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2007年8月
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2007年8月
伊朗 阿拉伯 科威特 (轻)
165.5 14.03 18.16
18.8
0.46 2.5 111 33.8
0.22 3.93 62.2 16.4
0.31 5.05 95.3 27.3
2.33
18.5 5.8
22.6 6.1
小结
中国的AR特点是:胶质高,沥青质低; S低,N高;金属Ni高,V低,AR占原油的 比例大,达70%左右。而中东原油的AR性 质是:沥青质含量高、胶质低;S高、N低; 金属V高、Ni低,AR占原油的比例仅为50 %左右。VR数据规律与AR相同。
2. 石油已不是单纯经济上的商品,已成为重要 战略物质,国际油价高位振荡已成必然趋势 (2006年7月14日-美纽约石油期货创价格新 高, 77.03$/桶)
1、前言
3.中国已成为全球石油消费第二大国(3.1 亿吨),石油进口第三大国(~1.3亿吨)
4. 中 东 原 油 中 大 约 含 20~35% 减 压 渣 油 (>500℃),中国原油大约含41~51%, 而今后劣质原油开采量更大,大量渣油 资源如何利用,成为石油加工技术中世 界性的战略问题。
8.8 0.53 0.34
37.9 0
胜利
140 8.54 0.8 1.06 3.3 39.2
17.2 0.8
孤岛 伊朗
171.9 10.0 0.7 2.38 2.4 26.4
49.43 9.56 0.36 2.2 74.7 23.7
-
-
1.59
阿拉伯 (轻)
8.23 0.05 3.1 29.1 7.6
e’’
+H2
缩聚为焦C
沥青质分解反应速度与沥青质含量之间的关系, 可用二级反应速度公试表示。
(So+Sf)/ SoSf=α(Ao+Af)/ AoAf So,Sf-原料及加氢产品中含硫量%W Ao,Af-原料和加氢产品中沥青质含量%W α-催化剂的选择性指标。
可见产物中沥青质含量多少与HDS过程的脱硫深 度有密切关系。
KW
AT
SH
AL
0.2
0.26
0.65
0.16
GS 0.36
微摩尔/克 143
186
464
114
257
N类型微摩 尔/克
碱性N
34(24)
45(24)
121(26) 28(24) 70(27)
弱碱性N 42(29) 34(18) 87(19) 33(29) 59(27)
非碱性N 67(47) 107(58) 256(55) 53(47) 128(58)
性质
原油
粘度(100℃)/mm2.s-1
康氏残碳/%
元素分析/%:N
S
V/μg.g-1
Ni/μg.g-1
组成分析/m%
胶质
沥青质(C7不溶物)
大庆
31.52 4.7 0.22 0.14 <0.1 4.8
16.45 0.05
任丘
43.3 8.9 0.49 0.4 1.1 23
31.2 <0.1
辽河 141.5
2.2 渣油加氢过程的化学反应
渣油由于结构复杂,分子大,加氢反应位阻大,很 难定量描述。
主要反应: S、N 加氢和氢解 O 加氢 A 加氢 烯烃加氢 胶质-沥青质热破坏分解,碎片进一步加氢 金属化合物加氢脱除
2.2.1 HDM反应
• HDNi反应机理: 有机金属Ni在石油中集中在胶质、沥
青质中,因原油不同它们在卟啉化合物中 的比例约为10~60%,像罗马什金重油中 Ni卟啉化合物占26.9%,非卟啉化合物占 69%。
2.2.5 渣油HDS
原油中硫90%集中在AR中,S不仅与C原子 相连,还与金属结合在一起,高稠环结构尚未完 全确定他们结构。
R1
OR
(CH2)n
R1
R1
R2
S
(CH2)n
R2
R4
(CH
2)n (H
2C)
R
n
3
S
渣油HDS反应很难用某一硫化物来说明反应机理, 但在动力学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同二级动力学 方程式来描述是适宜的。
甲基或环烷环
石油沥青单个结构的分子量
单层 结晶体
胶束
分子量
尺寸,毫微米
500~1000
0.8~1.5
1000~10000 1.5~2.0
50000
4~5
催化过程中沥青质 胶束的转化
步骤:过程a 沥青质大胶粒热解聚 a 小粒沥青质
过程b 小沥青质 b 稠环化合物
e’ 缩聚反应,石墨化反应形成焦C
过程c 稠环化合物 c 油馏分
NN Ni
NN
HDNi反应网络中有加氢也有氢解反应
1
NN
Ni
2
H
NN
H
H H
HH
H
H
