总投资的85.50%;流动资金1299.62万元,占总投资的14.50%。
根据规划,xxx科技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9263.00万元,总成本费用7065.52万元,税金及附加157.77万元,利润总额2197.48万元,利税总额2658.35万元,税后净利润1648.11万元,纳税总额1010.24万元,投资利润率24.53%,投资利税率29.67%,投资回报率18.39%,全部投资回收期6.94年,提供就业职位135个。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化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家。
2018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613亿元,同比增长10.07%。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61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科技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26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35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四)法人代表江xx(五)注册地址xx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70.44万人,常住人口81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6.33%。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
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最爱阅读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
2018年9月,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2018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17名。
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开通运行。
2019年,合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5623元。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体育用品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科技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xx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体育用品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体育用品行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邠,具体包括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制造、球类制造、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以及其他体育用品制造等。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体育用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同事,带动国内体育用品行业股民不断扩大。
体育用品(sportsgoods;sportsrequisites),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体育用品项目背景分析体育用品(sportsgoods;sportsrequisites),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
2006-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逐年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63%。
2011年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的80%以上,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1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逐步形成新的需求。
因此,中国未来体育用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这些健身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城乡群众的健身环境,带动了群众健身组织的建设和健身活动的开展。
将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到乡村和社区。
体育用品一词和体育一词的出现是紧密相连的。
体育,其英文本是physical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
我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
它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
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
随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网球、棒球等。
本土体育品牌如今已走到十字路口,市场环境已经不允许企业犯错了。
而从几家发布公告的企业来看,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审慎的应对策略。
特步针对存货过剩问题,已采取多项谨慎措施,并通过调整分销商及加盟商的产品供应,采取审慎的订货方针来保持自己分销渠道的营业表现和盈利能力。
并继续整合分销网络,以优化资源分配并提高分销渠道整体营运效率。
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已经很有限,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机会更多,或将成为这些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全民健身热度的不断升温为中国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容量,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支的体育用品业也藉此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基地,体育用品行业也逐步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期。
据统计,2010年,全国体育用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为32.98万人,实现销售收入830.42亿元,在宏观环境好转、居民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复苏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刺激下,行业年增长达28.54%。
传统实体终端销售模式体育用品零售渠道已经进入多元化渠道模式阶段,大型体育用品商城、体育用品大卖场开始出现。
但随着零售实体终端不断增加与市场竞争激烈加剧,体育用品实体终端店因店铺租赁成本上升、库存压力较大等挑战而利润空间下降;网络销售模式得以快速发展,网购商城不断涌现,体育用品网购已渐成趋势。
全球体育用品业正朝着大众体育用品、新型体育运动用品及高科技体育用品等方向发展,且各国体育用品均表现不俗,在国民经济中均处于较高地位。
在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正朝着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体育用品、老年人体育用品、时尚体育用品等都将是未来最具投资前景的领域,且随着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升级,体育用品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
二、体育用品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化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家。
2018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613亿元,同比增长10.07%。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全球独立生产体育用品种类最多的国家,主要产品包括球类、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以及其他体育用品。
其中,球类产品包括可充气球类,如足球、篮球、排球、手球、水球、橄榄球等;其他球类,如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门球、棒垒球、保龄球等。
近年来,得益于参加球类运动的人口增加,球类产品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
2018年,球类产品市场销售收入预计达222.72亿元,同比增长4.46%。
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包括各种竞技比赛器材,如体操器材、田径器材、举重器材等;各种竞技比赛用品:乒乓球拍、网球拍等;武术器材、登山野营等其他运动用器材和用品等;训练辅助器材;裁判用记分器;体育场馆设施及配件,如合成跑道、拳击台、举重台、游泳池设备、摔跤垫、柔道垫等。
需要注意的是,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不包括各种球的生产、裁判用计时秒表、休闲娱乐器材及用品制造等。
2012年以来,体育器材及配件市场销售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8年,体育器材及配件市场销售收入预计在453.1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86%。
训练健身器材包括各种电动训练、健身器材及用品,各种非电动训练、健身器材及用品等。
我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起步较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而且产品技术水平、附加值较低,缺少品牌影响力及有效的营销网络,整体发展不尽人意。
但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热潮下,市场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2018年,训练健身器材市场销售收入预计达425.70亿元。
运动防护用具制造包括运动专用手套,如拳击手套、棒球手套等;运动专用帽子,如棒球帽、垒球帽、冰球帽等;运动专用鞋,如冰鞋、旱冰鞋等;运动专用各种护具,如护腿、护膝、护腕、护肘、击剑面罩、垒球护具、冰球护具等。
近年来,运动防护用具市场销售收入增速波动较大,2018年预计为178.20亿元。
长远来看,体育用品行业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此外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已经从低档为主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农村居民尤其是已经进入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也将逐步形成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