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
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却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已变更有针对性知道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调查地点:库尔勒市幼儿园一分园
调查对象:铁克其幼儿园一分园的小一班幼儿
调查时间:2019年3月——2019年4月
调查方法:
1.采取问卷调查
2.谈话
3.观察
一,基本情况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个别抽出十五位家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来调查。
二,分析现状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
庭为例,家长的家庭月收入比较稳定。
每人平均收入在
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
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
资助。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
与方法。
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
水平的高低状况。
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
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
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一下文
化学历的约战其总数35.13%。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0%的孩子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
为主,因此说:家长式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基本基础,在警长忙绿的节奏中,丰富
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
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只是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孩子能力的培
养,还有一部分家长主动三语教育的意识薄弱,觉得我
交了钱,你们是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给老师了,
处于被动的状态。
因此可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幼儿园教育
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建议和对策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
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
思维,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
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余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能力。
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儿童不是承认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腊,较适合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所以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然地发展。
幼儿其实也需要空间。
家长无需挤占孩子一切时间,让他学会一个人独处。
给孩子空间的意义在于:
1、让幼儿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我”的存在,这是孩子自我意识构建的基础;
2、让孩子用自己的意识指引自己行为的方向,通俗的说,就是自己做决定,孩子会变得有主见;
3、让孩子自己调控遇到的问题,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会变得富有创造性。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给孩子独处的时间,直接规定是5分钟或者10分钟,绝对的独处而不打扰别人;
2、孩子玩玩具时家长不用过分干预,让孩子自己独自玩或者让他和年龄相仿的同伴玩;
展开长图
3、孩子和陌生人交流时,让宝宝独立完成,不要代替孩子回答问题。
(这个是家长常犯的错误,不要苛求孩子和别人交流的质量,重点是他独立和别人在交流)。
让我们都学着偷点懒吧!大包大揽,毫无缝隙的亲子陪伴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过度的劳累,而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种越挣扎却越紧的绳索,给孩子哪怕是幼儿一点自我的空间吧,你会发现孩子会很好的利用这种空间迅速成长,如同新芽穿透厚土破土而出。
加强加元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幼儿园教育要通过家访,家长联系本,亲子活动等方式和家长联系。
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活动。
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助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送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根据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
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
同时要使教育目标需求化,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从只注重教材和教师既定的目标与内容,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平,并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从而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
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
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
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
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
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再次,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关键。
作为教师,要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物体相互作用,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识。
只有幼儿真正愿意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得好。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也就是说,教育创新一方面必须重视对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
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青年教师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同时,要吸收好的经验。
四,结语
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条“科研育师求创新”的
路子。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
此,幼儿园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总课题研究的基础
上开展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科
研组织网络,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动做到有内容、有重
点、有专题发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
规范管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