3
NN
Ni
4
H
NN
H H H
7 沉积物
Ni-P
Ni-PH2
Ni-PH4
5
H HH HH H
H
H NN Ni
H
NN
H
H H H
H HH
沉积物 6
Ni-X
1.大环相邻吡咯环处连续加氢成Ni-PH2,N-PH4→沉积物 2. N-PH4继续加氢,最后形成Ni-X缩合大环→沉积物
2.2.3 HDFe
重油中含铁化合物有水溶 性和油溶性两种 油溶性铁中又分卟啉铁、 非卟啉铁(环烷酸铁) 油中铁含10~20ppm铁时, 必须用专门脱铁剂
环烷酸铁对热极不稳定而 分解,且与硫化氢作用生 成非化学计量的硫化铁相 或簇。
Fe S
Fe2++H2S → FeS
2.2.4 HDCa
中国孤岛原油,新疆稠油,美国圣华金谷原油含 Ca高,重油中Ca有: ①水溶性Ca2+,脱盐时脱除 ②其它形式Ca: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 氯化物 ③油溶性有机金属化合物
HDNi 动力学表达式:
A K1 B
K2 (金属卟啉)
K3
C
(金属)
第一步:卟啉Ni K 1 中间产物 r1=K1CAPH2 第二步:中间产物可逆 K2 金属卟啉 r2=K2CB
第三步:中间产物不可逆氢解和脱金属 r3=K3CBPH2
2.2.2 HDV
重油中的钒以氧化钒化合物形式 存在,集中于沥青质中,脱除时以 V3S4形式沉积在催化剂外表面。
11.1 2.9
科威特
10.18 0.11 4.04 55.9 15.3)
性质
原油
粘度(100℃)/mm2.s-1
康氏残碳/%
元素分析/%:
N
S
V/μg.g-1
Ni/μg.g-1
组成分析/m%
胶质
沥青质(C7不溶物)
大庆
121.7 7.46
0.27 0.19 <0.1 9.8
加氢产物里沥青质中的硫及氮含量
1.沥青质脱除率越高,沥青质中硫含量越低 2.沥青质脱除率变化,但沥青质中N含量变化不大 说明沥青质中N极难脱除
Fa是芳烃C与原料或 产品的总C之比
产生了沥青质热裂化和 脱氢,H/C低,fa高
对沥青质加氢性能提 高,能长周期运转
采用不同催化剂组合对沥青质的影响(AKZO)
3.渣油固定床催化剂的特性
1.最早采用馏分油催化剂,单一剂→大孔专用剂, 复合剂
2.对化学反应过程深入认识→孔结构,形状更适于 大分子的反应
3.延长寿命,增加运转时间→永远追求目标
渣油催化剂总体设计思路
类别 保护剂 脱金属剂 脱硫剂 脱氮剂
颗粒大小 孔容
脱钒的初始活性:米尼里斯与实心挤条催化剂的影响
蝶形催化剂强度及床层压降
形状 三叶形 D1.5
蝶形 D1.5
压碎强度 N/mm 20.8 26.7
相对床层压降% 100 77
空 隙率%
45.5 45.0
三叶 形 蝶形 球形
44.5 44.0
43.5
43.0
42.5
42.0
41.5
41.0 40.5
330 三叶形 蝶形
350 三叶形 蝶形
0.8394 706 43 100 100
0.8385 435 30 131 118
0.8371 197 12 100 100
0.8369 123 7 123 117
*催化剂和工艺条件相同
小结:
为了解决渣油分子大,扩散速度慢, 易结焦,床层Δp增加,采用异形形状设计, 减少扩散距离和增大催化剂床层孔隙率, 减少压降,是实际运转中重要的技术措施。
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石亚华 2007.8
内容
1. 前言 2. 渣油加氢过程的化学反应对催化剂性能
的要求 3. 渣油固定床加氢催化剂的特性 4. 渣油加氢催化剂发展趋势
1、前言
1. 在过去的125年中,人类消耗掉1万亿桶石油, 而用掉下一个1万亿桶,只需30年(2005年探 明1.29万亿桶),人类对石油的依赖,带来 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危机。
N N
cat
步骤: 1.卟啉型(4N-配位)氧钒根与硫化钒表面上的S起反应 2.进一步与硫化氢起反应,在硫化钒上形成4S-配位氧钒根 3.氧钒根经脱氧后变成稳定的V3S4层中的V。 V3S4层经受着加氢,脱氧和反复的S和V沉积。
HDV动力学表达式:
VT/VTO=exp(-4.8×104(exp(-22000/RT)))×PH21.2×1/LHSV VT/VTO脱V率,与V浓度呈表观一级反应与PH2呈1.2级反应
KN=(LHSV)Ln(CoN/CN) KN为反应速度常数 CoN,CN分别为原料和加氢产品中N含量 LHSV为液时空速(h-1)